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汤加味防治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术后发生轴性症状的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1-03-25 04:07
目的:观察葛根汤加味防治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术后发生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伤科住院被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下颈椎)且行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按照中西医诊断标准纳入研究,共90例,采取完全随机分三组:①基础治疗组:单纯采用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30例;②试验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第2天予以葛根汤加味治疗30例;③对照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第2天予口服复方氯唑沙宗片治疗30例。患者年龄41~59岁,平均(50.02±4.23)岁,其中男性52例,女性31例;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1周、3月、6月的轴性症状(axialsymptom,AS)级别评定、神经功能评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术前、术后 3 月、6 月颈椎总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指标的情况;观察分析术后6月基础治疗组、试验组和对...
【文章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临床资料
1 病例收集
2 诊断标准
2.1 中医诊断标准
2.2 西医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脱落标准
6 脱落病例处理
第二章 研究方法
1 治疗方法
1.1 颈前路手术
1.2 口服中药
2 观察指标及方法
3 疗效评定标准
3.1 轴性症状级别评定
3.2 神经功能评分方法
3.3 颈椎总活动度(ROM)测量
3.4 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检查
4 安全性观察指标
5 疗效评定时机
6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一般资料分析
2 治疗前指标分析
2.1 轴性症状级别评定情况比较
2.2 JOA评分比较
2.3 颈椎ROM测量数值比较
2.4 表面肌电图测量数值比较
3 治疗后指标的分析比较
3.1 轴性症状级别评定情况比较
3.2 JOA评分比较
3.3 颈椎ROM测量数值比较
3.4 表面肌电图测量数值比较
第四章 讨论
1 脊髓型颈椎病和颈前路手术
2 轴性症状定义及临床特点
3 轴性症状发病因素
3.1 现代医学方面
3.2 祖国医学当面
4 轴性症状的治疗现状
4.1 手术方式的改良
4.2 缩短围领固定时间、早期功能锻炼
4.3 中医药治疗
5 课题主方及药物分析
5.1 方剂配伍特点
5.2 药物分析
5.3 现代药理学研究
6 研究结果分析
6.1 轴性症状级别评定情况比较
6.2 JOA评分比较
6.3 颈椎ROM测量数值比较
6.4 表面肌电图测量数值比较
7 术后安全性观察
8 存在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部分典型病例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附录3: 轴性症状级别评定
附录4: 日本JOA脊髓型颈椎病功能评分表
附录5: 表面肌电图检查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颈椎融合术对邻近节段矢状位活动度影响研究[J]. 行勇刚,田伟,刘波,李勤,胡临,袁强,韩骁. 中华医学杂志. 2010 (35)
[2]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中的应用(英文)[J]. 韩国伟,刘少喻,梁春祥,于滨生,陈柏龄,张旭华,李浩淼,魏福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29)
[3]颈椎前路术后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变化与轴性症状的相关性研究[J]. 李华,丁文元,牛洪峰,靳宪辉,张庆胜,崔胜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23)
[4]中药熏蒸加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颈椎术后轴性症状临床观察[J]. 陈敢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11)
[5]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椎间融合术后轴性症状的对比分析[J]. 曹俊明,申勇,杨大龙,丁文元,孟宪中,张为,李志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8(10)
[6]葛根汤加减治疗颈椎病102例临床观察[J]. 胡志俊,懂鹤萍,程少丹,施杞. 辽宁中医杂志. 2008(01)
本文编号:3098994
【文章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临床资料
1 病例收集
2 诊断标准
2.1 中医诊断标准
2.2 西医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脱落标准
6 脱落病例处理
第二章 研究方法
1 治疗方法
1.1 颈前路手术
1.2 口服中药
2 观察指标及方法
3 疗效评定标准
3.1 轴性症状级别评定
3.2 神经功能评分方法
3.3 颈椎总活动度(ROM)测量
3.4 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检查
4 安全性观察指标
5 疗效评定时机
6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一般资料分析
2 治疗前指标分析
2.1 轴性症状级别评定情况比较
2.2 JOA评分比较
2.3 颈椎ROM测量数值比较
2.4 表面肌电图测量数值比较
3 治疗后指标的分析比较
3.1 轴性症状级别评定情况比较
3.2 JOA评分比较
3.3 颈椎ROM测量数值比较
3.4 表面肌电图测量数值比较
第四章 讨论
1 脊髓型颈椎病和颈前路手术
2 轴性症状定义及临床特点
3 轴性症状发病因素
3.1 现代医学方面
3.2 祖国医学当面
4 轴性症状的治疗现状
4.1 手术方式的改良
4.2 缩短围领固定时间、早期功能锻炼
4.3 中医药治疗
5 课题主方及药物分析
5.1 方剂配伍特点
5.2 药物分析
5.3 现代药理学研究
6 研究结果分析
6.1 轴性症状级别评定情况比较
6.2 JOA评分比较
6.3 颈椎ROM测量数值比较
6.4 表面肌电图测量数值比较
7 术后安全性观察
8 存在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部分典型病例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附录3: 轴性症状级别评定
附录4: 日本JOA脊髓型颈椎病功能评分表
附录5: 表面肌电图检查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颈椎融合术对邻近节段矢状位活动度影响研究[J]. 行勇刚,田伟,刘波,李勤,胡临,袁强,韩骁. 中华医学杂志. 2010 (35)
[2]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中的应用(英文)[J]. 韩国伟,刘少喻,梁春祥,于滨生,陈柏龄,张旭华,李浩淼,魏福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29)
[3]颈椎前路术后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变化与轴性症状的相关性研究[J]. 李华,丁文元,牛洪峰,靳宪辉,张庆胜,崔胜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23)
[4]中药熏蒸加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颈椎术后轴性症状临床观察[J]. 陈敢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11)
[5]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椎间融合术后轴性症状的对比分析[J]. 曹俊明,申勇,杨大龙,丁文元,孟宪中,张为,李志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8(10)
[6]葛根汤加减治疗颈椎病102例临床观察[J]. 胡志俊,懂鹤萍,程少丹,施杞. 辽宁中医杂志. 2008(01)
本文编号:3098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30989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