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特发性黄斑裂孔孔周囊腔形成及其与视网膜血流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6 14:44
【摘要】:目的:研究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孔周囊腔的形成、分布及其与视网膜血流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经FFA及OCT确诊的37位IMH患者的39只眼(其中2位患者为双眼发病)纳入本研究。其中裂孔直径≤400μm(小孔组)的患眼共16例,裂孔直径400μm(大孔组)的患眼共23例。术前采用en face OCT分别测量所有病例黄斑裂孔周围视网膜内核层、外丛状层+Henle纤维层的囊腔数目、囊腔总面积及囊腔的平均面积,采用视网膜血流成像技术(OCT angiography,OCTA)测量所有病例的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和深层毛细血管的血流密度。术后用OCTA测量17只患眼的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和深层毛细血管的血流密度。我们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术前大孔组内核层的囊腔数目(94±86)、囊腔总面积(0.856±0.541mm~2)均大于小孔组内核层的囊腔数目(29±31)、囊腔总面积(0.337±0.333mm~2)(t=-2.882 P=0.007,t=-3.412 P=0.002)。术前大孔组外丛状层+Henle纤维层的囊腔数目(33±14)、囊腔总面积(1.466±0.689 mm~2)均大于小孔组外丛状层+Henle纤维层的囊腔数目(17±11)、囊腔总面积(0.856±0.541 mm~2)(t=-3.935 P=0.000,t=-4.335 P=0.000)。内核层和外丛状层+Henle纤维层囊腔的平均面积在大孔组分别为(0.014±0.016mm~2)和(0.056±0.042 mm~2),在小孔组分别为(0.015±0.027 mm~2)和(0.035±0.026 mm~2),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0.178 P=0.860,t=-1.767P=0.085)。黄斑裂孔直径、外丛状层+Henle纤维层的囊腔数目和囊腔总面积、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和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其系数分别是-0.725、-0.474、-0.314、-0.768、+0.624),表明黄斑裂孔直径与外丛状层+Henle纤维层的囊腔数目和囊腔总面积呈正相关,术前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与外丛状层+Henle纤维层的囊腔数目和囊腔总面积呈正相关,术前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与外丛状层+Henle纤维层的囊腔数目和囊腔总面积呈负相关。术前的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和术后无统计学差异(t=-2.007 P=0.062,t=-1.003 P=0.331)。术前内核层和外丛状层+Henle纤维层的囊腔数目和囊腔总面积和术后浅层毛细血管和深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1.特发性黄斑裂孔直径大小与裂孔周围的囊腔形成相关;2.特发性黄斑裂孔周围囊腔的形成影响视网膜浅层和深层毛细血管的血流密度;3.特发性黄斑裂孔直径对视网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无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影响裂孔周围视网膜层间囊腔的形成而间接影响视网膜血流密度;4.术前和术后视网膜浅层和深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5.术前裂孔周围囊腔与术后视网膜浅层和深层毛细血管的血流密度无关。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74
【图文】:

形态图,形态,毛细血管血,阈值设定


10图 1 INL 层和 OPL+HFL 层囊腔形态Fig.1 The form of cystic cavities in INL and OPL+HFLA3 respectively shows the B-scan image of IMH, en face image ofresponding to the red line position in A1), the marked cystic cavities in black part in the figure). B1-B3 respectively shows the B-scan imag, en face image of OPL+HFL (corresponding to the red line positio, the marked cystic cavities in OPL+HFL (the black part in the figure).管和深层毛细血管选择了不同的阈值,在测量浅层毛细血管血流阈值设定为 80,而在测量深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时,阈值设定为

形态图,视网膜,毛细血管,形态


图 2 视网膜毛细血管形态Fig.2 The morphology of retinal capillaryshow the preoperative retinal 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es, C2 shooperative retinal 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es, D1 show the preopeal deep capillary plexuses, D2 show the postoperative retinal llary plexuses.手术步骤 所有手术均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两位经验丰富完成。经三通道平坦部行玻璃体切割术(Par plana vitrectomy, PP轴部、周边部玻璃体及皮质完全切除,之后行气-液交换,吸出玻的灌注液,将裂孔处暴露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用粘弹剂覆盖保护,青绿(Indocyanine green, ICG)溶液进行染色,10 秒钟后,冲洗

散点图,总面积,视网膜,层内


图 3 MH 直径与视网膜不同层内囊腔数目、囊腔总面积的散点图Fig.3 The scatter plots of MH diameter and the number of cysts in differentlayers of retina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娟;常花蕾;李进;;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人工智能诊断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9年11期

2 雷霍;杨晓春;陈睿昕;王雪梅;梅妍;;黄斑前膜术后继发黄斑裂孔自发愈合一例[J];眼科;2018年03期

3 王锡锋;石萍;庞利民;;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年11期

4 徐黄杰;宋剑涛;;补益脾肾法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1例[J];中医药导报;2015年20期

5 黄玲;王育良;金青子;;亮蓝辅助内界膜剥离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3年03期

6 丁宇华;叶辉;王飞;袁志兰;于焱;;玻璃体切除术治疗Ⅳ期特发性黄斑裂孔的长期疗效[J];江苏医药;2013年15期

7 杨治坤;邹绚;董方田;;未愈合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新型手术方式:游离内界膜移植[J];协和医学杂志;2013年04期

8 梅海峰;邢怡桥;杨安怀;江双红;张少维;;特发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除术后裂孔愈合类型的临床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2期

9 陆莹;赵菊莲;;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诊断特发性黄斑裂孔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5期

10 陶源;柏春伟;李宏岩;;巨大视网膜有髓神经纤维伴黄斑裂孔1例[J];国际眼科杂志;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亚丁;;探讨较大黄斑裂孔的手术治疗[A];2014浙江省眼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2 赵明威;;黄斑裂孔手术失败后的再治疗策略及思考[A];2014浙江省眼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3 姜彩辉;张卯年;;病案6 特发性黄斑裂孔[A];第十次全省中、西医眼科学术交流会(暨吉安地区眼科专委会成立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0年

4 宋志杰;吕林;;特发性黄斑裂孔发病机制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张少冲;龚宇;佘洁婷;刘杏;张国明;;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治疗中眼内充填气体类型选择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高建萍;郭小健;朱小华;曾军;陈百华;陈臻;;特发性黄斑裂孔自身特点对视力预后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高和香;;亮蓝在特发性黄斑裂孔术中的应用[A];2014浙江省眼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8 陈芝清;;高度近视眼黄斑劈裂或黄斑裂孔与黄斑部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相互关系[A];2008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杨海军;罗洁;胡圆;;自体晶状体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A];江西省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中医眼科学术交流会暨赣州市医学会眼科学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6年

10 张贵森;姚毅;巩慧;王作先;;25G玻切联合惰性气体填充和空气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观察[A];2014浙江省眼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丛丹江 阎红;修复黄斑裂孔有新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李青霞;慎用老旧办法应对孩子近视新困境[N];工人日报;2019年

3 陶海;哪些人应做OCT检查[N];家庭医生报;2006年

4 陈明雁 高雅洁 整理;科研发现 提升临床疗效[N];健康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肖泽锋;频域OCT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光感受器内外节的变化[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2 王旭倩;人脂肪干细胞移植对兔眼视网膜裂孔修复作用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叶;特发性黄斑裂孔孔周囊腔形成及其与视网膜血流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9年

2 李彦昭;玻璃体切除联合惰性气体或消毒空气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黄斑微结构对比观察[D];河北医科大学;2019年

3 陈琪;影响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术后视物变形的相关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9年

4 吴君;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俯卧位不同时间疗效分析[D];延边大学;2019年

5 黄鑫;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观察[D];山东大学;2019年

6 韩晓蕾;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视网膜、脉络膜血液循环的初步观察[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7 余梦佳;血清雌二醇、睾酮水平与特发性黄斑裂孔发病相关性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8 朱欣悦;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治疗后裂孔愈合和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D];南京大学;2018年

9 汪鹭;PPV联合ILMP术中行空气或C3F8填充治疗PMH的疗效观察[D];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

10 许淑霞;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手术治疗[D];吉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82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2782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5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