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特点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6 06:47
【摘要】:背景:鼻咽癌是中国华南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咽后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咽后淋巴结是鼻咽癌淋巴结转移通道中经历的第一站,鼻咽癌2008分期系统已经明确其在临床分期中的特殊性。但其转移与鼻咽癌肿瘤侵犯及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尚有争议。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了解咽后淋巴结的发生率及其特征,探索其与肿瘤侵犯部位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鼻咽癌的靶区勾画及综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0年7月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收治经病理证实、初诊无远处转移、治疗前进行鼻咽和颈部的平扫、增强MRI扫描的初诊鼻咽癌333例,根据患者MRI资料结合就诊时的临床体检资料(淋巴结、颅神经损伤等),按照2008临床分期标准,进行分期。(注:如果MRI显示颈淋巴结转移而触诊未发现,则以MRI为准)。按WHO病理分型标准,角化性鳞癌4例,分化型非角化癌36例,未分化型非角化癌284例,未分化癌9例。依据2008分期标准,T114例,T254例,T3149例,T4116例,NO32例,N1a30例,Nlb77例,N2165例,N329例,临床分期工期6例,Ⅱ期36例,Ⅲ期167例,Ⅳa期124例。 咽后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与肿瘤原发灶、颈淋巴结侵犯的相关性采用X2检验;咽后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与N分期、T分期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两两比较用X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333例病例中,221例咽后淋巴结阳性,阳性率66.3%,其中单侧咽后淋巴结阳性率41.4%(138/333),双侧咽后淋巴结阳性率24.9%(83/333)。不同病理分型间的咽后淋巴结转移率无明显差异。茎突前间隙、颈动脉鞘区、口咽、椎前肌、翼内肌等结构受侵犯时咽后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高。有273例颈淋巴结转移,转移率82.0%(273/333),咽后淋巴结转移病例颈淋巴结阳性率194/221(87.8%)较阴性者79/112(70.5%)高。咽后淋巴结双侧转移时颈部淋巴结发生率94.0%(78/83)较单侧转移时高83.3%(115/138)。Ⅱ a、Ⅱ b、Ⅲ、Ⅳ、Ⅴ a区淋巴结转移病例咽后淋巴结转移率较Ⅰ区、Ⅴb区高。颈淋巴结各区转移与咽后淋巴结大小无关。T1分期的病例咽后淋巴结转移率较T2-4低。N1b分期的病例咽后淋巴结转移率较N2、N3分期低。 结论:(1)基于增强MRI资料,咽后淋巴结转移发生与茎突前间隙、颈动脉鞘区、椎前肌、翼内肌及口咽侵犯相关;肿瘤侵犯T2及以上结构时,咽后淋巴结转移明显增加,预示咽颅底筋膜对咽后淋巴结的转移有屏障作用。(2)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与咽后淋巴结是否受累以及受累的单双侧有关。(3)以直径≥5mm做为咽后淋巴结转移标准有待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论证。(4)颈淋巴结各区转移与咽后淋巴结的最大直径无关。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39.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国栋;;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放疗的放射标准[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0年04期

2 杨军克;鼻咽癌58例CT分析[J];右江医学;1999年01期

3 杨忠,徐坚民,黄国鑫,单军;从MRI的表现探讨鼻咽癌生长方式及淋巴结转移的规律[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4 田野,宋建荣,王国权,钱铬辉;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MRI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96年04期

5 赵淑芬;朱超纲;陈新林;古模发;;EBV-DNA检测与鼻咽癌咽后淋巴结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J];中国肿瘤;2011年08期

6 欧阳晓明;鼻咽癌向周围邻近结构侵犯的CT与MRI对比分析(附56例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徐金梁;马朝桂;王进;黄琦贞;;2402例鼻咽癌的神经系统损害[J];广西医学;1992年01期

8 冯纪祥!430079武汉,张九成!430079武汉,任庆荣!430079武汉,徐崇明!430079武汉,陈卫东!430079武汉,刘荣华!430079武汉;鼻咽癌首程γ-刀治疗9例报告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2000年04期

9 陈国健;程霞;李坊铭;;鼻咽癌侵犯双侧咽旁、咽后淋巴结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10 程霞;陈国健;李坊铭;张钦华;;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与预后关系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建基;宗井凤;林少俊;张瑜;陈韵彬;郭巧娟;;鼻咽癌2008分期与第七版AJCC分期的比较研究[A];第六届全国鼻咽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潘建基;张瑜;林少俊;;鼻咽癌IMRT靶区及剂量设计指引(草案)[A];第六届全国鼻咽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崔春艳;刘立志;刘学文;李立;;核磁共振成像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宋新貌;;鼻咽癌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A];华东六省一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暨2008年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蔡传书;郭飞宝;;30例鼻咽癌调强放疗治疗体会[A];第六届全国鼻咽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陈建洲;韩非;卢丽霞;黄劭敏;林承光;邓小武;卢泰祥;赵充;;单/双颈阴性鼻咽癌需要行双侧全颈预防照射吗?[A];第六届全国鼻咽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孙颖;毛燕萍;李文斐;陈磊;刘立志;唐玲珑;曹素梅;林爱华;卢泰祥;刘孟忠;李立;洪明晃;马骏;;鼻咽癌2008分期的临床验证[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许婷婷;胡超苏;高云生;张有望;应红梅;朱国培;吴永如;何霞云;孔琳;;化疗在T2bN1M0期鼻咽癌患者中的价值[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张云霞;陆雪官;唐军;张力元;;~(99m)Tc-EC-MN SPE CT显像预测鼻咽癌乏氧的临床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蒋春灵;李金高;叶莘千;;鼻咽癌原发灶消退速度和肿瘤预后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 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海滨;鼻咽癌治疗后必须定期复查[N];潮州日报;2009年

2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研究员 柳君;鼻咽癌的早期症状[N];保健时报;2009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胡珉琦;贝锦新:找到“广东瘤”基因[N];北京科技报;2010年

4 湘雅二医院耳鼻喉科教授 曾益慈;如何早期发现鼻咽癌[N];大众卫生报;2001年

5 程心超;八大表现与鼻咽癌有关[N];健康报;2004年

6 刘江峰;如何早期发现鼻咽癌[N];健康报;2005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张秀花;粒子植入治鼻咽癌[N];健康时报;2003年

8 吴静;反复出现带血鼻涕———警惕鼻咽癌[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记者 李天舒 通讯员 黄金娟;评估鼻咽癌预后有新标志物[N];健康报;2011年

10 吴静;鼻涕带血警惕鼻咽癌[N];保健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兵;bcl-2与c-erbB-2反义寡核苷酸联合转染治疗鼻咽癌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2 邱士军;~1H-MRS化学位移成像在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3 周小军;鼻咽癌高危人群体质特征及其发病学意义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4 庞学利;鼻咽癌放射治疗相关解剖及临床剂量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5 黄卫国;鼻咽癌14-3-3σ蛋白的靶向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蒋卫红;EB病毒在鼻咽低分化鳞癌中的感染状态及其分子机理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7 崔晓波;鼻咽癌肿瘤抗原的血清学筛选及表达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李建成;鼻咽癌的束流调强放疗[D];复旦大学;2005年

9 吕丽春;EBV易感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10 王贤文;鼻咽癌前病变证素计量辩证规范及其相关蛋白质组学基础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龄;MRI与CT对鼻咽癌分期及放疗计划的对比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2 杨红茹;不同影像检查在鼻咽癌靶区勾画中的应用[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3 吕君;鼻咽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4 黄水仙;细菌感染与鼻咽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及五味消毒饮的干预作用[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5 高泳;鼻咽癌的超声成像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6 费召东;原发肿瘤体积对鼻咽癌调强放疗预后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7 崔朝阳;抑癌基因PTEN、P21waf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02年

8 郑红;鼻咽癌中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及与EB病毒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9 刘颖新;MMP-9、LMP-1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远处转移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4年

10 毛圆;人源抗EB病毒LMP1抗体Fab联合丝裂霉素C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57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2757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9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