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上脑出血破入脑室微创穿刺术后脑脊液引出的预测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25 17:34
目的:基于前期自发性幕上脑出血破入脑室单纯行硬通道微创穿刺术后有脑脊液引出者血肿清除率高的临床发现。本研究探讨自发性幕上脑出血破入脑室行硬通道微创穿刺术后脑脊液引出的独立影响因素,从而鉴别出适合硬通道微创穿刺术的脑出血亚型。方法:共收集了幕上脑出血破入脑室单纯行硬通道微创穿刺术患者125例。首先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硬通道微创穿刺术后脑脊液引出的可疑影响因素,然后将可疑因素全部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进而确定硬通道微创穿刺术后脑脊液引出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了8个硬通道微创穿刺术后脑脊液引出的可疑影响因素。将其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后,结果显示:血肿整体CT值≤59HU(OR=8.572,95%CI:3.235-22.714,P<0.001)、针尖距脑室破口距离d1(d1≤21.79mm)(OR=4.434,95%CI:1.218-16.138,P=0.024)、针尖距脑室破口距离d2(21.79mm<d2≤34.15mm)(OR=25.566,95%CI:8.707-75.074,P<0.001)是自发性幕上脑出血破...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微创穿刺术后脑脊液引出
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通过影像系统调取患者的影像资料(行MIC定位时所扫描的CT),并从中收集血肿侧别、部位及形态。从医院影像系统中导出患者头部术前定位CT与术后即刻复查CT的原始数据(DICOM格式)。然后将其分别导入3DSlicer软件中,首先使用SegmentEidtor模块中的Threshold、Paint及Scissors等工具分别对脑实质内血肿,脑室内血肿和脑脊液行三维重建,并将其渲染为不同的颜色以确定脑室破口的具体位置;然后在SegmentStatistics模块中查看脑实质内血肿的体积(ml)和整体CT值(HU);最后使用VolumeRendering模块对穿刺针进行重建,并使用Ruler工具在三维空间测量针尖距脑室破口的距离(mm)(如图2)。图2:使用3DSlicer软件测量相关因素A.血肿CT值及体积测量;B.确定脑室破口位置及针尖至脑室破口间距离的测量(红色部分为脑实质内血肿,紫色部分为脑室内血肿,绿色部分为脑脊液)。2.4统计学分析由于本研究最终收集的相关因素较多,进一步结合统计学方法,最终对计量资料的正态性评价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D检验)和Shapiro-Wilk检验(W检验),其中D检验适用于样本量大于100的数据,W检验适用于样本量小于100的数据;验证计量资料的方差齐性时,我们选择Levene检验;检验结果为绝大多数数据不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因此以中位数(median,M)和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range,IQR)表示,并用Mann-WhitneyU检验进行统计推断。最终通过频数和百分率来表示计数资料,并用χ检验进行统计推断。首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肿体积、血肿整体CT值、针尖距脑室破口的距离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以P<0.15(避免遗漏重要影响因素)作为有
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可知曲线下面积AUC最大时,针尖距脑室破口距离的界值为d≤34.15mm,进一步观察针尖距脑室破口距离d的ROC曲线特点,发现其曲线中间段于界值21.79mm处与参考线有交点,提示d并不是越小越有利于脑脊液引出。故将距离转换成3分类变量(d1≤21.79mm,21.79mm<d2≤34.15mm,d3>34.15mm)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肿整体CT值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时,血肿整体CT值的界值为≤59HU,其曲线中间段与参考线无交点,提示血肿整体CT值越小越有利于脑脊液引出,故将CT值转化为2分类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图3:血肿CT值及针尖距脑室破口距离的箱式图及ROC曲线A.箱式图显示了针尖距脑室破口距离在CSF引出组和未引出组间的差异,ROC曲线显示了将针尖距脑室破口距离转化为三分类变量的依据;B.箱式图显示了血肿整体CT值在引出组和未引出组间的差异,ROC曲线显示了将其转化为二分类变量的依据;C.箱式图显示了脑室破口34.15mm范围内血肿CT值与血肿整体CT值间的差异,ROC曲线显示了脑室破口34.15mm范围内血肿CT值≤60HU时AUC最大,且曲线中间段与参考线无交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ina软件合并CT图像融合辅助硬通道穿刺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J]. 张锋,季猛,张靖,张闻闻,孙吉林,朱勋,王玉海,徐亦农.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20(01)
[2]增强现实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J]. 崔冬强,冯铭,束旭俊,霍贵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09)
[3]3D打印手术导板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中的应用[J]. 张涛,刘晟,高阳,李勐,李泽福.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02)
[4]自制激光辅助立体定向头架置管治疗壳核出血的疗效研究[J]. 白杨,王东,苏醒,周志中.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5 (11)
本文编号:3249635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微创穿刺术后脑脊液引出
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通过影像系统调取患者的影像资料(行MIC定位时所扫描的CT),并从中收集血肿侧别、部位及形态。从医院影像系统中导出患者头部术前定位CT与术后即刻复查CT的原始数据(DICOM格式)。然后将其分别导入3DSlicer软件中,首先使用SegmentEidtor模块中的Threshold、Paint及Scissors等工具分别对脑实质内血肿,脑室内血肿和脑脊液行三维重建,并将其渲染为不同的颜色以确定脑室破口的具体位置;然后在SegmentStatistics模块中查看脑实质内血肿的体积(ml)和整体CT值(HU);最后使用VolumeRendering模块对穿刺针进行重建,并使用Ruler工具在三维空间测量针尖距脑室破口的距离(mm)(如图2)。图2:使用3DSlicer软件测量相关因素A.血肿CT值及体积测量;B.确定脑室破口位置及针尖至脑室破口间距离的测量(红色部分为脑实质内血肿,紫色部分为脑室内血肿,绿色部分为脑脊液)。2.4统计学分析由于本研究最终收集的相关因素较多,进一步结合统计学方法,最终对计量资料的正态性评价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D检验)和Shapiro-Wilk检验(W检验),其中D检验适用于样本量大于100的数据,W检验适用于样本量小于100的数据;验证计量资料的方差齐性时,我们选择Levene检验;检验结果为绝大多数数据不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因此以中位数(median,M)和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range,IQR)表示,并用Mann-WhitneyU检验进行统计推断。最终通过频数和百分率来表示计数资料,并用χ检验进行统计推断。首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肿体积、血肿整体CT值、针尖距脑室破口的距离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以P<0.15(避免遗漏重要影响因素)作为有
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可知曲线下面积AUC最大时,针尖距脑室破口距离的界值为d≤34.15mm,进一步观察针尖距脑室破口距离d的ROC曲线特点,发现其曲线中间段于界值21.79mm处与参考线有交点,提示d并不是越小越有利于脑脊液引出。故将距离转换成3分类变量(d1≤21.79mm,21.79mm<d2≤34.15mm,d3>34.15mm)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肿整体CT值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时,血肿整体CT值的界值为≤59HU,其曲线中间段与参考线无交点,提示血肿整体CT值越小越有利于脑脊液引出,故将CT值转化为2分类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图3:血肿CT值及针尖距脑室破口距离的箱式图及ROC曲线A.箱式图显示了针尖距脑室破口距离在CSF引出组和未引出组间的差异,ROC曲线显示了将针尖距脑室破口距离转化为三分类变量的依据;B.箱式图显示了血肿整体CT值在引出组和未引出组间的差异,ROC曲线显示了将其转化为二分类变量的依据;C.箱式图显示了脑室破口34.15mm范围内血肿CT值与血肿整体CT值间的差异,ROC曲线显示了脑室破口34.15mm范围内血肿CT值≤60HU时AUC最大,且曲线中间段与参考线无交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ina软件合并CT图像融合辅助硬通道穿刺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J]. 张锋,季猛,张靖,张闻闻,孙吉林,朱勋,王玉海,徐亦农.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20(01)
[2]增强现实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J]. 崔冬强,冯铭,束旭俊,霍贵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09)
[3]3D打印手术导板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中的应用[J]. 张涛,刘晟,高阳,李勐,李泽福.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02)
[4]自制激光辅助立体定向头架置管治疗壳核出血的疗效研究[J]. 白杨,王东,苏醒,周志中.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5 (11)
本文编号:3249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32496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