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随访研究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R687.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典型病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连顺,史建刚;重视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与严格手术指征[J];中华骨科杂志;2002年01期
2 姚新苗;手法加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1例[J];中国医药学报;2002年02期
3 何鸿杰;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疗[J];河南医药信息;2002年05期
4 乔国勇,吴瑛,付治安;脊髓型颈椎病12例误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2年07期
5 王春丽,梅伟,杨勇;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J];中医正骨;2003年11期
6 袁泳;马勇;;脊髓型颈椎病的中医药研究概况[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龚辉,黄树明,刘定安,陈卓夫,姚共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32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5年02期
8 王冠龙;;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J];社区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9 孙兵;邵衍林;王鹏福;;脊髓型颈椎病伴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外科治疗[J];现代医药卫生;2006年21期
10 赵宇;吕刚;刘嘉晖;;老年脊髓型颈椎病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英杰;脊髓型颈椎病术后临床转归及其动物模型与相应MRI DTI量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马卓;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不同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疗效相关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3 姚珍松;参附、川芎嗪与前列地尔在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对比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胡胜;远程缺血预处理对脊髓型颈椎病减压术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5 徐广辉;骨保护素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基因多态性与脊髓型颈椎病的相关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6 任大江;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及颈椎后路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受累脊髓型颈椎病功能及影像学预后比较[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7 张淳;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观察及大鼠颈髓慢性压迫的实验研究[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8 巩腾;脊髓型颈椎病减压术后神经并发症发生机理与颈髓周围性神经通路体系间关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9 黄国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下肢肌力、平衡能力及VE-PC MRI的对比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10 温世锋;3.0T MRI高信号DTI定量变化对脊髓型颈椎病转归的预测及其相应的病理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中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董志辉;单开门椎板成形微钛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王跃新;颈椎椎板夹角测量与发育性椎管狭窄的相关性及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韩海;活血止痛汤加减配合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脊椎病的疗效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蒋维利;脊髓型颈椎病患者MRI T2WI高信号手术前后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6 孙金川;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两种椎间盘切除方式的疗效分析[D];滨州医学院;2014年
7 宗雅琪;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抑郁及静息态脑功能核磁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8 何峻龙;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王波;两种术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朱宝;中药联合Hybrid术式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602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860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