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基于压电传感技术的假手感觉信息获取及感觉神经反馈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09:01

  本文关键词:基于压电传感技术的假手感觉信息获取及感觉神经反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触滑觉信号 感觉神经反馈 肌肉力描记法 压电驻极体传感器


【摘要】:随着科研水平的发展,假肢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肌电假肢和脑电假肢是当前较为先进的多自由度智能假肢,然而这些假肢在控制方案上仍然采取根据设定好的固定模式运动,假肢使用者不能直觉地获得感觉反馈,从而不能进行感觉反馈控制,人机交互性不足。这一缺陷阻碍了假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运动和感觉是人手的两大功能,并且两功能相互影响。获取假手在抓握物体过程中产生的触滑觉信号,能够有效地提高假手运动的效率,实现无损、牢靠地将物体抓握。为了采集到精确的触滑觉信号,在研究中选用了性能优异的压电驻极体薄膜材料。这款材料有着质量轻、厚度薄、柔软可弯折、灵敏度高等特性。通过选用薄膜原材料,进行压电技术研究,搭建压电驻极体薄膜电学特性测量系统,并制作传感器封装。针对此传感器设计信号调理电路,电路包括电荷放大器模块、低通放大器模块、陷波器模块和电源模块等。在设计低通放大器模块时,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实现参数选型,更加科学严谨制作电路。此外,还搭建了计算机信号采集系统和嵌入式信号采集系统,以应对在不同场景下的信号采集任务。使用搭建好的电路系统和信号系来获取假手感觉反馈信号,并提取出信号的时域和频率特征,进行对比和判断,以此提取出触觉信号和滑觉信号,用这两类信号来控制假手的运动。通过对肢体残端残留神经表面电刺激,研究受试者肢体残端处触觉信息输入的一般规律。在实验中采用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结合的方式确定了两个问题,一是通过表面电刺激截肢者的残肢,可以使截肢者获得幻肢感;二是确定了相对最佳的触觉信息输入位置。在研究过程中,还进行了基于FMG(肌肉力描记法)的运动特征识别实验。建立八通道压电传感系统,并将压力传感器布置在人的大腿上,采集大腿在进行抬腿、伸直、落地和翘膝四个动作时候因肌肉收缩而产生的压力,通过特征识别处理,较为精确地分辨出了四个不同的动作。这是手部FMG实验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触滑觉信号 感觉神经反馈 肌肉力描记法 压电驻极体传感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318.17;TP212.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2
  • 第1章 引言12-22
  • 1.1 课题来源12
  •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2-16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6-20
  • 1.3.1 假手触觉信息获取16-18
  • 1.3.2 假肢的反馈控制18-20
  • 1.4 主要研究内容20
  • 1.5 论文的组织20-22
  • 第2章 压电驻极体传感器22-34
  • 2.1 引言22
  • 2.2 压电驻极体材料及压电传感器22-26
  • 2.2.1 压电驻极体材料22-23
  • 2.2.2 电学特性测量系统23-24
  • 2.2.3 传感器封装的制作24-26
  • 2.3 压电信号调理电路26-31
  • 2.3.1 电荷放大器26-28
  • 2.3.2 低通滤波器28-30
  • 2.3.3 带阻滤波器30-31
  • 2.4 压电信号采集系统31-34
  • 2.4.1 计算机采集系统31-32
  • 2.4.2 嵌入式采集系统32-34
  • 第3章 触滑觉信号的获取及特征识别34-40
  • 3.1 引言34
  • 3.2 触滑觉反馈控制方案34-35
  • 3.3 触滑觉信号特征提取及识别35-40
  • 3.3.1 触滑觉信号的预处理35-36
  • 3.3.2 触滑觉信号特征提取36-37
  • 3.3.3 触觉信号和滑觉信号的识别37-40
  • 第4章 感觉神经反馈研究40-44
  • 4.1 引言40
  • 4.2 感觉神经反馈实验方案40-41
  • 4.3 感觉神经反馈实验结果41-44
  • 第5章 基于FMG的动作特征识别实验44-46
  • 5.1 引言44
  • 5.2 基于FMG动作识别实验方案44-46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46-47
  • 6.1 本文总结46
  • 6.2 不足与展望46-47
  • 致谢47-48
  • 作者简介48-50
  • 附录50-52
  • 参考文献52-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永昭;孙为;;建国以来我国假肢的发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年17期

2 狄亚;;假肢技术要与医学相结合[J];医学与哲学;1986年04期

3 张锐;;谈谈假肢的生产、安装、使用[J];中国残疾人;1994年03期

4 刘晓来;韩峰;;截肢与假肢治疗过程中的心理问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30期

5 沈凌;喻洪流;;国内外假肢的发展历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13期

6 ;我国假肢工作的概况及发展[J];中国康复;1986年02期

7 刁兴建;假肢发展对截肢观念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8 刁兴建;假肢发展对截肢观念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20期

9 张波;连骨假肢的研究动态[J];黑龙江医学;2004年05期

10 罗永昭;孙为;;建国以来我国假肢的发展(续)[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罗永昭;孙为;;现代实用假肢的进展和创新[A];第十九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0年

2 解益;董安琴;邓小倩;;大腿运动假肢的制作要点及其功能特点 一例膝上截肢短跑运动员的个案报道[A];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康复辅助器具学组成立暨全国康复辅助器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黄英;武继祥;;实用假肢研发进展和现况[A];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康复辅助器具学组成立暨全国康复辅助器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罗永昭;孙为;;国内外现代实用假肢的进展和应用[A];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1年

5 刁兴建;;假肢发展对截肢观念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罗永昭;孙为;;建国以来我国假肢的发展[A];第18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7 樊瑜波;张明;蒲放;蒋文涛;杨世全;陈君楷;;小腿残端与假肢接受腔相互作用的生物力学研究[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8 樊瑜波;蒲放;蒋文涛;杨世全;陈君楷;;小腿残端与假肢接受腔相互作用的生物力学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本报记者 钱炜;高校呼唤假肢矫形工程专业[N];科技日报;2008年

2 何智;现代科技促进假肢技术发展[N];中国医药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何光锐;爱心,为肢残人士重塑人生支点[N];福建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议橙 储东华;和风不语 至爱无言[N];云南日报;2007年

5 编译 王惠民 杨孝文;金属上生长皮肤假肢变“真肢”[N];北京科技报;2006年

6 通讯员 艾利;英取得假肢技术新突破[N];医药导报;2006年

7 王丽;从波士顿爆炸案看保险与假肢的关系[N];中国保险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海男;主动式踝关节假肢控制系统设计及控制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许华丽;基于TRIZ理论的人体假肢优化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3 展茂利;减小皮肤/假肢摩擦过程中损伤能量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张玉山;操作感知一体化假肢的电气系统及触滑觉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占小杰;肌音信号采集及其在假肢手控制中的研究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6 卓启芳;基于压电传感技术的假手感觉信息获取及感觉神经反馈研究[D];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6年

7 熊大柱;一种7自由度生机电假肢手臂的结构设计及运动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曾勇;肌音信号模式识别及其在假肢手操控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甘云;界面压力可控式假肢接受腔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石琦霞;面向大批量定制的人体假肢接受腔的数字化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75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975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5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