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人工智能用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诊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1 21:18
   背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与年龄相关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主要发生在老年人视网膜黄斑部脉络膜毛细血管、玻璃膜、视网膜色素上皮退行性改变,导致进行性中心视力受损。AMD仍是全球第三大严重不可逆视力受损的病因,流行病学估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2亿人患AMD。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为脉络膜血管来源的血管网末端息肉样扩张,目前仍被认为是AMD的一个亚型。据相关临床病例报道表明,亚洲黄种人中新生血管AMD患者中PCV约占20-60%,而在欧洲白种人中约占8-13%。临床上AMD和PCV的治疗策略、疾病病程与预后转归均有差异。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运用深度学习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结合眼底彩照和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图片,实现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的分类诊断,区分干性AMD、新生血管性AMD、PCV和正常人。第二,对比多类型图像输入模型与单种图像输入模型的诊断效能差异。第三,评估对比深度学习模型和眼科专科医生判读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病例,入组标准为已行彩照、SD-OCT和造影检查,并确诊为干性AMD或湿性AMD或PCV,同时需除外合并其他可能引起视力下降的疾病(如:屈光间质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疾病、青光眼等)。正常眼对照为我院体检视力1.0及以上者,已行彩照和OCT,且均未见明显异常,并除外任何合并急性或慢性视力下降的疾病者。入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的眼底图像收集符合统一的标准,眼底彩照为采集时期的最清晰的后极部彩照图,均来自于Topcon机器,并以统一的图片格式(jpeg格式)和命名方式存储。SD-OCT与彩照结果相配对,选取具有特征病变的水平横切面约1-3张SD-OCT图像,去掉图注和所有其他标注,图片格式与命名方式与彩照相统一。将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匿名化预处理、集合分类、数据抽样和扩增,根据眼底图像性质选取合适的深度学习模型库进行参数调试、计算框架优化和推理,并训练得到最佳模型。利用同一测试集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测试评价,同时利用此同一测试集对眼科专科医师诊断分类测试,评估机器模型和专科医师的诊断效能。结果本实验共建立了 4个双模态和8个单模态机器学习模型,共收集了 1099只眼的彩照和821只眼的OCT图像。双模态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最佳的分类效能,准确度达87.4%,敏感度88.8%,特异度95.6%,与诊断金标准的一致性高于眼科专科医师。同时,最佳的双模态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从所有眼底图像中识别PCV的效果优于其他单模态机器学习模型和眼科专科医师。结论此实验设计提出了一个新的双模态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基于眼底彩照和SD-OCT图像,实现PCV和AMD的分类。该模型的高准确性和一致性,为社区医疗机构的眼科疾病人工智能筛查系统提供了广泛的运用前景。
【学位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74.5;R773.4
【部分图文】:

地图,眼底,色素异常,双眼


逦逦逡逑2逦单眼大玻璃膜疣和色素改变,或双眼大玻璃膜疣或色素改变,或单逡逑逦眼新生血管性AMD或地图样萎缩逦逡逑J逦一个眼大玻璃膜疣和色素改变,另一只眼有大玻璃膜疣或色素改变逡逑_4逦双眼大玻璃膜疣和色素改变逦逡逑Beckman邋分类逡逑无衰老改变没有玻璃膜疣和色素异常逦逡逑正常衰老逦只有小玻璃膜疣(<63邋um)且无色素异常逦逡逑早期AMD逦中等大小玻璃膜疣(>63um且<125um),且无色素异常逦逡逑中期AMD逦大玻璃膜疣(>125邋um)或任何色素异常逦逡逑晚期AMD邋|新生血管性AMD或地图样萎缩逡逑

绿线,眼底


图1.1.2晚期新生血管性AMD;图a为眼底可见玻璃膜疣的融合,绿线代表图c中SD-O像,可见轻度渗出和色素上皮脱离

绿线,眼底,水平面,图像


图1.1.2晚期新生血管性AMD;图a为眼底彩照所示;图b为可见玻璃膜疣的融合,绿线代表图c中SD-OCT所在的水平面;像,可见轻度渗出和色素上皮脱离。逡逑?逦.逦:逦幽如被|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小林;黄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6年02期

2 文峰,姜利斌,吴德正;特发性水螅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年06期

3 向里南,胡泳霞;脉络膜血管和脉络膜血管性疾患[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86年02期

4 Ducournau;D.H.;方宝康;;一种为脉络膜血管解剖学研究用的新技术[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983年02期

5 郎需强;王康;李爽;杨杨;郭祈涵;;脉络膜血管指数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治疗预后评估中价值初步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9年04期

6 兰贤海;荣翱;;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现代治疗[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5年03期

7 刘红;张万臣;黄桂珍;;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1例[J];航空航天医药;2009年02期

8 于钢,王民秀,刘秀文,兰志辉,薄爱华;脉络膜血管重建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年07期

9 徐海峰,董晓光;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一例[J];中华眼科杂志;2003年03期

10 王仙;李颖;赵博军;;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诊疗进展[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广峰;董方田;;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童剑萍;;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和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浓度测定[A];2005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刘晓玲;;脉冲激光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初步临床疗效[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邱新文;叶波;任旋;谭成;陈玲;;光动力疗法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A];第十一次全省中、西医眼科学术交流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5 陈丽红;;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A];2007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文峰;;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诊治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刘晓玲;林冰;孙祖华;李英姿;董徐洁;;脉冲激光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A];2007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邱新文;叶波;;Angio-OCT对局部激光光凝后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形态变化的分析[A];江西省第十四次中西医结合中医眼科学术交流会暨九江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十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8年

9 王新华;万春泓;;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治疗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引起的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观分析[A];江西省第十四次中西医结合中医眼科学术交流会暨九江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十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8年

10 马蓉;;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光动力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A];2016年浙江省眼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王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诊疗路径出炉[N];健康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徐至研;人工智能用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诊断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年

2 刘子扬;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分型的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3 夏松;光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4 罗明月;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相关基因与临床特征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5 周慧颖;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及湿性老年黄斑变性抗VEGF治疗前后脉络膜形态和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6 王静;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特征、治疗与基因多态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7 马楠;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特征与基因多态性的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8 冯超逸;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现代影像学观察[D];复旦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仙;OCT基线特征预测PDT与抗VEGF联合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疗效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赵芳;剔络化瘀法联合抗-VEGF PRN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年

3 周蕾;眼底相干扫描图像中脉络膜血管的自动分割[D];苏州大学;2017年

4 张亚芳;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血清药物靶向因子的初步筛选[D];湖北科技学院;2017年

5 刘会娟;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临床特征、治疗及关联基因的相关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6 刘刚;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7 郭艳;光动力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D];南华大学;2014年

8 颜昕;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9 王怀华;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D];济南大学;2014年

10 叶子萌;染色体6p21.3区域与脉络膜新生血管及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17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2817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5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