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替罗非班在预防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中血栓并发症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8 16:24

  本文关键词:替罗非班在预防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中血栓并发症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和目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颅内宽颈、复杂动脉瘤的治疗中,为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及继发的缺血事件发生,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被应用于临床中。然而,文献报道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后血小板高反应患者中有7%-40%的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并且,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均为不可逆性血小板受体拮抗剂,一旦服药期间发生出血事件,短时间内血小板功能难以恢复;另外,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如病情进展需要后续外科手术者,可能导致出血损伤加剧,引起灾难性后果。替罗非班因其静脉给药后起效速度快(约2 h)、撤药后血小板功能迅速恢复(约4 h)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神经介入术中;但是,替罗非班是否会增加颅内出血风险、是否应该禁用于出血性疾病中,这是一直争论的焦点。本研究回顾性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及未破裂动脉瘤术中替罗非班预防性应用方案,并对比该方案与其他预防性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围手术期血栓与出血事件发生率,以探究预防性替罗非班方案及其他不同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14年11月因颅内动脉瘤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介入治疗中心行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共搜集431例预防性应用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详细记录术中及术住院期间发生的出血与血栓事件,1)对比分析负荷替罗非班方案(8μg/kg,3min内推注完毕,n=175)与术前2~24h负荷氯吡格雷方案(300~600mg,口服,n=53)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围手术期颅内出血与血栓事件发生率;2)对比分析负荷替罗非班方案(n=50)、负荷氯吡格雷方案(n=54)、术前3-5天双抗抗血小板方案(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n=99)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出血与血栓事件发生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双侧)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方面,替罗非班组、氯吡格雷组血栓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43%(6/175)、13.21%(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5);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43%(6/175),3.77%(2/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05)。2)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方面,替罗非班组、负荷氯吡格雷组、术前双抗组围手术期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0、7.4%(4/54)、4.0%(4/99);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0、11.1%(6/54)、2.0%(2/99)。负荷组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术前双抗组(p0.05)与替罗非班组(p0.01);术前双抗组与替罗非班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负荷亚组中,术后暴露低分子肝素亚组术后血栓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暴露组(p0.05),而肝素暴露组与未暴露组相比,术后出血事件并未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与术前负荷氯吡格雷方案相比,术中静脉预防性应用替罗非班方案可显著降低围手术期血栓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颅内出血事件发生率,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应用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未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2)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与其他两种方案相比,负荷剂量氯吡格雷组更容易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负荷氯吡格雷亚组中,术后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可降低术后血栓栓塞事件,但其可能增加术后出血风险,应慎重使用。
【关键词】:替罗非班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栓栓塞 颅内动脉瘤 支架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51.12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缩略词表11-12
  • 1 前言12-15
  • 2 材料和方法15-19
  • 3 结果19-27
  • 4 讨论27-38
  • 5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3
  • 附图43-46
  • 综述部分 替罗非班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进展46-58
  • 参考文献55-58
  • 个人简历58-59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59-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红远;梁伟;汤U

本文编号:494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494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7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