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1-01-26 16:30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行手术治疗中对滑脱椎体进行不同程度复位后相邻节段的退变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明确诊断为L4椎体退行性滑脱症的患者15例,其中男性病例3例,女性病例12例,根据Meyerding分度:Ⅰ°滑脱者5例,Ⅱ°滑脱者10例,年龄54.33±10.98岁,术后平均随访23.3±3.5个月。全部病例均接受同一术者行手术治疗并留有完整影像学资料,包括:术前及末次随访L3-S1螺旋CT检查及腰椎正侧位片,应用院内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测量患者如下参数:术前及末次随访L3-L4相对椎间隙高度、L5-S1相对椎间隙高度、L3-L4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L5-S1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以及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患者VAS评分。根据患者术后的腰椎滑脱复位程度分为完全复位组和不完全复位组两组,观察两组中术后相邻节段即L3-4和L5-S1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椎间隙高度变化及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患者的VAS评分,比较两组之间相邻节段的退变情况。结果(1)不完全复位组中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更高,但无论是完全复位组还是不完全复位组,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的退变均好发于头端节... 

【文章来源】: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临床观察


相对椎间隙的高度等于椎间隙的前、中、后高度之和与下位椎体纵径的比值,即相对椎间隙高度=(a+b+c)/d

影像,关节突,关节突关节,退变


腰椎小关节退变程度:依据 Weishaup 影像分级标准将腰椎小关节退变程度分为 0共 4 个等级(图 2 示),评价方式如下:0 级:关节间隙正常(0~2 mm);1 级:间隙出现丢失,高度小于 2 ㎜,伴有或不伴有关节突肥大及轻微骨赘形成;2 级:间隙出现狭窄,关节突关节出现中度肥大,中度骨赘形成或出现软骨下骨侵蚀;3 节间隙出现明显狭窄,关节突关节重度肥大,出现巨大骨赘形成以及严重软骨下骨或软骨下囊肿;③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腰背部疼痛评价:均采用可视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进行评价:将患者对感受到的疼痛程度用 0~10 共 1数字表示,0 分代表无痛,之后逐级递增,10 分代表疼痛程度最重,患者根据自身痛的感受在这 11 个数字中进行选择来表示自身的疼痛程度,其中,0~3 分为轻度,此时疼痛较轻微;4~6 分表示患者存在明显疼痛不适,并且影响睡眠质量,此时忍受,但应进行诊断治疗;7~10 分表示患者疼痛症状严重,程度剧烈,此时难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腰椎间盘和腰椎小关节的退变顺序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J]. 闫广辉,李志赏,魏巍,于铁淼,杨建博,魏体,索娜,张庆胜,靳宪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06)
[2]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研究进展[J]. 陈丹丹,孙小航.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24)
[3]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再手术策略的研究进展[J]. 马俊,席焱海,叶晓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6(11)
[4]腰椎滑脱症的复位问题的探讨[J]. 席镭民,冯皓宇.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6(18)
[5]腰椎滑脱部分与完全复位术后临床效果比较[J]. 苏江平,井万里.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08)
[6]单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J]. 张骞,徐宏光.  中外医学研究. 2016(07)
[7]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现状[J]. 周海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A2)
[8]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滑脱椎体不同复位程度对疗效影响观察[J]. 邱岭,兰宾尚.  陕西医学杂志. 2014(11)
[9]单节段与多节段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观察[J]. 王凌挺,徐宏光,王弘.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4(04)
[10]骶髂关节紊乱与腰椎间盘退变之间相关性的流行病学研究与生物力学分析[J]. 师宁宁,沈国权,何水勇,郭汝宝.  中国骨伤. 2014(07)



本文编号:3001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3001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5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