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处损伤的临床研究及典型病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05 00:45
目的:探讨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处损伤的临床特点,并通过几组病例介绍我们的诊治经验。方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0年6月至2018年6月经关节镜确诊为腘肌腱裂孔区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共35例,占同时期总半月板损伤的2.1%。其中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36.23岁(19~53岁),患者趋于年轻化,年龄分布于20-45岁的占91.5%。治疗手段上,9例采取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型术,26例采用全内半月板缝合术。比较每一组以及组间的术前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膝关节IKDC、Lysholm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比较(p=0.700)、年龄(p=0.574)、术前Lysholm评分(p=0.355)和术前IKDC评分(p=0.910)均无统计学差异,采取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型术或是全内半月板缝合术的患者,在术后Lysholm及IKDC评分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两者在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差异p=0.006,IKDC评分差异p<0.001),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差异p=0.002,IKDC评分差异p=0.006)及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差异p<...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两种治疗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处损伤手术方式的Lysholm评分比较图
图2两种治疗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处损伤手术方式的IKDC评分比较图
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74典型病例4.1病例一王某,男,47岁,左膝外侧间隙疼痛1年,活动后疼痛明显加重。图A,B为术前膝关节MRI检查,磁共振显示外侧半月板靠近中后部出现Ⅲ°损伤;C为关节镜下探查显示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处损伤;D显示为关节镜下全内缝合半月板术后,半月板复位后恢复与腘肌腱的走行关系。图3病例一4.2病例二韩某,男,29岁,外伤致膝关节疼痛肿胀3天。图A,B为术前膝关节MRI检查,磁共振显示外侧半月板靠近中后部出现损伤但前交叉韧带完好;C为关节镜下探查显示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处“垂直裂”损伤;D显示为关节镜下全内缝合半月板术后,缝合方式采取捆绑法。图4病例二4.3病例三杨某,男,19岁,右膝外伤伴关节不稳4个月。图A,B为术前膝关节MRI检查,磁共振显示外侧半月板靠近中后部(靠近外侧)完全断裂;C为关节镜下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并腘肌腱裂孔缝合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J]. 刘广炼,李彩会,邵新中,李习军,梁瑞明,盖卫东,李伟. 临床误诊误治. 2015(12)
[2]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损伤的缝合方法[J]. 冯华,洪雷,耿向苏,张辉,王雪松.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7(02)
本文编号:3418662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两种治疗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处损伤手术方式的Lysholm评分比较图
图2两种治疗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处损伤手术方式的IKDC评分比较图
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74典型病例4.1病例一王某,男,47岁,左膝外侧间隙疼痛1年,活动后疼痛明显加重。图A,B为术前膝关节MRI检查,磁共振显示外侧半月板靠近中后部出现Ⅲ°损伤;C为关节镜下探查显示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处损伤;D显示为关节镜下全内缝合半月板术后,半月板复位后恢复与腘肌腱的走行关系。图3病例一4.2病例二韩某,男,29岁,外伤致膝关节疼痛肿胀3天。图A,B为术前膝关节MRI检查,磁共振显示外侧半月板靠近中后部出现损伤但前交叉韧带完好;C为关节镜下探查显示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处“垂直裂”损伤;D显示为关节镜下全内缝合半月板术后,缝合方式采取捆绑法。图4病例二4.3病例三杨某,男,19岁,右膝外伤伴关节不稳4个月。图A,B为术前膝关节MRI检查,磁共振显示外侧半月板靠近中后部(靠近外侧)完全断裂;C为关节镜下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并腘肌腱裂孔缝合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J]. 刘广炼,李彩会,邵新中,李习军,梁瑞明,盖卫东,李伟. 临床误诊误治. 2015(12)
[2]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损伤的缝合方法[J]. 冯华,洪雷,耿向苏,张辉,王雪松.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7(02)
本文编号:3418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34186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