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重度僵硬脊柱畸形顶椎软骨终板及椎弓根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6 05:33
   【目的】1.通过组织学观察软骨终板和椎弓根,了解重度僵硬脊柱畸形患者顶椎区软骨终板和椎弓根的组织学变化,探讨重度僵硬脊柱畸形患者椎体椎间盘楔形变的变化与椎体软骨终板之间的相关性。2.通过免疫组化测定软骨终板和椎弓根BMP、TGF、FGF、IGF因子的表达,同时对比分析顶椎区凹、凸侧软骨终板及椎弓根各种生长因子的表达差异,进而揭示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软骨终板生长因子的表达在重度僵硬脊柱畸形发生发展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入选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为重度僵硬脊柱畸形的10例患者。其中男6例女4例。就诊平均年龄为17.6岁,顶椎位于T6-T12平面;术前测量侧凸Cobb角为 96°-158°,平均 127.7°,合并后凸 Cobb 角为 85°-150°,平均 115°。术前常规评估畸形的僵硬程度(患者后凸及侧凸畸形主弯在动力位X线片上表现的柔韧度均10%)。在排外手术禁忌和患者知情同意后行PVCR手术,术中充分显露顶椎区,结扎节段动脉后,由手术医师尽量获取顶椎区椎弓根和软骨终板的标本。对标本采用.H.E染色来进行组织学观察,来了解重度僵硬脊柱畸形患者顶椎区软骨终板和椎弓根的组织学变化,同时对标本进行免疫组化的研究,以观察顶椎区椎弓根和软骨终板的病理改变和TGF、FGF、BMP、IGF在重度僵硬脊柱畸形患者顶椎区椎弓根和软骨终板中分布的特点,将所得的免疫组化图像输入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将顶椎凸侧与凹侧相应部位作统计检验分析,以p0.05为显著水平。【结果】1、术中观察到重度僵硬脊柱畸形患者的椎体和椎间盘存在明显的楔形变,伴有不同程度的旋转,双侧椎弓根发育不对成,凹侧椎弓根变短变细,松质骨髓腔变窄,甚至消失为全皮质骨,以顶椎区最为明显,与影像学观察一致。术中可见软骨终板外观呈现白色,凹侧软骨终板明显较凸侧薄。X线影像学显示,重度僵硬脊柱畸形患者PVCR术后脊柱畸形明显改善。2、HE染色结果显示:重度僵硬脊柱畸形顶椎软骨终板软骨层均有不同程度的变薄,细胞排列紊乱,与表面不平行;软骨基质不均匀,凹侧较薄甚至没有,软骨基质内有的可见多条裂隙出现,基质内纤维化加重,可伴有灶性钙化。部分出现软骨细胞聚集现象,潮线不规则,凹侧更加紊乱。顶椎椎弓根凸侧骨孔隙率增加,顶椎椎弓根凹侧骨密度明细增加。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bFGF、BMP、TGF有基本相似的表达特点,具体表达情况,顶椎椎弓根凸侧(1.09±0.22、2.67±0.22、3.96±0.07)表达高于凹侧(0.27±0.02、0.34±0.03、0.64±0.1)有统计学意义(P=0.03,t=5.92;P=0.002,t=20.73;P=0.0001,t=34.12);顶椎软骨终板上侧的凸侧(0.60±0.07、1.82±0.16、2.78±0.2)表达高于凹侧(0.248±0.04、0.15±0.04、0.49±0.04)有统计学意义(P=0.03,t=5.55;P=0.004,t=15.19;P=0.002,t=24.85)。然而,TGF顶椎软骨终板下侧凹侧和凸侧表达没有差异,BMP、TGF顶椎软骨终板下侧凸侧(4.14±0.19、7.54±0.51)表达高于凹侧(2.61 ±0.53、4.92±0.39)有统计学意义(P=0.04,t=4.34;P=0.04,t=5.09)。IGF 表达与 bFGF、BMP、TGF 相反具体表达强度如下顶椎椎弓根凹侧(0.28±0.04)表达高于凸侧(2.65±0.21)有统计学意义(P=0.003,t=17.80);顶椎软骨终板上侧的凹侧(3.75±0.12)表达高于凸侧(6.97±0.47)有统计学意义(P=0.01,t=9.61);顶椎软骨终板下侧凹侧(0.02±0.00)表达高于凸侧(0.14±0.03)有统计学意义(P=0.02,t=6.39)。【结论】1、重度僵硬脊柱畸形患者椎体椎间盘存在不同程度的楔形变,椎弓根发育不对称。2、重度僵硬脊柱畸形患者顶椎区椎弓根及软骨终板生长因子的表达各有差异。3、生长因子在畸形脊柱凹凸侧表达的不均衡可能是重度脊柱畸形椎体楔形变、脊柱畸形发生发展的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位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681.5
【部分图文】:

脊柱畸形,重度,患者,外观


1研宄对象??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期间,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采用一??期PVCR治疗的10例重度僵硬侧后凸脊柱畸形病例(如图1、表1)。其中男6??例女4例。就诊时年龄为10-26岁,平均17.?6岁。其中成人侧后凸畸形4例,??正位片主弯角度大于120°的重度僵硬脊柱畸形有6例,主弯角度介于90°??-120°的重度僵硬脊柱畸形有4例,顶椎位于T4?-?T12平面;术前测量侧凸Cobb??角为96°?-158°,平均127.?7°,合并后凸Cobb角为85。-150°,平均115°。??术前常规评估畸形的僵硬程度,患者后凸及侧凸畸形主弯在动力位X线片上表??现的柔韧度均〈10%)。肺能测量提示大部分患者存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术前??经患者本人或患者直系亲属知情同意。??|lE?4??图1重度僵硬脊柱畸形患者外观片和X线片??13??

脊柱畸形,脊柱,重度,患者


1.1.1?X?线片:??对重度僵硬脊柱畸形患者进行脊柱全长正侧位片(图2),全脊柱左曲、右??曲位片(图3),全脊柱前屈、后伸位片(图4)。通过X线片以了解患者脊柱畸??形程度,测量X线片主弯的Cobb角,评估椎体旋转程度及冠状位、矢状位平衡??等参数。??in??图2重度僵硬脊柱畸形患者X线片??mpm??图3重度僵硬脊柱畸形患者全脊柱左曲、右曲位X线片??15??

脊柱畸形,重度,患者,脊柱


1.1所有患者均行X线片、CT、MRI检査:??1.1.1?X?线片:??对重度僵硬脊柱畸形患者进行脊柱全长正侧位片(图2),全脊柱左曲、右??曲位片(图3),全脊柱前屈、后伸位片(图4)。通过X线片以了解患者脊柱畸??形程度,测量X线片主弯的Cobb角,评估椎体旋转程度及冠状位、矢状位平衡??等参数。??in??图2重度僵硬脊柱畸形患者X线片??mpm??图3重度僵硬脊柱畸形患者全脊柱左曲、右曲位X线片??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冯宾;沈建雄;仉建国;周熹;梁锦前;翁习生;;经颅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联合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在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3年02期

2 周春光;刘立岷;宋跃明;刘浩;龚全;李涛;曾建成;孔清泉;;前后路分期脊椎切除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早期疗效[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0年03期

3 杨晓明;顾苏熙;李明;余慧琴;丁祖泉;傅强;方秀统;王静杰;倪建强;;特发性脊柱侧凸椎体楔形变有限元模型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年19期

4 解京明;王迎松;张颖;鲁宁;陈鸿;曹锦;张漾杰;;经后路全椎体切除矫正僵硬性脊柱后凸或侧后凸的初期临床报道[J];脊柱外科杂志;2008年01期

5 吴洁;邱勇;张乐;孙燕芳;陈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6年03期

6 徐宏光;邱贵兴;王以朋;吴志宏;仉建国;刘勇;;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椎体软骨终板核心蛋白和细胞因子的变化[J];中华骨科杂志;2005年12期

7 朱锋,邱勇,郑伟娟,王斌,朱泽章,俞杨,华子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椎间盘纤维环胶原的分布及其意义[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2872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872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7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