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不同注射方法的比较
本文关键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不同注射方法的比较
【摘要】:目的: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被认为是上肢末端外科手术的麻醉方式中最有效且阻滞范围最广泛的一种。超声引导穿刺针定位可精确地阻滞臂丛神经,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并提高阻滞成功率。目前大量的研究着手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使用局部麻醉药的剂量和浓度以及佐剂的探讨,部分研究比较了单点法、双点法、多点法对阻滞效果的影响,本次研究我们拟通过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比较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两点注射法和多点注射法对各神经分支支配区域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ASAⅠ Ⅲ级,性别不限,年龄12周岁以上,体重指数17.5-28.5kg/m2,拟行肘部、前臂、腕部或手部手术的患者80例,除外有精神症状、既往有局麻药过敏史以及锁骨上部位有手术史或皮肤有感染的情况。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超声引导下分别实施双点注射法(DI)和多点注射法(MI)的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局麻药使用的是2%利多卡因10ml和0.5%罗哌卡因10ml的混合液,即1%利多卡因复合0.25%罗哌卡因20ml。麻醉前准备完善后,两组患者均在高频线阵探头的引导下采取平面内法由外向内进针,首先分别注射10ml局麻药在两组患者的臂神经丛的中央,双点法继续在超声引导下调整穿刺针方向,使针尖到达“拐角口袋”(锁骨下动脉外侧和第一肋上方的交角)处,回抽无血及气体后注射剩余10ml局麻药。而多点注射法的剩余10ml局麻药则被平均分成等量的几份,在超声引导下依次注射在每个神经丛周围,如周围可见2、3、4或5个神经干(束),则每个神经干(束)周围分别注入的局麻药量分别为5、3.3、2.5或2ml。主要观察指标:两组的麻醉操作时间,穿刺针进针次数,每隔5分钟测试臂丛神经各分支(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所支配区域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并记录镇痛作用持续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注射方法的阻滞起效快慢有无差异,麻醉相关时间、麻醉成功率、镇痛持续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点法的进针次数(P0.05)和麻醉操作时间(P0.05)均少于多点注射法。由于多点注射法的麻醉起效时间较快(P0.05),麻醉相关时间仍短于双点注射法(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一例麻醉失败病例,麻醉成功率两组相当(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的麻醉作用持续时间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尽管在超声引导下使用双点注射法和多点注射法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成功率相当;且多点注射法麻醉操作时间较长,但多点注射组阻滞起效更快。总体来说,多点注射法行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相关时间较短;双点法和多点法的麻醉作用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超声 锁骨上臂丛阻滞 注射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皖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14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前言11-16
- 研究内容与方法16-19
- 1.研究资料16
- 1.1 研究材料16
- 1.2 研究对象资料16
- 2.研究方法16-17
- 3.观察指标17-18
- 4.数据分析与统计18-19
- 结果19-23
- 讨论23-26
- 结论26-27
- 参考文献27-34
- 综述 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研究进展34-45
- 参考文献39-45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45-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超;刘万莲;;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致乳房麻醉l例[J];中国民康医学;2006年07期
2 朱阿月;;改良锁骨上臂丛神经麻醉[J];兰州医学院学报;1983年03期
3 张彦普,柳顺锁,刘志双;垂直进针法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年09期
4 刘兴奎,王钊,邓胜利,蔡回均,王海英,余志豪;两种不同方法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比较[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徐乃成,温东辉,常靖,张文祥;改良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J];实用手外科杂志;2002年04期
6 康定坤,常庚申;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气胸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J];中国骨伤;2002年07期
7 王时勇;佟明馨;张苗;;锁骨上臂丛神经体表投影交叉定位阻滞法临床应用体会[J];辽宁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8 李景锋;刘学政;;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多时赢;;连续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在临床上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年S6期
10 邹立志;;短针浅刺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J];天津医药杂志;196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挺;吴道珠;;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感觉与运动分离阻滞的可行性[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8年
2 刘沁;冯智英;祝胜美;;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现状[A];2012年浙江省疼痛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冯智英;刘沁;祝胜美;;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手外科最低有效浓度的观察[A];2012年浙江省疼痛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李挺;徐旭仲;;上肢手术病人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A];2006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李旭;闫露菲;张羽;;锁骨上臂丛神经损伤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手术配合[A];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中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培敏;超声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中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小娟;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不同注射方法的比较[D];皖南医学院;2016年
2 胡小玲;超声下锁骨上臂丛神经解剖关系及连续阻滞[D];苏州大学;2012年
3 傅志海;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径路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张益维;超声引导定位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剂量探讨[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16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616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