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内漏研究
本文关键词: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内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发生内漏原因及分型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4年5月确诊为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并完成TEVAR术治疗的189例患者,观察术中及术后内漏分型及影像学表现,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结果 TEVAR术中和术后共25例患者发生内漏,发生率为13.2%(25/189)。其中急性内漏22例,包括Ⅰ型14例(7.4%),Ⅱ型8例(4.2%);迟发性内漏3例,包括Ⅱ型2例(1.1%),Ⅲ型1例(0.5%)。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未下降,未出现截瘫、肾动脉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TEVAR术内漏分型、影响因素不同,内漏发生概率各异,急性和迟发性内漏中Ⅰ型和Ⅱ型内漏最为常见。
【作者单位】: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心血管外科;
【关键词】: 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 内漏 分类
【分类号】:R543.16
【正文快照】: 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以植入支架封闭血管内膜撕裂破口,隔绝血流向假腔流入,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内漏是TEVAR术最为常见且重要并发症,必须及时处理,其持续存在有时意味着TEVAR治疗失败,甚至会导致封闭假腔再次开放、撕裂[1]。我们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宋艳丽;吴先正;;胸主动脉夹层28例临床诊断及误诊分析[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第三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杨胜利;刘惠亮;黄连军;罗建平;刘英;荆丽敏;王书同;邓平;;腔内血管支架置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3 李芝峰;李杰;袁正强;聂鹏;;国产履膜支架腔内修复胸主动脉夹层后并发多支动脉栓塞一例[A];贵州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专题讲座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黄景勇;虞冠锋;潘乐门;黄崇青;;外伤性胸主动脉夹层4例报道[A];2013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王家平;姜华;闫东;袁曙光;李迎春;杨有;童玉云;王雪刚;;带膜支架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及腹主动脉瘤的临床应用研究[A];第六届西部介入放射学术会议宁夏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四届年会介入放射学新技术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南京医科大学二附院副主任医师 杨其鹏 何松明;胸主动脉夹层不容小觑的疾病[N];家庭医生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阎岩;Oct4调控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在胸主动脉夹层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2 林亚华;胸主动脉夹层的血液动力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3 廖明芳;胸主动脉夹层中膜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4 崔谊;双源CT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在胸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杨守国;胸主动脉夹层与动脉瘤TGF-β1的差异表达与弹力蛋白代谢在胸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11年
6 王树伟;BRG1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在胸主动脉夹层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雷;白介素-1β和γ-干扰素在升主动脉瘤和Ⅰ型胸主动脉夹层中的表达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2 阎岩;BRM调控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在胸主动脉夹层及胸主动脉瘤形成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3 侯乐伟;SM22a、a-SMA、OPN在人胸主动脉夹层中的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变化[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内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1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501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