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骨髓基质干细胞促内皮细胞迁移和成血管作用及系统性生物力学评价骨缺损的力学功能再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3 21:37
【摘要】:组织工程学的出现为组织损伤或机体创伤提供了一种组织再生的技术手段,将改变外科传统的“以创伤修复创伤”的治疗模式,从而使临床对损伤的治疗迈入无创修复的新阶段。对于组织工程组织的构建,目前最为重要的细胞是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和内皮细胞(EC)。BMSCs作为最广泛使用的种子细胞提供了组织构建的始动因素,体外培养带有细胞活性的生物材料并移植入体内,使得修复复杂创伤成为可能,同时内皮细胞作为组织工程血管化的承担者和执行者,如何快速激活静止的内皮细胞,及早完成植入体内组织的血管化阶段,对组织工程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BMSCs发挥修复损伤的器官和组织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多靶点和多重作用机制。BMSCs能够分泌多种旁分泌因子,包括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以及营养因子等作用于不同细胞,发挥不同的调节作用。BMSCs复合材料移植入体内后,引起血管的长入,从而加速创伤的修复进程。然而目前尚缺乏其机制方面的研究。BMSCs能否能够通过旁分泌作用分泌某些因子作用于EC,以及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调节EC进而促进其血管生成能力增加。这方面的探索对组织工程血管化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第一部分利用BMSCs和RAOEC两种细胞,采用间接共培养体系模拟两种细胞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探究BMSCs的旁分泌作用对EC产生的生物学影响,同时对共培养产生的细胞上清液中外泌体进行TMT蛋白定量检测,为后续的机制研究指明方向,结果显示BMSCs能够对RAOEC的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和成血管能力产生影响,并且外泌体生物信息学结果初步表明了BMSCs能够影响RAOEC与细胞外基质结合、粘附以及细胞内的信号通路的转导,筛选出的差异蛋白也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本课题组致力于骨组织工程的研究,通过构建骨缺损动物模型,在特定的观察时间段内,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效果。在基础研究中多数实验研究对骨缺损的修复效果评估仍停留在组织学评估阶段,如HE染色、免疫组化和影像学等,反映的是骨损伤后修复过程中无机盐及胶原成分的累积程度。骨骼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运动、负重和保护内脏等,均与骨的力学性质密切相关,尤其对于长段骨来说。因此骨的质量和性能的恢复程度必须以骨的生物力学功能的恢复为标准。在基础研究中,EGFP转基因大鼠常被用作动物模型的构建、种子细胞的提取和报告基因的示踪等,然而作为一种动物模型,其骨缺损修复的能力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第二部分通过制备野生型SD大鼠和转基因EGFP大鼠的股骨钻孔模型,利用系统性生物力学评价手段,对两组大鼠在不同恢复阶段的骨缺损修复效果进行比较,发现组织结构再生与功能再生评价分别在不同层面方面反应骨损伤修复的效果,真实反映出大鼠股骨孔性缺损在修复过程中组织再生和力学再生的特点,并且观察到生物力学功能评价能够较组织结构评价更敏感的发现两组对照组之间差异,丰富了对骨损伤修复评价的基础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8
【图文】:

信号传递,靶细胞,细胞外,分图


[28]。体内不同组织的不同细胞具有分图1 图中显示外泌体的形成是由内泌体融合形成MVB,成熟之后与细胞膜融合,将外泌体释放到细胞外,从而作用与靶细胞产生信号传递的作用

共培养,体系


我们采用了 BMSCs 和 RAOEC两种细胞形成的间接共培养体系(图2),上层 A 接种 BMSCs,下层 B 接种RAOEC 。 图 示 的 半 透 膜 的 孔 径 为0.4μm,细胞不能透过此半透膜,粒径在 0.4μm 以下的蛋白质等小分子物质可以自由穿过,在膜的上下两层中氧气、CO2和营养物质等可以自由交换。1) 细胞准备:浓度为 2×103/ml 的 P3 代 BMSCs,浓度为 1.5×103/ml 的 P5 代 RAOEC2) 实验分组:分为两组,分别为共培养实验组(Co-culture group)和单独培养对照组(Control group)。其中共培养实验组的小室内接种 BMSCs,六孔板内接种RAOEC

示意图,胶塞,基质,裸鼠


基质胶管腔形成实验:a) 将购得的基质胶(Matrigel)放在冰水浴中过夜融化;b) 实验所用的枪头、EP 管、96 孔板在实验前半小时置于-20℃预冷c) 取融化的基质胶(Matrigel)加入到 96 孔板,在设计好的孔里每孔加量不要有气泡,注意此步骤在冰上操作;d) 培养箱放置 30min,使基质胶(Matrigel)凝固;e) 收集两组经过 7 天培养后的 RAOEC,重悬并进行定量,细胞2.5×105/ml;f) 取上述定量后的细胞,每孔加 100μl 细胞悬液;g) 放置于培养箱中孵育 6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拍照。注意:避免细胞浓度过大或过小,使成血管效果不明显;注意基质胶的特种细胞前,所有步骤都在冰上进行。) 体内基质胶塞实验(In vivo Materigel Plug Angiogenesis Assay):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国宏;张春军;赵富生;崔荣军;李月珍;董建将;刘志新;孙晓冬;;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解剖科学进展;2015年04期

2 刘效波;张海宁;赵晓华;;bFGF基因体外转染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骨髓基质干细胞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09期

3 胡孝丽;陈士龙;罗志晓;冷卫东;;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口腔颌面组织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研究;2009年05期

4 李辉映;文益民;陈克明;蓝旭;汪大彬;孙振刚;胡凌云;;多次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有利于脊髓损伤修复[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年22期

5 郑涵;瞿玉兴;;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骨不连与骨缺损的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08年16期

6 吴志明;王东;栗树伟;;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的研究进展[J];实用骨科杂志;2007年08期

7 陆长青;王勇;陈登榜;郭琼;冉黎;王凡;;丹参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及相关基因的表达[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6年01期

8 吴朝阳;林建华;王长;许卫红;陈雷;;不同来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华中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9 陈江;杨进;闫福华;赵欣;;非诱导条件下犬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生物特性(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46期

10 武晓静,黄岚,周骐,宋耀明,周音频,崔斌;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子表型特征及微环境依赖向内皮分化的能力[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竟韧;郭坤元;严定安;李江琪;;克隆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功能研究[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2 童培建;何帮剑;金红婷;赵红昌;沈彦;肖鲁伟;马镇川;;骨髓基质干细胞在骨内的示踪方法研究[A];2008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季正剑;许小媛;杨丽华;邢华;;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4 张林朴;;人胚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及生物学特性检测[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魏秋实;邓伟民;孙伟珊;;不同途径摄取糖皮质激素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生物活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魏秋实;邓伟民;;不同途径摄取糖皮质激素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生物活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中青年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孙晓宁;赵强;徐得民;陈安清;翟万银;常江;;骨髓基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可行性研究[A];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张保卫;李静;张富强;商庆新;曹谊林;;体外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为成骨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A];2004年上海市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孙晓宁;赵强;徐得民;陈安清;翟万银;常江;;骨髓基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可行性研究[A];全国心脏瓣膜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吕玉明;程立明;裴国献;蔡哲;舒峻;张可华;郭丽丽;俞庆声;;犬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5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地塞米松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耿硕 整理 衣晓峰 冯宇曦;衰老致骨质疏松原因有新解[N];健康报;2012年

3 衣晓峰 冯宇曦;衰老为何会致骨质疏松[N];中国医药报;2012年

4 祝天泽;曹谊林“再造颅骨”轰动世界[N];大众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奇;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4A调控骨髓基质干细胞成脂/成骨分化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8年

2 崔大平;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实验与临床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3 林竞韧;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克隆的培养及其造血支持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4 陈金武;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5 刘戟;人21.5kDa MBP基因对神经及相关细胞增殖与凋亡作用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滕勇;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永生化及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7 陈红霞;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诱导分化和自体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8 吴惺;hTRAIL基因修饰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靶向脑胶质瘤基因治疗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王凡;NGF、BDNF基因转染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后的表达和诱导分化以及对神经胶质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高亮;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及体内移植治疗脑缺血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思潮;监测骨髓基质干细胞胃癌作用机制的微环谐振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2 曹留霞;NF-κB和Ubc9在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中的表达[D];青岛大学;2014年

3 曹天庆;骨髓基质干细胞促内皮细胞迁移和成血管作用及系统性生物力学评价骨缺损的力学功能再生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8年

4 陈得胜;富血小板血浆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联合软骨支架治疗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D];成都医学院;2017年

5 王益民;丝素蛋白结合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的成骨细胞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许艳彬;大鼠颌骨与髂骨来源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7 汪国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支架治疗犬月骨缺血坏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解大龙;脱细胞半月板支架与骨髓基质干细胞联合培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9 王瀛;HIF-1α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骨髓基质干细胞内表达的检测[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10 程永庆;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02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802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e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