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血栓弹力图对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2 19:49
  目的:(1)评估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对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cute traumatic coagulopathy,ATC)的诊断价值,探究TEG对ATC患者输血治疗的指导意义和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2)明确严重创伤患者中各纤溶表型的发生率,探究纤溶异常患者临床表现、输血和预后的特点,并评估TEG对纤溶异常的鉴别作用和对纤溶异常患者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1)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18年2月至12月收治的接受TEG和常规凝血功能检查(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s,CCTs)的所有创伤患者。ATC的诊断标准是国际标准化比率≥1.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5s或血小板计数<100×109/L。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TEG对ATC的诊断价值,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探究TEG对ATC患者的输血指导意义和对预后的预测价值。(2)前瞻性收集伤后6小时内到达我院急诊抢救室并在液体复苏前进行TEG和CCTs检测的严重创伤患者(In...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血栓弹力图对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


TEG基本原理

曲线,图形,凝血,纤维蛋白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须在收集后5分钟到2小时之间进行分析,大多数医院对柠檬酸样品的采集时间为30分钟。然而研究数据显示,在收集后5分钟内进行凝血试验,凝血曲线并没有变化。因此,急诊的创伤患者非常适合于加入柠檬酸的血标本进行TEG检测,检测时间快32,33。图2TEG图形分析Figure2Graphicanalysisofthrombelastography1.3.2.2主要参数及临床意义凝血反应时间(R):从开始检测到最初纤维蛋白聚合物形成所需的时间。是所有凝血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包含内源性、外源性凝血途径以及共同通路。当人体的血液呈高凝状态时间缩短,低凝状态时间延长。参考值范围:5-10min。凝血形成时间(K):是指血凝块从形成到凝块强度达到一定程度(MA=20mm)时所需要的时间。是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主要受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的影响,特别是纤维蛋白原。当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数量减少或功能降低时,血凝块的形成速度减慢,K值增大。参考值范围:1-3min。凝固角(α):在血栓弹力图上是凝血曲线的弧度切线与水平轴之间的夹角度数。主要与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功能密切相关,其反应的是凝血酶形成的速度,比K值更直观。凝血酶形成速度减慢时,角度减校参考值范围:53-72deg。最大血栓振幅(MA):是血凝块能够达到的最大强度,是TEG图上的最大切应力系数。该指标评估的是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以及纤维蛋白原的活性(裂解和聚合作用),但是血小板占的比重达80%,纤维蛋白原占20%,所以主要是反映血小板的聚集能力。参考值范围:50-70mm。凝血功能指数(CI):是反映凝血功能的综合指数,描述总体的凝血状态,由前四个指标共同计算而成。参考值范围:-5到3。

ROC曲线,ROC曲线,参数,面积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PLT91(68,101)165(140,196)<0.001*动脉血气分析pH7.44(7.41,7.47)7.45(7.42,7.47)0.282乳酸1.4(1.0,2.6)1.1(0.8,1.6)0.001*全血碱剩余0.7(-2.2,2.8)2.3(0.5,3.9)<0.001*注:*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4.3血栓弹力图结果对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诊断价值从ROC曲线图可以看出,除R以外其余TEG指标的AUC面积均接近于0.8,表明TEG可用于预测创伤患者是否出现ATC。其中,CI预测ATC的面积最大(AUC=0.792,p<0.001),而MA(AUC=0.783,p<0.001)与K(AUC=0.779,p<0.001)的结果紧随其后,R面积最小(AUC=0.631,p=0.002)(见图3)。从所有TEG参数合并预测ATC的ROC曲线图可知,其AUC面积最大(AUC=0.802,p<0.001),比任一TEG指标单独预测ATC的结果大(见图4)。图3各个TEG参数诊断ATC的ROC曲线Figure3TheROCcurveofATCwasdiagnosedbyeveryTEGparameterAUC:R=0.631,p=0.001;K=0.779,p<0.001;α=0.765,p<0.001;MA=0.783,p<0.001;CI=0.792,p<0.00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危重症患者血小板功能的评估及其临床意义[J]. 付鹤鹏,张玉想.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8 (03)
[2]急重症患者血栓弹力图与传统凝血检查对比研究[J]. 胡贵锋,李俊杰,尹文.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7 (09)
[3]ISS评分与CRAMS评分在多发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J]. 陈小凤,阳文新,孙守松,王刚.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7 (06)
[4]大量输血对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的影响[J]. 刘业,唐晓峰,周晔,陈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7(06)
[5]《欧洲创伤性严重出血和凝血病管理指南(第4版)》主要推荐意见及其启示[J]. 郭永建,田兆嵩.  中国输血杂志. 2016(04)
[6]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进展[J]. 孙存杰,赵晖.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 (02)
[7]血小板及冷沉淀输注对创伤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 刘和平,任峰.  创伤外科杂志. 2015(06)
[8]大鼠多发伤致凝血功能障碍模型的建立[J]. 包卿,刘政,楚鹰,沈文明,郑旭文,梁华平,岳茂兴.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5 (02)
[9]血栓弹力图在判断脓毒症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异常中的价值[J]. 陈瑞娟,望亭松,车在前,王学锋,毛恩强,陈尔真.  中国急救医学. 2014 (06)
[10]严重创伤患者凝血与纤溶功能异常的临床研究[J]. 周烨强.  中国现代医生. 2013(07)



本文编号:3529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3529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b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