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瘦素及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
本文关键词:血清瘦素及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13年
血清瘦素及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
马兴彬
【摘要】:背景: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上胃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对GERD认识的不断深入,目前认为其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增强。而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transient 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relaxation, TLESR)、膈脚功能抑制、食管裂孔疝、食管清除能力降低、胃排空延迟、近端胃扩张等是引起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的主要因素。瘦素(Leptin)是一类由肥胖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类激素,可调节能量代谢和体脂平衡。在消化系统中,Leptin可通过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并可协同其他胃肠激素共同调节胃肠功能,如改变胃运动模式、延缓胃排空、参与炎症反应、促进胃肠黏膜细胞的生长等。目前研究发现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肝病等患者体内多存在高Leptin血症,由于Leptin须与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 LEPR)结合后才可以发挥其病理生理功能,因而许多学者推测是否由于LEPR基因变异产生不同类型的LEPR,从而降低Leptin的生物学活性。进一步研究显示,LEPR基因在上述患者体内存在多种基因变异,其多态性多来自于基因序列中的单碱基变异,如Lys109Arg, Gln223Arg、A1a976Asp等。但尚未见Leptin、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GERD关系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Leptin和LEPR基因Gln233Arg多态性与GERD的相关性,为进一步阐明GERD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 测定GERD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清Leptin水平及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分布,探讨血清Leptin及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GERD的相关性,寻找与GERD发病相关的血清Leptin水平及其相关基因型的变化,以进一步阐述GERD的发病机制,并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并接受GERD症状诊断问卷调查(Ger Q)(?)胃镜检查,参考蒙特利尔GERD定义诊断为GERD的患者65例,根据胃镜下表现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27例、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NERD)35例和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 BE)3例。因BE患者数量较少,结果易产生偏差,暂不纳入本次分析。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3例为对照组。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及常规检测所有受检者均隔夜空腹,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收集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等生化指标。采集肘静脉血4ml×2,其中1组分离血清,-20℃保存,用于测定血清Leptin水平。另1组存放于EDTA-K+抗凝管中,-80℃保存,待提取基因组DNA。 1.2.2血清Leptin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 method, Elisa)检测血清Leptin水平。 1.2.3血清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检测采用全血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检测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 结果: 1.RE组、NERD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BMI、WHR及TG、FBG (?)司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很好的匹配性。RE组、NERD组血清Leptin水平(14.39±13.62,14.02±12.72) ng.mL-1均较对照组(6.79±9.26) ng.mL-1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41)。NERD组血清Leptin水平高于R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9)。 2.将27例RE患者按LA分级,Leptin水平分别为:A级8例,(10.94±12.78)ng·m1-1;B级10例,(13.63±19.21) ng·ml-1;C级5例,(14.04±20.15) ng·ml-1;D级4例,(16.35±15.83)ng-ml-1。 Leptin水平与RE炎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03)。 3.将62例GERD患者按照LEPR基因型进行分组比较,GA+AA基因型者血清Leptin水平(15.14±11.31) ng·ml-1高于GG基因型(11.68±12.76) ng·ml-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RE组与NERD组的GA+AA基因型的频率(37%、31.4%)均高于对照组(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87,χ2=4.07,P值0.05);RE组、NERD组的A等位基因频率(18.5%,15.7%)均高于对照组(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8,χ2=8.01,P0.05)。 结论: 1.GERD患者中RE组、NERD组血清Leptin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GERD发生与血清Leptin的升高存在相关性。 2.RE组患者中的Leptin水平随着炎症的严重程度逐渐升高呈正相关,提示血清Leptin水平可反映RE患者食管的炎症程度。 3.在中国山东地区GERD患者中存在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其中RE、NERD患者GA+AA基因型血清Leptin水平明显高于GG基因型,提示GERD患者高Leptin血症与LEPR基因Gln223Arg变异有关。 4. GERD患者GA+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LEPR基因Gln223Arg的变异与GERD的发病相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7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吕;王礼建;袁勃;王玲;;下丘脑瘦素对大鼠胃运动的作用[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年01期
2 潘国宗,许国铭,郭慧平,柯美云,韩少梅,李兆申,方秀才,邹多武,鲁素彩,刘婧;北京上海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消化杂志;1999年04期
3 陈祚;郭东双;李莹;孔宪毅;郭敏;武阳丰;;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与肥胖关系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利;;30例反流性食管炎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2 王志红,高潮,姜虹,杨善峰;咽异感症患者纤维胃镜检查的临床意义(附75例检查结果分析)[J];安徽医学;2000年03期
3 王亚雷;许建明;胡乃中;;安徽省部分地区胃食管反流病诊治状况多中心问卷调查分析[J];安徽医学;2008年04期
4 姜中伟;返流性食管炎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04年05期
5 张月华;陈翀;张艳;叶学勇;;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07年07期
6 张慧茹;王亚雷;许建明;;反流性疾病问卷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J];安徽医药;2009年06期
7 贾启海;;胃食管反流病内镜治疗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姚轶;耿昌海;张建军;;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9 张砡;王晓辉;薛辉;张凯;王录焕;颜光涛;;重组人leptin的复性、纯化和免疫学及生物学活性鉴定[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7年01期
10 段英伟;王晶桐;;胃食管反流病的初步诊断及非药物干预措施的探讨[J];北京医学;2007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剑,陆菊明,潘长玉,颜光涛,郝秀华;瘦素受体Gln223 Arg基因多态性与不同葡萄糖耐量血清瘦素的相关性研究[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张蓉,郑以漫,项坤三,贾伟平,陆俊茜,唐峻岭;上海地区汉人瘦素受体基因G1n223Arg变异的研究[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3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年01期
4 杨功焕,马杰民,刘娜,陈爱平;中国人群2002年饮食、体力活动和体重指数的现状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04期
5 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姚崇华,向红丁,翟凤英,马冠生,杨晓光,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技术执行组;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07期
6 谢平,张稷,邓振霞,汪圣强,许岚;Ⅱ型糖尿病患者瘦素受体基因变异与肥胖及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涛,于皆平,耿红,韩平,阮祥信,李明,朱晓宣,邓梅;抗胃食管反流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03年06期
2 曹金红;张善通;金百祥;;小儿先天性食管裂孔疝[J];上海医学;1989年08期
3 李翠华;刘秀芬;;胃食管反流患儿的卧位[J];国际护理学杂志;1992年01期
4 王学韧;胃食管反流伴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附13例报告[J];宁夏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5 钱钦晖;食管炎胃食管反流与分型辨治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4年03期
6 ;婴儿时期胃食管反流流行状况[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8年03期
7 谢晓晶 ,阮祥信 ,张清;抗胃食管反流治疗对成年起病的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3年02期
8 张庆,田伟,何权瀛,曹兆龙,邢志俐;胃食管反流与老年哮喘关系的探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年03期
9 纪涛;;哮喘导致胃食管反流的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13期
10 蔡端;胃食管反流和喉病[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锦茹;张宝琴;艾红;;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小儿胃食管反流的诊断[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杨敏;谢东;;食管测压对胃食管反流的诊断价值[A];2007年贵州省消化内镜诊疗及消化系疾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3 孙聪;孙常波;李江波;;富士能智能电子分光技术诊断Barrett食管15例分析[A];第二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伟;张丹如;蒋晓燕;李思思;;胃食管反流患儿家长相关知识调查分析[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5 杨质秀;韩迪;;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中医辨治研究进展[A];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郭召平;马淑颖;朱生樑;;丁香降气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41例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10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7 谢胜;颜春艳;蒋应玲;张志杰;朱初良;宁庆云;曾均;杨文革;殷小兰;盛桂琴;;416例胃食管反流症患者24小时酸碱监测及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变化[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曹棨;米佳;;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婴儿胃食管反流71例疗效观察[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9 汪天林;江米足;周雪莲;;小儿不明原因胸痛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A];2005年浙江省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许晴晴;;非糜烂性反流病[A];2007年贵州省消化内镜诊疗及消化系疾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健康时报记者 吴润果;[N];健康时报;2011年
2 记者 高原;[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颖;[N];科技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李颖;[N];科技日报;2011年
5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张国艳 冯桂建;[N];健康报;2009年
6 驻京记者 贾岩;[N];医药经济报;2011年
7 常怡勇;[N];医药经济报;2004年
8 韩咏霞;[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记者 蒋炜宁 通讯员 于弢;[N];宁波日报;2008年
10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消化内科 副教授 赵保民 岳丽颖;[N];家庭医生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立天;GER动物模型制作及胃生物电起搏治疗的临床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2 李旭;GER动物模型制作与ICC、nNOS、α-SMA的关系及治疗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3 王金栋;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与抗反流术式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4 房渝;胃食管反流通过NFκB介导的炎症破坏小鼠食管粘膜屏障功能[D];中南大学;2013年
5 孙晓红;抗胃食管反流机制及胃食管反流病非药物治疗途经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6 李芹子;多次盐酸灌注豚鼠食管气道高反应动物模型呼吸道及内脏传入部位神经源性炎症的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7 丁召路;一、非糜烂性反流病发病机制探讨 二、膈肌生物反馈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疗效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8 朱爱勇;胃食管反流病临床和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9 李海霞;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动力及酸反流相关因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涂蕾;固态高分辨率测压在食管体部运动功能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慧玉;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表现特点和穴位压痛规律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葛圆圆;和胃通降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吴齐飞;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督脉背部段的压痛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管奕婷;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郑炳坤;体位干预对早产儿胃食管反流和胃肠功能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颜晓晴;应用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观察饮浓茶对胃食管反流的短期影响[D];山东大学;2011年
7 张敏洁;危重症患者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诊断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鲍永波;胃食管反流和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9 李晓萌;支气管扩张合并胃食管反流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胡翠;旋覆代赭汤合左金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痰湿内阻证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血清瘦素及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9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09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