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上黏膜次环切除钉合术对肛垫血流影响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19 13:40
目的:痔上黏膜次环切除钉合术是传承中医肛肠病学“护肛温存”、“存体寡损”的外治思想,并将痔病的中医“分段结扎”疗法与吻合器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术式。其在临床上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显著,多认为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断流”、“减积”、“悬吊”等。本课题通过对比研究其与常用术式——内痔弹力线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肛垫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探索痔上黏膜次环切除钉合术对肛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改善肛垫血流的理论机制,为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痔上黏膜次环切除钉合术联合外痔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内痔弹力线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术。观察、记录两组临床疗效、肛垫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临床疗效方面,术后2个月两组的有效率均为100%,疗效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在肛垫血流动力学变化方面:(1)术前两组内痔痔核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内痔痔核数量均较前减少,且对照组少于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选择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和脱落标准
2.5 脱落病例处理
3 一般资料分析
3.1 性别
3.2 年龄
3.3 病程
4 研究方法
4.1 分组及治疗方法
4.2 内痔痔核数量统计
4.3 经直肠肛管彩超检测
4.4 手术方法
4.5 观察指标
5 评定标准
5.1 疗效评定标准
5.2 术后并发症的评价标准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统计方法
2 统计结果
2.1 疗效对比
2.2 肛垫血流情况变化
2.3 术后并发症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痔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改善痔血流的疗法
2 现代医学对痔的认识
2.1 肛垫与痔
2.2 现代医学对肛垫血流的研究
3 痔上黏膜次环切除钉合术的认识
3.1 痔上黏膜次环切除钉合术的理论基础与提出背景
3.2 痔上黏膜次环切除钉合术的特色
4 内痔弹力线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术的认识
5 超声技术在痔诊疗中的意义
6 研究结果分析
6.1 疗效分析
6.2 肛垫血流动力学情况的分析
6.3 术后并发症分析
7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知情同意书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4029051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选择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和脱落标准
2.5 脱落病例处理
3 一般资料分析
3.1 性别
3.2 年龄
3.3 病程
4 研究方法
4.1 分组及治疗方法
4.2 内痔痔核数量统计
4.3 经直肠肛管彩超检测
4.4 手术方法
4.5 观察指标
5 评定标准
5.1 疗效评定标准
5.2 术后并发症的评价标准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统计方法
2 统计结果
2.1 疗效对比
2.2 肛垫血流情况变化
2.3 术后并发症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痔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改善痔血流的疗法
2 现代医学对痔的认识
2.1 肛垫与痔
2.2 现代医学对肛垫血流的研究
3 痔上黏膜次环切除钉合术的认识
3.1 痔上黏膜次环切除钉合术的理论基础与提出背景
3.2 痔上黏膜次环切除钉合术的特色
4 内痔弹力线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术的认识
5 超声技术在痔诊疗中的意义
6 研究结果分析
6.1 疗效分析
6.2 肛垫血流动力学情况的分析
6.3 术后并发症分析
7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知情同意书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4029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4029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