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中下胫腓联合损伤不同处理方式的临床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03:18

  本文关键词: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中下胫腓联合损伤不同处理方式的临床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目的对比保守治疗、皮质骨螺钉固定、带线骨锚修复三种不同处理方式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中所伴发的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所伴发的下胫腓联合损伤提供更为优化的治疗方法。2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以前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分别应用三种不同处理方式治疗的合并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的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共82例。其中24例在处理骨性损伤后仅行“U”型石膏或支具外固定者为保守治疗组,30例仅使用下胫腓皮质螺钉固定者为皮质骨螺钉组,28例仅使用带线骨锚钉修复下胫腓联合前、后韧带损伤者为骨锚修复组。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工作能力耗时,术后半年复查的踝关节Baird-Jackson功能评分,并测量术后首次及术后半年复查踝关节正位片的下胫腓联合间隙及下胫腓骨间重叠距离。通过对所得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3结果保守治疗组24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00.83±22.44)分钟,螺钉固定组30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07.50±23.55)分钟,骨锚钉修复组28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21.07±23.42)分钟,骨锚修复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保守治疗组恢复工作能力所需时间平均为(105.00±16.87)天,螺钉治疗组所需时间平均为(101.67±16.36)天,骨锚钉治疗组所需时间平均为(91.25±16.38)天,骨锚钉修复组患者恢复劳动能力时间较另外两组明显缩短,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术后半年行踝关节Baird-Jackson功能评分,保守治疗组平均得分(86.79±5.63)分,优良率29.2%;螺钉治疗组平均得分(90.23±5.30)分,优良率50%;骨锚修复组平均得分(94.67±4.84)分,优良率78.6%。骨锚修复组踝关节功能评分与保守治疗组、螺钉固定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4结论对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伴发的下胫腓联合损伤进行手术干预较保守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相较于螺钉固定而言,骨锚钉修复术后康复时间明显缩短,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近期关节功能且常规无需二次手术取出。临床中可以选用骨锚钉修复治疗此型下胫腓联合损伤。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损伤 皮质骨螺钉 踝关节骨折 临床疗效 骨锚钉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87.32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11-12
  • 1 前言12-14
  • 2 理论研究14-30
  • 2.1 流行病学调查14
  • 2.2 下胫腓联合解剖认识14-17
  • 2.3 下胫腓联合损伤机制17-18
  • 2.4 下胫腓联合损伤分型18-19
  • 2.5 下胫腓联合损伤诊断19-22
  • 2.5.1 临床检查19
  • 2.5.2 影像学检查19-22
  • 2.6 下胫腓联合损伤保守治疗22
  • 2.7 后踝骨折及三角韧带损伤的处理22-24
  • 2.8 踝关节骨折中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手术治疗24-28
  • 2.8.1 下胫腓螺钉固定24-26
  • 2.8.2 下胫腓钩固定26
  • 2.8.3 带线纽扣钢板固定26-28
  • 2.9 下胫腓联合固定相关并发症28-30
  • 2.9.1 复位不良28
  • 2.9.2 内固定失效及螺钉取出28-29
  • 2.9.3 异位骨化29-30
  • 3 材料及方法30-34
  • 3.1 一般材料30-31
  • 3.2 相关标准31-32
  • 3.2.1 纳入病例标准31
  • 3.2.2 排除病例标准31-32
  • 3.3 处理方式32-34
  • 3.3.1 术前准备32
  • 3.3.2 保守治疗组的处理方式32-33
  • 3.3.3 手术干预组的处理方式33
  • 3.3.4 术后处理33-34
  • 3.4 评价标准34
  • 3.5 统计方法34
  • 4 结果34-40
  • 4.1 一般指标评价34-37
  • 4.2 关节功能评价37-38
  • 4.3 影像学评价38-40
  • 5 讨论40-44
  • 5.1 踝关节骨折中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手术指征40
  • 5.2 下胫腓联合损伤治疗方式的选择40-41
  • 5.3 手术疗效评价指标的选择41
  • 5.4 皮质螺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不足41-42
  • 5.5 骨锚钉在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优势42-43
  • 5.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43-44
  • 6 结论44-45
  • 病例附录45-49
  • 参考文献49-57
  • 附表 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57-59
  • 综述 下胫腓联合损伤诊治回顾59-74
  • 参考文献66-74
  • 个人简介7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74
  • 参与课题74-75
  • 致谢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涛;庞桂根;张亚非;;下胫腓钩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J];中华骨科杂志;2006年09期

2 孙明举;王艳辉;高赛明;李垂启;张晔;鲁春华;孙宏彦;;28例特种兵下胫腓联合损伤误漏诊情况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3 范磊;黄野;袁同洲;;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新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年11期

4 严广斌;;下胫腓联合损伤[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年01期

5 刘祥;俞光荣;;下胫腓联合损伤诊治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年05期

6 曾嘉敏;孙炬慧;罗嘉俊;祝恺;黄华军;黄文华;;下胫腓联合参数的数字化测量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年02期

7 孙贺,杜心如;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诊治的进展[J];实用骨科杂志;2004年01期

8 燕晓宇,俞光荣;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进展[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4年04期

9 赵建军,黄黎;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下胫腓联合不稳68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5年06期

10 孙建峰,韩斌,邓磊,刘沂,顾敏琪,李治斌,罗运超;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J];中国骨伤;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辉;罗从风;施慧鹏;张博;曾炳芳;;两种材料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2 黄燎原;;探讨Maisonneuve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A];2013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暨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颜瑞健;张晓文;郭峭峰;马苟平;张春;刘进;;下胫腓联合螺钉治疗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的临床应用[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4 辛景义;曹洪斌;刘忠玉;严成渊;;踝关节特殊类型骨折的诊断及治疗特点[A];第二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骨伤科学术年会、第十九届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罗湘平;;CT扫描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应用评价[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陈斌;骆宇春;耿承军;杨晓亮;于长春;邹明;柏广富;;踝关节骨折X线与MRI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相关性分析[A];第21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论文摘要[C];2012年

7 叶繁茂;张建忠;;严重踝关节骨折的治疗[A];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颜瑞健;张晓文;郭峭峰;马苟平;张春;刘进;;下胫腓联合螺钉治疗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的临床应用[A];2008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唐涛;刘四海;闵红巍;崔志刚;王飞;徐峰;韩新祚;韩小强;刘克敏;王安庆;;75例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A];第十九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伟强;踝关节韧带损伤对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和治疗方案选择[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琳;仿生弹性固定装置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解剖学、生物力学与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彪;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数字化X线诊断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2 宣勇;循环载荷对腓骨长肌腱重建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生物力学性能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冯嘉威;下胫腓联合韧带不同程度损伤的稳定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4 张伟;下胫腓联合损伤影响踝关节稳定性的原因分析及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王帅;纽扣钢板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6 朱靖;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中下胫腓联合损伤不同处理方式的临床比较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景志磊;下胫腓联合容积与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邹明;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与体位关系的生物力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9 钟成军;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两种治疗方式临床对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王鑫;下胫腓联合损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中下胫腓联合损伤不同处理方式的临床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7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307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1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