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I在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7 02:21
本文关键词:DTI在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价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弥散张量 纤维束示踪 颈椎病 颈椎间盘突出 颈神经根
【摘要】: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纤维束示踪FT技术探讨DTI参数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诊断意义;研究DTI参数与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3.0T MRI对24位正常志愿者及30位临床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常规MRI及DTI检查。在配套后处理工作站设定ROI区域对神经根进行纤维束示踪,并测量各节段颈神经根的FA值及ADC值,分析患侧神经根与健侧神经根FA值/ADC值的差异。根据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Neur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ISNCSCI)对病变组C5-C8颈神经支配区域的神经根损伤进行评分,分析患侧神经根FA值/ADC值与ISNCSC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 FT清晰显示C5-C8神经根走行特点,纤维束起自椎间孔,斜向内下走行;椎管内前、后根丝不能追踪显示;2健康志愿者C5-C8左右侧神经根FA值(P=0.53 0.76)及ADC值(P=0.42 0.88)无统计学差别;C5-C8各节段间神经根FA值(P=0.23 0.79)及ADC值(P=0.40 0.97)之间无统计学差别;年龄40岁组较年龄40岁组FA值(P=0.22)及ADC值(P=0.31)无统计学差别;3病变组患侧神经根FA、ADC值分别为:0.40±0.04、1.30±0.13×10~(-3) mm~2/s,相对应的健侧神经根FA、ADC值分别为:0.45±0.04、1.18±0.11×10~(-3) mm~2/s,病变组患侧神经根FA值较健侧降低(P0.01),患侧神经根ADC值较健侧升高(P0.01);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组与慢性期组受压神经根FA值(P=0.26)及ADC值(P=0.46)之间无统计学意义;4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病侧神经根FA值较健康志愿者降低(P0.01),而ADC值较健康志愿者升高(P0.01);5、患者病侧颈神经支配区域ISNCSCI分数与该颈神经根FA值、ADC值无明显相关性(FA值-ISNCSCI评分:r=0.12,P=0.54;ADC值-ISNCSCI评分:r=1.14,P=0.45)。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纤维束示踪能够显示颈神经根走行特点,可以直观观察颈神经根的空间结构。通过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神经根FA值及ADC值的变化,间接地反映颈神经根内水分子的运动情况,定量反映受压神经根的病理生理改变,为解释临床症状与常规影像形态成像不吻合提供理论依据及诊治参考。
【关键词】:弥散张量 纤维束示踪 颈椎病 颈椎间盘突出 颈神经根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81.55;R445.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英文缩写8-10
- 前言10-13
- 材料与方法13-17
- 结果17-19
- 附图19-23
- 附表23-25
- 讨论25-33
- 结论33-34
- 参考文献34-37
- 综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影像研究进展37-49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 个人简历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杰;贾连顺;;神经根型颈椎病定位诊断新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年05期
2 陈学明;冯世庆;许崧杰;崔利宾;袁鑫;刘亚东;赵鹏;于振山;;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孔内神经根受压的原因分析及减压方式选择[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年02期
3 张超;穆学涛;王宏;董悦;董玉茹;钟心;;正常人颈髓扩散张量成像最佳参数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4年10期
4 徐正道;张同华;陈建新;胡翼江;蔡惠芳;王兆平;杨伟;;单方向背景抑制MR扩散加权成像与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增强扫描显示臂丛神经的对比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年05期
5 陈妙玲;李新春;陈镜聪;孙琅,
本文编号:986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9863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