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天津汉族人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联研究及相关文献的meta分析
本文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天津汉族人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联研究及相关文献的meta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退变 基因 多态性 Meta分析
【摘要】:目的1.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 I、Apa I、Taq I位点多态性与天津地区汉族人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性。2.应用Meta分析来综合评估Fok I、Taq I、Apa I位点多态性与椎间盘退变疾患的关系。对象和方法1.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招募已确诊的120例汉族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在同一时段选取120例来自相同地域来院体检的汉族健康志愿者。两组试验对象均已行腰椎MRI检查并已排除脊柱外伤史,脊柱侧凸,腰椎管狭窄,脊柱畸形及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等情况。签订知情同意书后,获取志愿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资料,并采取每人外周静脉血6ml提取全基因组DNA。采用SNapShot方法对病例组以及对照组所纳入的天津汉族人群进行基因型检测。2.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万方、PubMed、Embase数据库从建库开始至今所有已发表的关于Fok I、Taq I、Apa I位点多态性与椎间盘退变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为获取较全面的文献,再通过手工辅助进一步检索相关的参考文献。根据研究目的来制定相关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数据提取表格。由三名研究人员根据已定标准分别将所有相关文献进行整合,筛选,提取所需数据。统计分析1.病例-对照研究的所有数据都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其中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或者百分比(%)表示。两组研究对象中,连续变量的差异性统计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使用卡方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数值小于5)。利用卡方检验统计两组间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差异以及对照组Fok I、Apa I、Taq I位点基因型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通过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性别、BMI后评估各位点多态性对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应用STATA统计学软件将所提取数据进行定量合成。以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interval,ci)为主要观察及评价指标,并据此计算foki、taqi、apai位点多态性在不同遗传模型下与椎间盘退变疾患的相关性。模型包括:foki:等位基因模型(fvs.f),同质性模型(ffvs.ff),异质性模型(ffvs.ff),显性模型[(ff+ff)vs.ff]和隐性模型[ffvs.(ff+ff)];taqi:等位基因模型(tvs.t),同质性模型(ttvs.tt),异质性模型(ttvs.tt),显性模型[(tt+tt)vs.tt]和隐性模型[ttvs.(tt+tt)];apai:等位基因模型(avs.a),同质性模型(aavs.aa),异质性模型(aavs.aa),显性模型[(aa+aa)vs.aa]和隐性模型[aavs.(aa+aa)]。通过使用q检验和i2统计量来评估所纳入研究的异质性,并根据研究异质性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效应模型合并数据。如若根据统计结果发现所纳入的各研究间有明显的异质性,那么将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若无明显异质性则将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数据。为探索异质性来源:foki位点多态性与椎间盘退变的meta分析中根据种族、年龄、样本量和欧洲不同地区来进行亚组分析;taqi位点多态性与椎间盘退变的meta分析中根据种族、亚洲不同国家及来自中国人群的样本量进行亚组分析;apai位点多态性与椎间盘退变的meta分析根据国家分组进行亚组分析。三项meta分析最终均通过敏感性分析来评估结果是否稳定,通过绘制漏斗图及egger检验和begg检验评估发表偏倚。结果1.病例组和对照组临床基本资料的特点通过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临床资料,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方面,两组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之间未发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病例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体重指数(bmi)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14),病例组相较对照组平均高出1.09kg/m2。2.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i、apai、taqi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所纳入对照组研究对象的foki、apai、taqi基因型频率均符合哈-维(hardy-weinberg)平衡(p0.05),说明所选取的对照组拥有良好的群体代表性。两组foki、apai、taqi位点各基因型频率以及等位基因频率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校正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后,logistic回归结果并未发现f、a以及t等位基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3.meta分析评价foki位点多态性与椎间盘退变疾患的关系本项研究一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病例组包含1465例,对照组包括1482例。总体来说,各个基因模型中我们未发现foki位点多态性与椎间盘退变疾患存在明显的联系(等位基因模型:or=0.97,95%ci=0.84-1.13,p=0.069;同质性模型:or=0.98,95%ci=0.77-1.25,p=0.288;异质性模型or=1.02,95%=0.81-1.30,p=0.296;显性模型:or=0.99,95%=0.79-1.24,p=0.433;隐性模型:or=0.96,95%=0.74-1.24,p=0.005)。除此之外,根据人种进行亚组分析显示:foki位点多态性可能并非是不同种族间椎间盘退变疾病的风险因素。然而,根据其他亚组分析指标显示在年龄小于40岁的人群中,ff基因型与椎间盘退变存在联系(or=0.62,95%ci=0.43-0.90,p=0.486),而在样本量大于300的研究中,等位基因f和ff基因型与椎间盘退变有关(f:or=0.84,95%ci=0.73-0.96,p=0.992;ff:or=0.78,95%ci=0.65-0.93,p=0.853)。在北欧人群中,ff基因型和ff基因型与椎间盘退变存在联系(ff:or=0.91,95%ci=1.11-3.29,p=0.783;ff:or=0.70,95%ci=0.51-0.96,p=0.258)。4.meta分析评价taqi位点多态性与椎间盘退变疾患的关系本项研究总共纳入10篇文献。病例组包括1220例,对照组包括1225例。总的来说,在各个基因模型中,我们并未发现taqi位点多态性是椎间盘退变疾病的风险因素(等位基因模型:or=0.97,95%ci=0.70-1.35,p=0.006;同质性模型:or=1.01,95%ci=0.63-1.63,p=0.95;异质性模型or=1.11,95%=0.69-1.81,p=0.990;显性模型:or=1.14,95%=0.72-1.79,p=0.753;隐性模型:or=0.93,95%=0.63-1.38,p=0.003)。根据人种进行亚组分析也未发现taqi位点多态性是不同种族间椎间盘退变疾病的风险因素。然而,在此meta分析中发现等位基因模型和隐性模型中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根据种族、亚洲不同国家及来自中国人群的样本量进行亚组分析探讨发现来自亚洲人群的研究是异质性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样本量小于200的研究中。5.meta分析评价apai位点多态性与椎间盘退变疾患的关系本研究共纳入3篇文献,病例组包括375例和对照组包括474例。各基因模型结果显示apai位点多态性并不是椎间盘退变疾病的风险因素(等位基因模型:or=0.91,95%ci=0.65-1.29,p=0.082;同质性模型or=0.76,95%ci=0.45-1.20,p=0.379;异质性模型:or=0.96,95%ci=0.51-1.80,p=0.017;显性模型:or=0.92,95%=0.52-1.65,p=0.005;隐性模型:or=0.83,95%=0.53-1.28,p=0.641)。本研究在等位基因模型、显性模型及异质性模型中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根据国家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探讨发现来自中国人群的研究是本研究异质性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我们在此亚组分析中也未发现Apa I位点多态性是中国和日本人群间椎间盘退变疾病的风险因素。结论1.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在天津人群中VDR基因Fok I、Apa I、Taq I位点多态性并未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风险,不能单独将其作为预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风险因素。2.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体来说VDR基因Fok I、Taq I、Apa I位点多态性可能并不是椎间盘退变疾患的风险因素,然而依然需要大样本、设计完全的病例对照研究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退变 基因 多态性 Meta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81.53
【目录】:
- 中文摘要4-8
- Abstract8-13
- 缩略语/符号说明13-15
- 前言15-18
- 研究现状、成果15-16
- 研究目的、方法16-18
- 对象和方法18-27
- 结果27-44
- 讨论44-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9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59-60
- 综述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60-69
- 综述参考文献64-69
- 致谢69-70
- 个人简历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徐永清;王非;陆华拓;唐辉;游永刚;;椎间盘退变模型及其评估指标[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年06期
2 席志鹏;周临东;谢林;;椎间盘退变模型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武海军;银和平;;椎间盘退变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年07期
4 杨松波;高春华;庞晓东;李端明;杨洪;彭宝淦;;椎间盘退变模型的研究进展[J];脊柱外科杂志;2012年05期
5 彭宝淦,贾连顺;椎间盘退变机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年04期
6 黄宗强,刘尚礼,郑召民;椎间盘退变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年01期
7 刘彭华;椎间盘退变的性别差异分析(附100例报告)[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3年04期
8 张银刚,郭雄;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机制及其修复的生物学进展[J];中华骨科杂志;2004年02期
9 赵勇,王文波;基因治疗与椎间盘退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年17期
10 贺治青,叶晓健;椎间盘退变干预与修复的研究进展[J];脊柱外科杂志;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冬冬;林胜磊;王向阳;;兔椎间盘退变模型的研究进展[A];2012年浙江省骨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夏冬冬;林胜磊;王向阳;;兔椎间盘退变模型的研究进展[A];2013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暨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张宁;陈维善;陈其昕;徐侃;李方财;吴琼华;;酒精与椎间盘退变[A];2008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刘q,
本文编号:803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803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