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HPLC与UV-VIS法测定骨修复材料复合纳米微球中左氧氟沙星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7-09-04 07:25

  本文关键词:HPLC与UV-VIS法测定骨修复材料复合纳米微球中左氧氟沙星的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左氧氟沙星 骨修复材料 纳米微球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


【摘要】: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UV-VIS)检测纳米微球中的左氧氟沙星,为评价可控降解骨修复材料中的药物缓释提供方法学。方法直接测定标准品左氧氟沙星,绘制两种方法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选低、中、高3个浓度,计算回收率。将10个载药骨修复材料(10mm×6mm×6mm)分别浸泡于3 mL模拟体液中,1天后取样,经两种方法检测,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HPLC法的线性回归方程:Y=0.0334X-0.01(r=0.9996),线性范围:(0.5~250)g/mL。UV-VIS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6588X+0.01669(r=0.9999),线性范围:(0.5~50)g/mL。HPLC法在低、中、高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96.33±0.58)%、(111.00±0.00)%、(105.00±0.00)%,RSD分别为0.37%、0.17%、0.06%;UV-VIS法的回收率分别为:(96.00±2.00)%、(99.00±0.00)%、(98.66±0.00)%,RSD分别为1.34%、0.00%、0.03%。HPLC法测得的平均浓度为:(30.43±10.27)μg/mL;UV-VIS法测得的平均浓度为:(187.93±33.52)μg/mL。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20.169,P=0.000)。结论 HPLC法专属性强、回收率高、精确度高,是评价纳米微球载左氧氟沙星可控降解骨修复材料中药物缓释的理想方法。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骨修复材料 纳米微球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3AA032203) 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CYS14121)
【分类号】:R318.08;R68
【正文快照】: 左氧氟沙星为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1],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的Ⅱ型拓扑异构酶,干扰DNA复制、转录过程[2],其有广谱抗菌作用[3],因而广泛应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个系统感染[4-7]。本文将磁性介孔硅纳米颗粒与左氧氟沙星结合,再与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得到一种具有药物缓释性能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雷;苏佳灿;;人工骨修复材料的现状与展望[J];创伤外科杂志;2011年03期

2 曹文灵,陈际达,王远亮,潘君;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0年05期

3 宁江海;细胞生态与下一代骨修复材料[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0年02期

4 王小红;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1年04期

5 阮孜炜,李东旭;人工复合骨修复材料[J];材料导报;2003年10期

6 赵甜娜;韩金祥;王世立;贾金秋;张维东;栾中华;;重组人成骨蛋白-1骨修复材料的毒性研究[J];山东医药;2006年29期

7 程伏涛;吴其胜;魏无际;;聚合物基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S1期

8 黄强;李程;周宗科;杨静;沈彬;裴福兴;程惊秋;;掺锶硫酸钙复合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体外特性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9年03期

9 刘维;詹红兵;;有机-无机复合骨修复材料[J];化学进展;2011年06期

10 范群英;詹红兵;;有机-无机杂化骨修复材料[J];化学进展;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庆刚;任杰;;骨修复材料的仿生设计[A];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的现状与未来——2010年第十届上海地区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谭庆刚;任杰;;骨修复材料的仿生设计[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3 陈垒;;凝胶法制可注射的骨修复材料[A];全国第三届溶胶—凝胶科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魏杰;刘昌胜;洪华;袁媛;陈芳萍;;新型可降解钙磷水泥多孔骨修复材料研究[A];2005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邱进俊;何钊煊;刘承美;张智新;毛靖;肖建中;;可注射骨修复材料聚磷酸酯/β-TCP的细胞毒性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6 韩金明;张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昝青峰;董利民;王晨;成鹏;王怀玉;;微球状骨修复材料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5)[C];2007年

8 李学敏;刘玲蓉;周志敏;张其清;;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功能性骨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展望[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2010两岸四地生物医学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潘健;田杰谟;董利民;王晨;;磷酸钙矿物相骨修复材料固化过程的XRD分析[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宋巍;丁玉龙;王践云;余喜讯;万昌秀;;掺杂骨修复材料CPP结构对降解行为的影响[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夏大;厦大用贝壳研制出新型骨修复材料[N];中国海洋报;2010年

2 福于;羟基磷灰石基骨修复材料填补国家空白[N];中国渔业报;2010年

3 白文;智能骨修复材料研发有新突破[N];中国医药报;2011年

4 记者 吴晋娜;我国自主研发多孔钽材料达国际先进水平[N];科技日报;2012年

5 记者 张亦筑;“重庆造”多孔钽材料有望明年上市[N];重庆日报;2012年

6 学生记者 吴婷婷;破译人骨组装“密码” “断骨再生”梦想成真[N];新清华;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海;矿化结晶法和反向结晶法构建胶原—羟基磷灰石骨修复材料的比较[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2 张乃丽;新型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相关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3 贾健;掺锶硫酸钙复合骨修复材料的体外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刘华;骨诱导型可注射磷酸钙基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吴兰;人骨与纳米骨修复材料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甘琪;介孔氧化硅基纳米输送体系的构建及其在骨修复材料中的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7 邵洪波;新型氨基酸共聚物/磷酸钙复合骨修复材料的相关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8 吴涛;仿生组装淫羊藿苷控释型骨修复材料的构建与应用基础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9 邬海涛;电活性高分子纳米复合骨修复材料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崔阳;新型可降解高分子纳米复合骨修复材料的研制及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皋妍;HAPw/nmCaO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2 蒋学泉;多孔抗菌骨修复材料HAPw/nmZnO的制备工艺及动物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3 谢辉;SPS制备多孔Sr-HA骨修复材料及其生物学性能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4 白敬敬;仿生矿化法制备功能骨修复材料[D];东华大学;2016年

5 杨卫;纳米碳酸钙携载25-羟基胆甾醇用作骨修复的体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6 张高章;改性聚乳酸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预测[D];中北大学;2016年

7 刘高梅;挤出法制备多孔磷酸钙骨修复材料[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赵澎;原位增强型磷酸钙基骨修复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杨四川;可注射性纳米骨修复材料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马志清;硫酸钙基载药骨修复材料[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90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790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b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