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横肌训练对慢性腰痛人群肌肉压痛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1-20 18:41
背景: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肌肉骨骼问题之一,历年来消耗着巨大的医疗资源。传统上认为,缺乏运动与CLBP的出现和发病有关。因此,治疗性锻炼和增加体力活动水平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腹横肌训练是一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核心肌群训练方式,在慢性腰痛的治疗中应用比较广泛。然而,有研究者认为,CLBP人群的活动量并不比无症状人群少,而且体力活动水平与疼痛强度或功能障碍没有直接相关性。目前尚不清楚不同强度的腹横肌训练对CLBP造成的具体影响。目的:评估不同运动强度腹横肌训练对慢性腰痛人群不同肌肉压力压痛阈值(Pressure-pain Threshold,PPT)的影响,与无症状人群之间的差异和在社会心理学因素方面两种人群之间的不同。社会心理学因素与各肌肉PPT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是否会影响PPT的变化。对前人的研究进行补足,为CLBP的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相关理论基础。方法:招募慢性腰痛患者39名,健康受试者45名。将其分为腰痛假训练组12人,低强度组12人,高强度组15人;正常人群假训练组15人,低强度组14人,高强度组16人,使用压力...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ect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文献综述
2.1 慢性腰痛的研究现状
2.1.1 慢性腰痛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2.1.2 流行病学
2.1.3 理论模型
2.1.4 临床表现与特点
2.2 慢性腰痛的临床治疗现状
2.2.1 体格检查及其评估方法
2.2.2 临床治疗方案
2.3 影响慢性腰痛的相关因素
2.4 腹横肌训练对慢性腰痛的影响
2.4.1 腹横肌训练
2.4.2 腹横肌训练对腰部压痛域的影响
2.5 小结
3.实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慢性腰痛组
3.1.2 正常人群
3.2 运动训练方案
3.2.1 压力生物反馈仪
3.2.2 训练动作
3.2.3 不同强度训练方案
3.3 实验测试项目
3.3.1 基线数据采集
3.3.2 心境状态量表
3.3.3 状态-特质焦虑量表
3.3.4 疼痛灾难化量表
3.3.5 疼痛恐惧问卷
3.3.6 性别角色疼痛预期量表
3.3.7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3.3.8 压痛域测试
3.4 统计分析
4.实验结果
4.1 主要结果
4.1.1 基线数据
4.1.2 慢性腰痛组与正常人群肌肉压痛阈值的差异
4.1.3 不同运动强度对慢性腰痛组和正常人群压痛域的影响
4.1.3.1 不同运动强度运动前后压痛阈变化的组间对比
4.1.3.2 不同运动强度运动前后压痛阈变化的组内对比
4.2 横断面对比
4.2.1 心境状态量表
4.2.2 状态-特质焦虑量表
4.2.3 疼痛灾难化量表
4.2.4 疼痛恐惧问卷
4.2.5 性别角色疼痛预期量表
4.2.6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4.3 相关性分析
4.3.1 基线数据与慢性腰痛组肌肉压痛阈值的相关性
4.3.2 各量表与慢性腰痛组肌肉压痛阈值的相关性
5.讨论与分析
5.1 慢性腰痛组与正常人群之间的差异
5.2 不同运动强度对慢性腰痛组与正常人群压痛域的影响
5.3 基线数据与肌肉压痛阈值的相关性
5.4 各量表与肌肉压痛阈值的相关性
6.总结
6.1 结果总结
6.2 创新与不足
6.3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伦理委员会审批表
本文编号:4029530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ect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文献综述
2.1 慢性腰痛的研究现状
2.1.1 慢性腰痛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2.1.2 流行病学
2.1.3 理论模型
2.1.4 临床表现与特点
2.2 慢性腰痛的临床治疗现状
2.2.1 体格检查及其评估方法
2.2.2 临床治疗方案
2.3 影响慢性腰痛的相关因素
2.4 腹横肌训练对慢性腰痛的影响
2.4.1 腹横肌训练
2.4.2 腹横肌训练对腰部压痛域的影响
2.5 小结
3.实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慢性腰痛组
3.1.2 正常人群
3.2 运动训练方案
3.2.1 压力生物反馈仪
3.2.2 训练动作
3.2.3 不同强度训练方案
3.3 实验测试项目
3.3.1 基线数据采集
3.3.2 心境状态量表
3.3.3 状态-特质焦虑量表
3.3.4 疼痛灾难化量表
3.3.5 疼痛恐惧问卷
3.3.6 性别角色疼痛预期量表
3.3.7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3.3.8 压痛域测试
3.4 统计分析
4.实验结果
4.1 主要结果
4.1.1 基线数据
4.1.2 慢性腰痛组与正常人群肌肉压痛阈值的差异
4.1.3 不同运动强度对慢性腰痛组和正常人群压痛域的影响
4.1.3.1 不同运动强度运动前后压痛阈变化的组间对比
4.1.3.2 不同运动强度运动前后压痛阈变化的组内对比
4.2 横断面对比
4.2.1 心境状态量表
4.2.2 状态-特质焦虑量表
4.2.3 疼痛灾难化量表
4.2.4 疼痛恐惧问卷
4.2.5 性别角色疼痛预期量表
4.2.6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4.3 相关性分析
4.3.1 基线数据与慢性腰痛组肌肉压痛阈值的相关性
4.3.2 各量表与慢性腰痛组肌肉压痛阈值的相关性
5.讨论与分析
5.1 慢性腰痛组与正常人群之间的差异
5.2 不同运动强度对慢性腰痛组与正常人群压痛域的影响
5.3 基线数据与肌肉压痛阈值的相关性
5.4 各量表与肌肉压痛阈值的相关性
6.总结
6.1 结果总结
6.2 创新与不足
6.3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伦理委员会审批表
本文编号:4029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4029530.html
上一篇:血小板反应蛋白-4对大鼠口面部肌源性疼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