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云南安宁农村地区45岁以上居民心律失常流行病学调查

发布时间:2017-11-13 14:11

  本文关键词:云南安宁农村地区45岁以上居民心律失常流行病学调查


  更多相关文章: 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摘要】:研究背景:1、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的诱因和影响因素广泛而复杂,早期预防较困难心律失常是指新增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顺序的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疾病伴发。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衰竭。在2014年发布的2013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中,对全国22家省级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回顾性调查显示,心内科住院患者中心律失常占26.8%。心律失常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都会相应增加,是临床上常见而又极具危险性的心血管疾病。据统计,仅中国每年就有约60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其中90%以上心源性猝死由致命性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缺血性心脏病是诱发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约65%的室速和室颤都是在缺血性心脏病基础上发生的。目前,对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都较困难,而这些致命性心律失常也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其合理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意义重大。2、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研究心血管疾病1948年,Framingham研究首次提出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去探索心血管病,重点观察生物与环境因素,观察内容不仅包括了传统的物理检查,血液生化检查还包括了对居民行为、生活方式的观察。这种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研究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方法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并证明了它们的正确性与科学性。目前,中国仍缺乏针对心律失常的流行病学研究。本课题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云南安宁农村地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安宁地区农村居民心律失常患病率、并发症、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探讨心律失常的常见危险因素、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明确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为社区及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基础性资料。3、中国农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快速增长至2012年,我国农业人口达878578405人,占全国人口的65%,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决定了中国农村居民在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危险因素方面与中国城镇居民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以往的研究认为中国正处于流行病学转变的第二阶段,大部分的中国的农村还处于流行病学转变的早期阶段。然而2012年,中国农村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已经达到了38.72%E2],居各种主要疾病死亡率之首,目前,随着生活及饮食水平的改善,中国农村地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快速增长,其增长速度高于城市,而且大多数未经治疗。显然,中国农村的流行病学特征正在发生转变。据统计,自1993年至2008年,农村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增长了近3倍,而同期城市居民心血管患病率则增长了近1倍。由此看出,近年来农村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增长速度高于同期的城市居民。4、农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而就诊率及住院率较低近年来,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逐步推广普及,农村居民心血管疾病就诊率和住院率均有所增加,但受限于经济条件、健康教育及医疗保健水平的差别,农村居民的心血管疾病就诊率和住院率增长均低于同期的城市居民,至2008年,农村居民心血管疾病就诊率为22.8‰,住院率仅10.8‰,仍处于较低水平。这表明,中国农村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多数未经诊治,这是促成农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研究目的:1、了解云南安宁农村居民心律失常患病情况。2、了解心律失常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血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吸烟、饮酒、精神和情绪等。3、探讨心律失常的常见危险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4、明确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为心律失常的早期干预和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基础性资料。研究方法:1、对象:在云南安宁农村地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方法,选择人口较集中,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条件较有代表性的安宁地区农村作为抽样人群,共抽取17个自然村45岁以上当地居民1056人。2、调查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采用标准化调查方法,统一设计、统一方案,在安宁周边农村,以自然村为单位,对人群中进行以心律失常为主要内容的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45岁以上农村居民1056例,平均年龄(61.08±10.46)岁。其中男性居民432名(40.91%),平均年龄为61.96±10.56岁,女性居民624名(59.09%),平均年龄60.47±10.361岁。本次研究调查的居民中有心律失常的居民有125人,心律失常总体患病率为11.84%,男性患病率15.28%,女性患病率9.46%,男性心律失常患病率高于女性。2、心律失常发病覆盖了所有45岁以上的各个年龄层居民,且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45岁以上人群中,年龄每增长1岁,心律失常患病率就增加0.5%3、各类心律失常中: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患者31人,患病率为2.94%;复合型心律失常患者23人,患病率2.18%;室性早搏患者19人,患病率为1.80%;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16人,患病率1.52%;房性早搏患者14人,患病率1.33%;房颤患者9人,患病率0.85%;QT延长者8人,患病率0.76%;完全性左束支阻滞者7人,患病率0.66%;窦性心律不齐者7人,患病率0.66%;起搏器心律者2人,患病率0.19%;预激综合征患者1人,患病率0.09%。4、在相关影响因素调查中:安宁农村地区有高血压病史的居民共433名,抽样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1.00%,其中心律失常人群伴高血压病史的患者50人,患病率为40.00%。有糖尿病病史的的居民共92人,抽样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8.71%,其中心律失常人群伴糖尿病的患者92人,患病率为8.71%。有冠心病病史的居民共118人,抽样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11.17%,其中心律失常人群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14人,患病率为11.20%。有鼾症的患者62人,占本次调查居民的5.87%,其中心律失常人群有鼾症的患者30名,患病率24.00%。有吸烟史的居民330人,抽样人群的吸烟率为31.25%,其中心律失常人群吸烟的患者59人,吸烟率为47.20%。每天暴露于二手烟的居民(有吸烟史者亦计算在内)690人,抽样人群的二手烟暴露率65.34%,其中心律失常人群有长期二手烟暴露的患者106人,二手烟暴露率84.80%。有抑郁症状的居民61人,抽样人群的抑郁患病率5.78%,其中心律失常人群有抑郁的患者14名,患病率11.20%。有焦虑症状的居民23人,抽样人群的焦虑患病率2.18%,其中心律失常人群有焦虑的患者15名,患病率12.00%。有血脂异常的居民512人,患病率48.48%,其中心律失常人群有血脂异常的患者65名,患病率52.00%。肾功能异常者148人,抽样人群患病率15.91%;肝功能异常者447人,患病率42.32%。5、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鼾症、吸烟、二手烟暴露、饮酒、饮茶、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在心律失常人群中高于非心律失常人群,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在非心律失常人群中高于心律失常人群。6、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律失常的主要影响因素有HDL水平、鼾症、二手烟暴露、长期过量饮酒、焦虑情绪、年龄增长、女性性别。冠心病、糖尿病、吸烟、饮茶则与心律失常发病无显著的相关性。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发病与鼾症、血脂异常、二手烟暴露、饮酒、焦虑情绪、年龄有显著相关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病与总胆红素、肌酐、鼾症、焦虑、年龄有显著相关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与总胆固醇、年龄有显著相关性。交界性心律失常的发病与肌酐、总胆固醇、鼾症、高密度脂蛋白HDLC有显著相关性,其中HDL为保护因素。结论:1、年龄增长是45岁以上居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OR=-1.048,P0.001),且年龄与心律失常发病率呈线性相关关系(严0.831,P0.001)。2、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女性性别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显著相关(OR=2.458,P=-0.046),是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3、慢性疾病中,鼾症是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OR=-6.882,P0.001),它与缓慢型心律失常(OR=5.673,P0.001)、房性心律失常(OR=--3.850,P=-0.037)、交界性心律失常(OR=8.568,P0.001)的发病均显著相关。此次调查中,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因素对心律失常发病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由于本次调查采用单次12导联心电图检查对心律失常进行诊断,并未纳入急性或者阵发性心律失常患者,因此导致此次研究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同。血脂异常与心律失常总体发病率并无显著的相关性,但进一步分析发现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升高与心律失常患病率的降低有显著相关性(OR=0.41,P=-0.009),是心律失常的保护因素。而总胆固醇的升高与交界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相关(OR=1.837,P=0.011),是交界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4、行为因素中长期过量饮酒(OR=2.462,P=-0.006)及二手烟暴露(OR=2.689,P=0.001)是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而主动吸烟、饮茶行为虽然在心律失常人群中的比例高于非心律失常人群,但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与心律失常患病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其中二手烟暴露对心律失常的影响值得关注。5、在精神心理因素中,发现焦虑情绪是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OR=9.791,P0.001)。焦虑情绪与缓慢型心律失常(OR=4.236,P=-0.008)及房性心律失常(OR=10.512,P=0.001)的发病有显著相关性。而抑郁情绪虽然在心律失常儿人群中的比例高于非心律失常人群(χ2=64.199,P0.001),但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与心律失常患病的相关性并不显著。6、此外,研究中还发现,TB(总胆红素)与房性心律失常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有显著的相关性,而Cr和CHOL(总胆固醇)(肌酐)与交界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有显著相关性。提示慢性胆道系统疾病、肾功能不全也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1.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天佳,赵力;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年09期



本文编号:11810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1810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3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