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尾加压素Ⅱ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9 22:13

  本文关键词:尾加压素Ⅱ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尾加压素Ⅱ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模型


【摘要】: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血浆尾加压素II(UII)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在斑块部位中的表达变化,探讨UII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日本雄性大耳白兔34只,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予普通饲料喂养,B组予高脂饲料喂养,C组予高脂饲料喂养加经右髂动脉入路腹主动脉球囊拉伤术,D组予高脂饲料喂养加经右髂动脉入路腹主动脉球囊拉伤术,并于第8周行腹主动脉斑块P53基因转染。每周采取耳缘静脉血,测定血浆UII水平,10周时处死动物,取腹主动脉及右髂动脉,动脉标本固定、包埋、切片或直接冰冻。组织切片行HE染色及UII、U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取冰冻组织UIImRNA行Rt-PCR,观察斑块的形态、UII、UT在斑块部位的表达分布及斑块组织UIImRNA定量表达的情况,分析血浆UII水平与斑块部位UIIm RNA表达变化的相关性。结果:(1)动脉组织HE染色结果如下,A组内皮细胞完整,单层紧贴内弹力层,中层平滑肌细胞排列整齐,B组动脉内皮细胞部分或完全脱落,可见粥样斑块,C组无内皮细胞覆盖,可见粥样斑块,大量炎症细胞浸润,D组与C组相似,但较C组纤维帽变薄,并可见斑块内出血。(2)动脉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UII主要分布于斑块的内皮细胞、泡沫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其表达量随着斑块稳定性变化而变化,从A组到D组UII表达量呈递增趋势。(3)B、C、D三组血浆UII水平较A组显著上升,C、D两组血浆UII水平较B组显著上升,D组较C组血浆UII水平上升,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1.83±0.05pg/ml,B组2.13±0.09pg/ml,C组3.09±0.17pg/ml,D组3.21±0.15pg/ml,B、C、D VSA,C、D VS B,P0.05,C VSD,P0.05)。D组P53基因转染后1周(第8周,采血时间距转染约3.5天)较转染前1周(第7周)血浆UII水平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9±0.21pg/ml,3.25±0.24pg/ml,P0.05);转染后3周平均血浆UII水平较转染前显著上升(3.59±0.27pg/ml,3.07±0.15pg/ml,P=0.004);转染后第2、3周(第9周、第10周)血浆UII水平较基因转染后第1周(第8周)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2±0.47pg/ml,3.72±0.39pg/ml,3.49±0.21pg/ml,P0.05);基因转染时间节点后第1周(第8周),D组血浆UII水平较C组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9±0.21pg/ml,3.37±0.34pg/ml,P0.05)。(4)斑块部位UIImRNA表达,C、D两组较A、B两组显著上升(A组1.36±1.34,B组4.88±1.80,C组43.35±43.87,D组41.91±35.52,P0.05)。(5)血浆UII水平和斑块UIImRNA表达呈现正性相关(r=0.686,P=0.000)。结论:高脂饲料喂养、联合球囊内皮损伤P53基因斑块转染可以成功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破裂动物模型。血浆UII水平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及稳定性变化的可靠生物学标记物,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及斑块破裂后的修复过程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UII及UT表达上调,血浆中UII水平升高。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平;许颖智;李明;李良军;彭立;杨萃;周亚男;张光银;;血管新生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地位与评价[J];实验动物科学;2009年05期

2 任丽;王阶;冯玲;王淑丽;;冠脉临界斑块临床研究进展及中医药研究思路[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年05期

3 武变瑛;胡娇娇;刘福林;许金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影响[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年06期

4 ;冠心2号方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的影响[J];新医药学杂志;1972年01期

5 汪钟,胡艳华,安岩,黄如松,朱国强,夏人仪,蔡春波,刘连生,李艳萍,张璧姿,刘法锦;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Ⅰ.中药有效成份8501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8年05期

6 韩志华,王彬尧,厉锦华,王长谦,张清,刘建平,何奔,郑道声;冠脉造影无明显狭窄患者斑块面积大小对血管重构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2005年08期

7 梁国庆;柴晓红;陈少伯;赵季红;姜铁民;岳继华;;冠状动脉轻中度病变斑块成分与重构指数关系的IVUS研究[J];山东医药;2008年42期

8 王冬梅;郑爱萍;;PAS疗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NO水平及斑块面积、性质的影响[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1期

9 刘运芳;赵玉霞;燕芳芳;刘艳;李晓楠;于会明;黄涛;;动脉粥样硬化兔斑块易损性的血管内超声评价[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6年07期

10 周冬梅;徐重白;;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中医药治疗现状[J];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文高;郑广娟;吴敏;刘龙涛;殷镜海;王姗姗;刘美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稳定性研究与中医药干预[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胡志希;袁肇凯;杨涛;黄献平;明荷;;养心通脉片对AS白兔斑块面积、BFGF表达和新生血管数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建芝;常青;唐海兰;黄华梅;关洁宾;李自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关系[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匡远深;抗炎治疗对颅外狭窄病人更重要[N];健康报;2010年

2 一鸣;40岁以上者多吃蛋黄危害健康[N];中国医药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不同时程应用他汀对患者预后及斑块自噬流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6年

2 陈文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3 毛天杰;颈动脉分叉形态对血流的影响及其与斑块形成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4 李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及药物干预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5 康晟;中老年自然人群中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斑块性质的关系[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6 马志勇;TRPC5通道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斑块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7 王贵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MRI和病理对照及临床应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8 管学春;血脂异常患者冠状动脉重构及斑块特征的CTA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9 欧阳秋芳;狼疮伴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中TLR4介导的免疫应答及干预效应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10 张蕾;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发生机制、检测方法和干预措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意;冠心病患者血清ICTP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马影蕊;疏肝清脂颗粒防治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刘雪;尾加压素Ⅱ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6年

4 温雅;4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变化的3年门诊随访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许健;基于EN-MSCT图像的心血管斑块危险性特征分析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6 张蛟;应用虚拟组织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非罪犯病变斑块特征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7 李鸿飞;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的免疫机制及茶多酚防治作用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8 李安;冠心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变化特点及其与IVUS下斑块表现特征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9 孙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及其与斑块稳定的关系[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10 裴林林;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与造影的对比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72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272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9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