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依达拉奉对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IGF-1、IL-1β、IL-6和SOD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8-10 11:49
【摘要】: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依达拉奉(Edaravone)后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简称IGF-1)、炎性介质—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表达水平,探讨依达拉奉对治疗颅脑损伤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收集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及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并取20名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6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依达拉奉组(B组)两组,每组各30例,然后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将每组分为三个亚组,分别为轻度颅脑损伤组、中度颅脑损伤组、重度颅脑损伤组,每组各10例,分别命名为A轻、A中、A重,B轻、B中、B重。颅脑损伤患者常规治疗组(A组)采用常规脱水降颅压,改善脑组织代谢等治疗;依达拉奉组(B组)在颅脑损伤后采用脱水降颅压,改善神经细胞代谢等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患者伤后1 d、3 d、5 d、7 d和9 d血清中IGF-1、IL-1β、IL-6的水平变化,应用羟胺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根据统计学差异分析依达拉奉对于临床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结果:1本研究发现,各组患者血清中IGF-1水平(X±s,ng/L)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A轻和B轻两组血清IGF-1的水平在测定周期内显示波动性,SPSS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依达拉奉对于轻度患者作用效果不明显。随着损伤程度的加重,血清中IGF-1浓度升高,并与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其中A中组IGF-1在5 d达到峰值,与对照组和A轻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至9 d IGF-1仍高于对照组水平;而依达拉奉治疗B中组IGF-1浓度在第3d达到峰值,7 d~9 d IGF-1水平趋于稳定;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IGF-1水平直至9 d仍居高不下,A重组和B重组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IGF-1浓度均显示呈极显著差异(P0.01);各不同颅脑损伤程度的患者血清IGF-1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组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采用ELISA方法对TBI患者血清中的炎性因子IL-1β和IL-6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患者在伤后1 d IL-1β和IL-6的水平均呈反应性升高,均高于对照组。轻、中、重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组IL-1β水平均升高,但组间差异不显著,至9 d IL-1β均高于对照组。轻、中度颅脑损伤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组血清中IL-6在3 d时测定均达到高峰,至伤后9 d仍高于正常水平,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重度颅脑损伤组血清IL-6在伤后第1天即达到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轻度组和中度组(P0.01),至9d IL-6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的B重组IL-6水平低于A重组,这表明依达拉奉对于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有一定的效果。3 TBI患者血清中SOD活力在伤后24 h内均显著下降,其中中度和重度颅脑损伤组SOD活力在伤后1天即降至最低,之后缓慢上升;轻度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总的来说,SOD的水平与颅脑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损伤越重,SOD活力越低。依达拉奉组SOD活力水平高于常规治疗组,其中中、重度依达拉奉组与常规治疗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1各组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IGF-1、IL-1β、IL-6因子及SOD检测结果显示:IGF-1、IL-1β与IL-6的水平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而SOD活性与颅脑损伤程度呈负相关。2依达拉奉能降低血清中炎性因子IL-1β、IL-6的含量及清除颅脑损伤后过多产生的自由基,维持SOD活性,表明依达拉奉可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脑组织缺血及再灌注的损伤,保护神经细胞,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3联合检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IGF-1、IL-1β、IL-6和SOD的水平,能更全面反应颅脑损伤临床各时期的病情变化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可以对预后作出一定的判断,提高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的精确度。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651.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云恩;刘颖;史秀云;刘学磊;佟周;佟昌慈;张玉彪;施琳;丛培芳;金红旭;侯明晓;;爆震冲击波对大鼠脑组织炎症因子IL-1β、IL-6及IL-10表达影响[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6年06期

2 陈奇翰;林丹;邓钢;周键;龚江标;;依达拉奉联合脑苷肌肽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年14期

3 王丽娜;王丽娟;胡振芳;刘世炎;刘永亮;王鹏;;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皮质血脑屏障及咬合蛋白表达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4 闵思特;许东伟;沈侃;;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年02期

5 沈琪琦;张之龄;童小文;王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年01期

6 王佳;张红玉;;不同程度颅脑损伤后炎症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年03期

7 肖洪玲;龙子江;陈明;施慧;方海雁;;压疮灵对压疮模型大鼠局部病理改变和血清SOD、MDA、EGF和IL-6含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6年01期

8 郭英英;李婷婷;张磊;张桂莲;;依达拉奉在神经系统疾病应用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01期

9 都义日;杜雪江;于建设;;乌司他丁对大鼠创伤性脑水肿后NF-κB及IL-1β表达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年07期

10 吕丽霞;张玲;韩媛;张国栋;李巍;杨萍;张飚;;脑外伤患者脑脊液IL-1β、IL-6、IL-8、TNF-α、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13年1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中原;颅脑损伤后血清、脑脊液IL1β,IL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锦华;西安市颅脑创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的调查[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88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788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3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