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Ns综合诊治的临床观察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74.1
【图文】:
.1 基本资料与诊断本组病例中确诊 ARNs 共 17 例(21 只眼),其中男性患者 7 例(8 眼),性患者 10 例(13 眼),双眼发病者 4 例,年龄为 38~65 岁,平均年龄为1.94±8.30 岁,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 9 月~12 月份。早期就诊时 15 例(19 眼)床表现典型,符合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诊断标准(典型 ARNs 见图 3.1)。另 5 例(5 眼)疑诊为 ARNs,其中 2 例(2 眼)以视网膜血管炎及血管周围的网膜出血为早期表现(图 3.2),房水 PCR 检测 VZV 阳性,后期出现视网膜离,支持 ARNs 的诊断。1 例(1 眼)表现为轻度前葡萄膜炎、后极部出血、边黄白色改变,但 PCR 结果为阴性,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最终确诊为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图 3.3)。2 例(2 眼)表现为前葡萄膜炎、玻璃体炎、视网黄白色病灶,但 PCR 结果均为阴性,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最终确诊为萄膜炎(图 3.4),用激素治疗炎症控制,视力有所提高(表 3.1)。
支持 ARNs 的诊断。1 例(1 眼)表现为轻度前葡萄膜炎、后极部出血、边黄白色改变,但 PCR 结果为阴性,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最终确诊为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图 3.3)。2 例(2 眼)表现为前葡萄膜炎、玻璃体炎、视网黄白色病灶,但 PCR 结果均为阴性,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最终确诊为萄膜炎(图 3.4),用激素治疗炎症控制,视力有所提高(表 3.1)。图 3.1 典型 ARNs 眼底表现
图 3.3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图 3.4 葡萄膜炎表 3.1 初诊时疑诊 ARNs 患者病例资料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初始视力房水检测结果最终诊断 诊断依据最近随访视力 女 38 角膜后 KP,玻璃体混浊,周边网膜黄白色改变,全网膜血管旁见出血改变,部分血管闭塞FC VZV ARNs 后期出现典型病灶和视网膜脱离,符合ARN 诊断标准HM 男 64 角膜后 KP,玻璃体混浊,周边网膜黄白色改变,网膜血管旁见出血改变,部分血管闭塞LP VZV ARNs 后期出现视网膜脱离,符合ARN 诊断标准NLP 男 25 角膜后 KP,玻璃体混浊,后极部出血延续至周边,周边网膜水肿、暗黄白色改变,网膜大部分血管闭塞LP - CRVO FFA 表现 HM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司仪;孙方格;刘早霞;;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脱离一例[J];新医学;2017年12期
2 罗均梅;代梦萍;赵开容;;对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合并压疮患者采取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08期
3 彭子春;凌宇;唐彦慧;覃梅;;非接触式广角镜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J];右江医学;2017年03期
4 徐婷婷;;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不舒适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年37期
5 柳茜;孙红霞;任静;;视网膜脱离术后俯卧位床垫的设计与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5年11期
6 江红;孙晓梅;赵春丽;;上方视网膜脱离行巩膜外垫压术患者的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年12期
7 凌医生;;中老年人要警惕视网膜脱离[J];家庭科技;2017年01期
8 胡长娥;胡阿丽;;视网膜脱离230例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年07期
9 李娜;孙时英;崔兰;;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原因及治疗现况[J];国际眼科杂志;2012年08期
10 许晖;岳军;;视网膜脱离的护理干预[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娜;;高度近视眼合并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探讨[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2009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集[C];2009年
2 张晓华;郑蕾;王桂云;刘雁飞;韩秀;;高频探头在视网膜脱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李毓敏;;视网膜脱离的鉴别诊断[A];2005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张峗;沈丽君;王勤美;葛丽娜;;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预后分析[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吕海香;刘其生;;28例视网膜脱离的B超声像图特征与临床分析[A];全省中西医结合、中医、西医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李永浩;吕林;黄新华;李石毅;;原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伴脉络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分型[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卞洪俊;;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视网膜脱离原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田超伟;王雨生;;先天性脉络膜缺损伴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李加青;刘文;黄素英;唐仕波;;重度脉脱型视网膜脱离治疗的综合治疗及手术选择[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高策;;外伤性与非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法医学鉴定[A];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二十一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眼科 张玉平;患上近视还能剧烈运动吗[N];健康报;2019年
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 陈晓莉 赵明威;近视能让糖友眼底受益吗[N];健康报;2017年
3 煤炭总医院医生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郑山海;拯救即将到来的7亿近视大军![N];健康时报;2017年
4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罗兴中;视网膜脱离有先兆[N];家庭医生报;2017年
5 江西省人民医院眼科 教授 罗兴中;视网膜脱离是怎么一回事[N];家庭医生报;2003年
6 许沁;视网膜脱离发病率上升[N];保健时报;2004年
7 赵昕 刘路宏 李敏等;视网膜脱离术后裂孔未闭的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张中桥;视网膜脱离术后复发原因有三[N];中国医药报;2005年
9 许昌达;中老年人严防视网膜脱离[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10 崔玉艳邋张瑞;近视老人谨防视网膜脱离[N];健康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旭;机械牵拉对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2 徐航修;外伤性视网膜脱离与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关系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3 任彦新;姜黄素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对表皮生长因子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4 刘丽娅;姜黄素、丹参、苦参碱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效果比较及相关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喜梅;肝细胞生长因子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张玲;视网膜脱离患者生存质量及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手术镇痛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王恩普;外伤眼和视网膜脱离模型色素上皮细胞增殖活性的观察[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8 宋宗明;IL-1Ra对培养RPE炎前因子表达和实验性PVR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9 王常观;金属蛋白酶在外伤性视网膜脱离中的表达[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10 袁志刚;腺病毒介导p21WAF1/CIP1基因抑制PVR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丽萍;ARNs综合诊治的临床观察[D];吉林大学;2019年
2 张威;玻璃体切除术后硅油填充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及处理[D];郑州大学;2019年
3 邹皋城;334例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及28例出血性视网膜脱离的B超影像学特征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4 白晔;视网膜脱离的改良手术方式疗效分析和术后视功能恢复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5 王爽;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7年
6 苗刚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大鼠试验性视网膜脱离过程中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8年
7 赵洁;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临床病例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8 麦小婷;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价视网膜脱离后黄斑区的显微结构[D];汕头大学;2011年
9 刘娉;复明片抑制兔视网膜脱离后细胞增殖和促进视功能恢复及其机理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邓志峰;减少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探讨[D];大连医科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02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2802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