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转子间骨折形态特点对内固定效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2-15 08:24
目的:(1)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对现有髓内、髓外内固定装置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评估,以期确定合适的治疗选择;(2)通过建立股骨转子间不同骨折形态内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应力加载下整体模型及内固定物应力分布情况,讨论主要骨折线走行及股骨近端内侧皮质支撑对骨折稳定性的意义,并探讨临床内固定失效的可能发生部位;(3)通过体外生物力学实验,分别探讨髓内、髓外固定下,主要骨折线走行、股骨近端内侧皮质完整性与骨折内固定后稳定性的关系,并确定各模型所能承受的最大轴向载荷,探讨不同骨折形态内固定后负重时机及负重程度的选择,指导功能锻炼。方法:(1)根据文献检索策略,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中心数据库,比较目前临床中所使用的髓内或髓外固定物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和关键效应指标包括功能测量和不良事件的差异。采用Cochran’s Q检验和I2检验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同时对研究中骨折稳定性进行亚组分析,探索异质性来源;(2)选取正常成人股骨CT数据,采用Mimics 17.0软件重建股骨三维模型,依次进行表面处理、网格划分及材料属性赋值...
【文章页数】:14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一、转子间骨折主要骨折线方向及影响骨折稳定性因素
1.1 明确转子间骨折主要骨折线走行方向的意义
1.1.1 转子间骨折主要骨折线及其走行方向的概念
1.1.2 常用转子间骨折分型中的主要骨折线走行及共性特点
1.2 影响转子间骨折稳定性因素
1.2.1 股骨不稳定转子间骨折
1.2.2 股骨近端内外侧皮质与骨折稳定性的关系
1.2.3 股骨近端内侧皮质重要性
二、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转子间骨折疗效的系统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检索策略与方法
2.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2.1.3 文献筛选
2.1.4 评价方法
2.1.5 异质性分析
2.1.6 关键效应指标
2.1.7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检索结果
2.2.2 异质性分析
2.2.3 荟萃分析结果
2.3 讨论
2.3.1 系统评价的优势
2.3.2 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的选择
2.4 小结
三、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不同骨折形态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病例选择
3.1.2 主要仪器及软件
3.1.3 实验分组
3.1.4 加载条件选择
3.2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1 图像获取
3.2.2 数据读取及处理
3.2.3 阈值分割
3.2.4 区域增长
3.2.5 蒙版编辑
3.2.6 股骨三维模型重建
3.2.7 股骨三维模型的表面处理
3.2.8 股骨三维模型材料属性赋值
3.2.9 内固定物的重建和处理
3.2.10 内固定物与股骨的匹配
3.2.11 骨折模型的建立
3.2.12 股骨内固定物三维模型的网格划分
3.2.13 有限元模拟分析
3.3 结果
3.3.1 股骨近端骨折有限元模型建立
3.3.2 轴向加载模式下各模型应力分布情况
3.4 讨论
3.4.1 股骨近端模型建立
3.4.2 本研究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代表性内植物的选择
3.4.3 加载状态的选择
3.4.4 不同内固定方式及骨折形态对模型整体应力分布变化的影响
3.4.5 不同骨折形态下各组不同内固定物应力分布分析比较
3.4.6 本研究局限性
3.5 小结
四、髓内固定及髓外固定治疗不同骨折形态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标本
4.1.2 设备及器材
4.1.3 分组方法
4.1.4 骨折模型制作标准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前准备
4.2.2 手术操作及骨折线造模
4.2.3 尖顶距的测量
4.2.4 包埋固定
4.2.5 粘贴应变片
4.2.6 生物力学加载
4.2.7 统计学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一般结果
4.3.2 各组模型轴向载荷位移分析比较
4.3.3 循环载荷
4.3.4 不同骨折模型在不同轴向载荷下各应变片应变值的比较
4.4 讨论
4.4.1 PFLCP与 PFNA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
4.4.2 PFLCP与 PFNA内固定失效对比及生物力学机制分析
4.4.3 内固定术后负重时机及大小选择
4.4.4 本研究局限性
4.5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743157
【文章页数】:14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一、转子间骨折主要骨折线方向及影响骨折稳定性因素
1.1 明确转子间骨折主要骨折线走行方向的意义
1.1.1 转子间骨折主要骨折线及其走行方向的概念
1.1.2 常用转子间骨折分型中的主要骨折线走行及共性特点
1.2 影响转子间骨折稳定性因素
1.2.1 股骨不稳定转子间骨折
1.2.2 股骨近端内外侧皮质与骨折稳定性的关系
1.2.3 股骨近端内侧皮质重要性
二、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转子间骨折疗效的系统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检索策略与方法
2.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2.1.3 文献筛选
2.1.4 评价方法
2.1.5 异质性分析
2.1.6 关键效应指标
2.1.7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检索结果
2.2.2 异质性分析
2.2.3 荟萃分析结果
2.3 讨论
2.3.1 系统评价的优势
2.3.2 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的选择
2.4 小结
三、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不同骨折形态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病例选择
3.1.2 主要仪器及软件
3.1.3 实验分组
3.1.4 加载条件选择
3.2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1 图像获取
3.2.2 数据读取及处理
3.2.3 阈值分割
3.2.4 区域增长
3.2.5 蒙版编辑
3.2.6 股骨三维模型重建
3.2.7 股骨三维模型的表面处理
3.2.8 股骨三维模型材料属性赋值
3.2.9 内固定物的重建和处理
3.2.10 内固定物与股骨的匹配
3.2.11 骨折模型的建立
3.2.12 股骨内固定物三维模型的网格划分
3.2.13 有限元模拟分析
3.3 结果
3.3.1 股骨近端骨折有限元模型建立
3.3.2 轴向加载模式下各模型应力分布情况
3.4 讨论
3.4.1 股骨近端模型建立
3.4.2 本研究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代表性内植物的选择
3.4.3 加载状态的选择
3.4.4 不同内固定方式及骨折形态对模型整体应力分布变化的影响
3.4.5 不同骨折形态下各组不同内固定物应力分布分析比较
3.4.6 本研究局限性
3.5 小结
四、髓内固定及髓外固定治疗不同骨折形态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标本
4.1.2 设备及器材
4.1.3 分组方法
4.1.4 骨折模型制作标准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前准备
4.2.2 手术操作及骨折线造模
4.2.3 尖顶距的测量
4.2.4 包埋固定
4.2.5 粘贴应变片
4.2.6 生物力学加载
4.2.7 统计学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一般结果
4.3.2 各组模型轴向载荷位移分析比较
4.3.3 循环载荷
4.3.4 不同骨折模型在不同轴向载荷下各应变片应变值的比较
4.4 讨论
4.4.1 PFLCP与 PFNA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
4.4.2 PFLCP与 PFNA内固定失效对比及生物力学机制分析
4.4.3 内固定术后负重时机及大小选择
4.4.4 本研究局限性
4.5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743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37431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