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低温冷却法延长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可注射工作期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13:07

  本文关键词:低温冷却法延长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可注射工作期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PMMA骨水泥 经皮椎体成形 聚合时间 聚合温度 力学性能


【摘要】: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中通过低温冷却法处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从而达到单纯延长骨水泥粘稠期(可注射工作期)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材料与方法:将PMMA骨水泥按照聚合体与单体比为2:1进行调配,并于室温下充分混合,判断进入粘稠期后,将骨水泥混合物置于冰水混合物中急速冷却处理。于冷却处理后的不同时间点(0分钟即不冷却、1分钟、3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30分钟)取出骨水泥,然后按照不同的处理方法将实验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各时间点分别对应定义为A1、A2、A3、A4、A5、A6、A7、A8小组,其中A1小组为组内对照小组),将样本从冰水混合物取出后置于室温当中,然后观察相应指标;B组为实验组(各时间点分别对应定义为B1、B2、B3、B4、B5、B6、B7、B8小组,其中B1小组为组内对照小组),将样本从冰水混合物中取出后置于37度的恒温水浴箱当中模拟人体内环境的温度,并观察相应的指标。每一小组分别取8个PMMA骨水泥样本,分别测量并记录骨水泥聚合过程中处于粘稠期及硬化期的持续时间,聚合最高温度、聚合温度超过50℃和60℃时所持续的时间,以及聚合后骨水泥的力学强度、刚度。实验组、对照组组间同一时间点两两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而实验组、对照组组内不同时间点的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若其检验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再行LSD法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B两组PMMA骨水泥的冷却后粘稠期时间及总粘稠期时间组内比较,P值均为0.000,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低温冷却PMMA骨水泥能够显著延长骨水泥的粘稠期时间,而冷却5分钟后的各小组之间(A4、A5、A6、A7、A8)的冷却后粘稠期时间无显著差异。2.骨水泥聚合反应时最高温度及聚合温度超过50℃以及60℃所持续的时间,A、B两组同一时间点亚组组间两两比较,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实验组骨水泥的聚合最高温度及聚合温度超过50℃以及60℃时所持续的时间要低于对照组。3.A、B两组PMMA骨水泥最终聚合产物的刚度及硬度行统计学分析,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MMA骨水泥最终聚合产物的力学性能无明显差异。结论:将经过混合已处于粘稠期的PMMA骨水泥再置于0℃冰水混合物中进行急冷处理后,能单纯显著延长骨水泥的粘稠期(可注射工作期)的时间,其冷却时间达到5分钟即能满意地延长骨水泥在室温状态下处于可注射工作期的时间,且不显著改变骨水泥进入到模拟人体37度内环境温度后的聚合时间,同时也不影响骨水泥的聚合温度及材料的力学性能等与PVP疗效可能相关的材料性能。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0℃低温冷却法处理已进入粘稠期的PMMA骨水泥,以单纯延长骨水泥可注射工作期(粘稠期)的方法可行、安全、有效,有望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PMMA骨水泥 经皮椎体成形 聚合时间 聚合温度 力学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87.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材料与方法11-14
  • 结果14-23
  • 讨论23-28
  • 结论28-29
  • 附图29-31
  • 参考文献31-34
  • 综述34-47
  • 参考文献41-47
  • 中英文缩略词表47-48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48-49
  • 致谢49-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作勤;积极稳妥地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年08期

2 刘志伟,孙晓亮,王祁,吴伟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早期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年05期

3 王建双;;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年02期

4 梁军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体会[J];河北医药;2013年14期

5 赵晓峰;钱宇;张军;;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90例临床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3年14期

6 朱哲慧;朱鸿雁;;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J];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36期

7 孙晓辉;;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年03期

8 郑召民,刘尚礼,李春海,马若凡,黄东生,黄宗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初步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1年06期

9 李临齐,吕龙,刘新民,迟学生,马和平,黎明,王云龙;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10 余宏建;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研究进展[J];放射学实践;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志宏;李青忠;王君;杨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早期止痛效果的临床评价[A];2008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蒋国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陈旧性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A];2006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脊柱脊髓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金婕;;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的康复训练[A];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抗癌协会骨软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王扬生;王福生;谢祖宏;胡汉敏;黄富荣;吕亮;;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A];2008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吴忠伟;朱科军;任少军;李松强;;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51例体会[A];2013年浙江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国家级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6 祝乾清;周建鸿;陈久毅;王松;孔祥涛;胡林峰;宁增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祝乾清;周建鸿;陈久毅;王松;孔祥涛;胡林峰;宁增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何瑜;明兵;;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A];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4年

9 沈立锋;张春;;经皮椎体成形术并发症及其防治进展[A];2006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脊柱脊髓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杨运红;郑鹏;陈凤云;唐良喜;;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文海燕;我市完成首例经皮椎体成形术[N];永州日报;2007年

2 程守勤;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我国日趋完善[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程守勤;中大医院创新经皮椎体成形术[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吴中学 刘爱华;腰背顽固性疼痛新疗法[N];健康报;2006年

5 杨天府 黄学超;帮骨折老人战胜“疏松”[N];健康报;2007年

6 曹凌;创新科技产品:一种医用导丝紧丝钳剪[N];大众科技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玉军;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闫文亮;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临床评价[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白云鹤;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D];郑州大学;2013年

4 李继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伴或不伴真空裂隙征的骨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对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5 刘凯;低温冷却法延长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可注射工作期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6 黄祖辉;从蓉饮配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吴金花;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新发骨折的风险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8 马煜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何煜;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转移瘤[D];苏州大学;2012年

10 许立超;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42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942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5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