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2 05:16
  目的: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探讨LVIS支架装置在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动脉瘤直径≤3mm)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以期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联众”病案系统,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市南院区+崂山院区)共计35例患者共计35个微小动脉瘤患者信息,回顾性分析使用LVIS支架辅助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分析手术即刻动脉瘤栓塞率、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及评价预后采用GOS评分,并选取其中破裂动脉瘤29例动脉瘤作为LVIS组,选取已发表文章中以使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栓塞微小动脉瘤的25例动脉瘤作为Enterprise组,比较两组的手术即刻动脉瘤栓塞率、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及预后情况,将两组资料数据输入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正确的统计学方法,以P值<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中35个动脉瘤,无术中动脉瘤破裂,手术即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显示,RaymondⅠ级栓塞24个,RaymondⅡ级栓塞10个,Raym...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型支架示意图

示意图,技术,示意图,支架


图 1 Y 型支架示意图4.5“冰淇淋”技术(Waffle cone 技术)这种技术指使用 1 个支架治疗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如:基底动脉尖部、大脑中分叉部,支架的近端置于动脉分叉近端的动脉主干内,支架的远端置入动脉瘤腔中,确保远端支架覆盖分支血管以对其保护,同时给弹簧圈提供支撑,将弹簧圈限制在瘤腔内,以防止弹簧圈突入动脉内。因这种支架释放技术在形态上如冰淇淋样,因而被称为 Waffle cone 技术。Horowitz 等于 2006 年报道了使用“冰淇淋”技术治疗了 8 例动脉瘤患者,其中 6 例栓塞率>95%,1 例栓塞率 80-90%,1 例栓塞率 70-80%。因该技术使用单枚支架,减少了血管中金属的数量,从而可能血栓事件的发生。另外使用一个支架较 Y 型支架技术也降低了整个手术费用[4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J]. 孙悦华,韩金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8(06)
[2]微血栓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作用机制和治疗进展[J]. 周帅,高伟伟,王毅,张建宁.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8 (05)
[3]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疗效分析[J]. 董策,潘宝根,明星,刁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8 (02)
[4]LVIS支架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进展[J]. 罗昱,肖绍文.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7(06)
[5]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评价[J]. 王学锋.  临床检验杂志. 2017(12)
[6]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J]. 陈振,刘朝,李冬冬,徐浩文,郭新宾,管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7(09)
[7]Solitaire AB支架成功取出脱出移位弹簧圈一例[J]. 杜亚辉,刘小伟,何国军,张彧青,焦峻峰,陈丹丹,孙川川.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7(03)
[8]颅内动脉瘤夹闭或介入术后迟发性脑缺血分析[J]. 刘朋然,靳张宁,蔡新旺,张振,高南南,王者,杨新宇.  天津医药. 2017(02)
[9]颅内动脉瘤辅助治疗材料支架的研究进展[J]. 关明浩,史怀璋,张广.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7(01)
[10]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复杂动脉瘤[J]. 冯文峰,王刚,张国忠,李明洲,何小艳,刘丹,漆松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6 (02)



本文编号:3431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3431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9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