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OCTA在BRVO黄斑微血管形态及量化方面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6-13 14:24
【摘要】:目的: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对比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眼深浅层毛细血管丛层黄斑区微血管形态改变的差异,量化BRVO患眼与对侧眼的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和深浅毛细血管丛层血管密度,分析BRVO患眼FAZ面积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并探讨不同程度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对量化结果及相关性的影响。方法:临床确诊为BRVO的患眼纳入本研究。研究眼行OCTA检查,扫描范围为黄斑区3mm×3mm。选择浅层及深层毛细血管丛层进行分析,观察患眼是否存在以下黄斑区微血管形态改变:FAZ扩大、毛细血管无灌注区(CNP)、微血管异常(MA)及血管瘀滞扩张征(VC)。对比观察浅层、深层毛细血管丛层黄斑区微血管形态改变的差异。采用Mc Nemar检验分析浅层、深层毛细血管丛层对FAZ扩大、CNP、MA及VC判读的差异。采用系统内置测量软件(OCTA血流量化标准2.0版)测量(1):FAZ面积、FAZ周长、FAZ的非圆度指数(AI)和围绕FAZ区域300μm宽度内的血管密度(FD-300);(2):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3):血管密度(VD):浅层中心凹血管密度(SFVD)、深层中心凹血管密度(DFVD)、BRVO病灶所在区域的浅层半侧视网膜血管密度(SHVD)、BRVO病灶所在区域的深层半侧视网膜血管密度(DHVD)。入组BRVO患者依据患眼的黄斑水肿程度分为两组:M300组(CRT≥300μm)和L300组(CRT300μm),各组再分为BRVO组和对照组,BRVO组为BRVO眼,对照组为BRVO患者对侧眼。BRVO组和对照组间各参数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M300组和L300组间年龄、FAZ参数和VD的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M300组和L300组内FAZ面积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BRVO的63例患者63只眼纳入本研究的第一部分形态学研究。其中,男性28例,女性35例;年龄39-74岁,平均年龄(59.76±8.48)岁。均为单眼。OCTA检查发现,浅层毛细血管丛层和深层毛细血管丛层各可见FAZ扩大43只眼(68.25%)和50只眼(79.4%)、CNP51只眼(81%)和50只眼(79.4%)、MA62只眼(98.4%)和62只眼(98.4%)、VC23只眼(36.5%)和52只眼(82.5%)。患眼FAZ面积为(0.55±0.37)mm2。Mc Nemar检验结果显示,CNP、MA在浅层和深层毛细血管丛层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P=1.000),FAZ扩大、VC在浅层和深层毛细血管丛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P0.001)。第二部分BRVO眼与对侧眼的对比研究共有49例患者纳入。其中49例中有10例(20.41%)的FAZ面积给予手动调整。M300组,23例,男性17例,女性6例,年龄56.3±10.61岁(36-71岁);L300组,26例,男性10例,女性16例,年龄51.9±7.07岁(27-69岁)。M300组:BRVO患眼的FAZ面积=(0.477±0.229)mm2,PERIM=(3.976±1.986)mm,AI=1.60±0.48,FD-300=(46.00±34.13)%,CRT=(511.61±163.78)μm,SFVD=(25.06±9.17)%,DFVD=(29.45±10.21)%,SHVD=(38.75±5.11)%,DHVD=(39.70±5.47)%。对侧眼的FAZ面积=(0.376±0.132)mm2,PERIM=(2.454±0.459)mm,AI=1.14±0.04,FD-300=(48.44±4.11)%,CRT=(239.43±20.52)μm,SFVD=(17.37±6.53)%,DFVD=(25.87±6.26)%,SHVD=(46.79±4.17)%,DHVD=(44.93±4.53)%。BRVO组与对照组比较,FAZ面积、PERIM、AI、FD-300、CRT、SFVD、SHVD和DHV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0,P=0.001,P=0.000,P=0.019,P=0.000,P=0.001,P=0.000),只有DFVD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L300组:BRVO患眼的FAZ面积=(0.520±0.515)mm2,PERIM=(3.371±2.157)mm,AI=1.322±0.33,FD-300=(43.70±7.36)%,CRT=(249.50±32.28)μm,SFVD=(15.6±5.13)%,DFVD=(26.37±6.73)%,SHVD=(36.81±5.43)%,DHVD=(37.50±5.74)%。对侧眼的FAZ面积=(0.356±0.122)mm2,PERIM=(2.354±0.409)mm,AI=1.13±0.03,FD-300=(49.03±4.52)%,CRT=(239.77±16.18)μm,SFVD=(17.24±5.42)%,DFVD=(28.31±7.27)%,SHVD=(46.10±3.89)%,DHVD=(47.20±4.33)%。BRVO组与对照组比较,PERIM、AI、FD-300、SHVD和DHV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08,P=0.006,P=0.000,P=0.000),FAZ面积、CRT、SFVD和DF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P=0.140,P=0.137,P=0.198)。第三部分FAZ面积相关性研究共有72例患者75眼纳入。M300组39眼,男性27眼,女性12眼,年龄59.3±9.08岁(40-77岁),L300组36眼,男性14眼,女性22眼,年龄52.4±9.75岁(27-69岁)。M300组与L300组之间的FAZ面积、PERIM、AI、FD-300、SHVD和DH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P=0.140,P=0.774,P=0.645,P=0.080,P=0.073);年龄、SFVD和DFVD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0,P=0.006)。在M300组,FAZ面积与PERIM、AI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932,P=0.000;r=0.591,P=0.000);FAZ面积与SFVD、DFVD、SHVD呈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490,P=0.002;r=-0.429,P=0.006;r=-0.339,P=0.035)。在L300组,FAZ面积为0.596±0.512mm2,FAZ面积与CRT呈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413,P=0.012);FAZ面积与PERIM、AI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887,P=0.000;r=0.633,P=0.000);FAZ面积与SFVD、DFVD、SHVD、DHVD呈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643,P=0.000;r=-0.630,P=0.000;r=-0.370,P=0.026;r=-0.411,P=0.013)。结论:OCTA可以较好的显示BRVO患者黄斑区微血管形态改变,量化FAZ面积、圆度、周长和血管密度,但FAZ面积范围的界定不能完全依靠软件的自动识别。BRVO眼深层毛细血管丛层较浅层毛细血管丛层可发现更多的FAZ扩大和VC改变。不同的黄斑中心厚度,会影响BRVO眼与对侧眼之间的部分量化对比结果以及FAZ面积与CRT及DHVD不同的相关性结果。
【图文】:

患者,毛细血管,浅层,伪迹


天津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最近,应用 SSADA 算法的 RTVue-XR Avanti OCT 仪进行了 OCTA 的第七期升级,包括以下内容:(1)三维全视网膜 3D PAR 去投影伪迹,图 5 所示为 BRVO 患者检查完成后的图像界面,,第一排是 OCTA 图,包括浅层毛细血管丛层、深层毛细血管丛层、外层视网膜和脉络膜毛细血管丛层共四层。深层毛细血管丛层去除了浅层毛细血管丛层大血管在其上的伪迹投影,杜绝了来自浅层投影的错估现象;第二排是 OCT 横断面扫面图,其上还可见红色血流信号;第三排是血管密度图和内层、全层视网膜厚度图;

相关参数,患者,视网膜


图 6 BRVO 患者 OCTA 所示 FAZ 相关参数的获取(6)较以往的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密度测量增加了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密度的测量,可分别获得两层毛细血管丛层的中心凹、旁中心凹、各象限的血管密度及视网膜厚度(图 7);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74.1;R816.9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庆光;邹如海;王建伟;韩峰;裴小青;李安华;;超声造影对肝细胞癌微血管形态术前分型的可行性[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5年06期

2 陈斌;郑亿庆;邹华;张志钢;黄晓明;;窄带成像技术下鼻咽癌黏膜微血管形态学变化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2年01期

3 张卫光,冯凤芝,夏家骝,田珑,严宗毅;几种微血管形态学观测方法间的比较分析[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年04期

4 邓廉夫,张清,屠建琪;新的高灵敏过氧化物酶法显示中枢神经系统微血管形态的应用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5 罗国君,席刚明,范华燕,叶天雄,王云甫;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海马CA_1区微血管形态定量研究及尼莫通的干预作用[J];中国微循环;2001年02期

6 杨建荣;刘锦涛;;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食管黏膜微血管形态观察的临床价值[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年04期

7 吕华,郭旭方,赵全明;发育阶段人脑视觉系统微血管形态及年龄变化的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03年12期

8 杨兴平;李梦元;;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对胃溃疡患者微血管形态及再生黏膜组织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年03期

9 曹生海;;温中消疡汤与三联疗法联合治疗对胃溃疡患者黏膜微血管形态、组织成熟度和功能成熟度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7年11期

10 邓秀荣,尚久余,汪杰;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唇微循环[J];临床;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林庆光;;肝细胞性肝癌微血管形态术前分型的可行性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2 蔺世龙;刘景昌;辛佩珠;;动物急性减压病血细胞和微血管形态改变及高压氧治疗的效用[A];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生物医学体视学和军事病理学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3 金范学;陈华勇;;静脉血营养的静脉皮瓣微血管形态变化[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4 谢琳;;兔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及微血管形态学观察[A];第十一次全省中、西医眼科学术交流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5 蔺世龙;刘景昌;辛佩珠;;急性缺血性脑水肿微血管形态功能改变及高压氧治疗的效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高压氧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潘琳;周水平;郭艳茹;彭俊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血管结构改变的观察[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林妮;OCTA在BRVO黄斑微血管形态及量化方面的应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8年

2 陈聪;胶质瘤微血管形态和周细胞覆盖表型的诊疗意义与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廖丽芳;放大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价值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2 简建波;基于相衬CT的肝纤维化血管与胶原三维可视化及肝细胞癌显微成像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3 谢琳;兔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及微血管形态学观察[D];江西医学院;2004年

4 黄洁丽;电子支气管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中央型肺癌诊断价值初探[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5 吴晋蓉;星形细胞肿瘤微血管参数与VEGF阳性单位的关系及CD34~+细胞三维分布[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6 王开婷;胃息肉的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特点分析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背景黏膜之间的关系[D];遵义医学院;2017年



本文编号:2711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2711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e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