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不同部位、强度刺激对于体表心电图QRS波群宽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11 07:38

  本文关键词:不同部位、强度刺激对于体表心电图QRS波群宽度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生理性起搏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 左、右室心尖部 希氏束/希氏束旁 刺激强度


【摘要】:目的:研究表明,QRS波时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心功能指数,可以作为心室起搏依赖患者生理化起搏程度的指标[1],短的QRS波时限意味着总的心室激动时间缩短,就有可能获得更加同步的心室激动模式[2]。有资料表明,QRS波时限越宽,心室激动顺序异常程度越高,心肌收缩的同步性越差,左室的收缩功能越差。目前对于人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常规心室电极植入部位是右室心尖部和右室流出道。前期研究证实,心室电极植入在心尖部和流出道,会对体表心电图QRS波宽度及波形形态产生影响,并在长期观察中显示,不同的心室电极植入部位将会影响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动能,可引起心肌重构,并可能诱发房颤等心律失常。经希氏束的传导是生理性的传导,但是否于希氏束旁起搏即是最接近生理,且和其他部位相比是否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尚不知晓。本研究选择射频消融术后病人,研究使用不同强度刺激,于同一个体的心室肌不同部位进行起搏,对于体表心电图QRS波宽度的影响,讨论心室内不同部位,在不同刺激强度下对于心室激动的影响程度,进而对于优化起搏器心室电极的植入部位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方法:1对象:选取2014-03—2015-02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一科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2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左侧旁道)患者。其中男13例、女15例,平均年龄44.0±12.83岁(17~66岁)。在旁道阻断后,分别于右室流出道高、中、低位间隔(具体定位见研究方法)、希氏束/希氏束旁区域、右室心尖部、左室心尖部,应用不同的刺激强度(3V、5V、7V)起搏,记录体表12导联心电图,分析体表心电图QRS波的时限。2统计方法:实验观测计量指标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于不同刺激、部位间的交互作用采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于心室同一部位,采用三种不同刺激强度起搏形成的体表心电图QRS波宽度在统计学中无差异(F=1.297,P=0.2740.05)。在相同强度刺激时,在心室不同部位形成的体表心电图QRS波宽度在统计学中有差异(F=120.198,P=0.0000.05)。不同部位、不同刺激强度起搏之间无交互效应(F=0.423,P=0.9360.05)。2于心室同一部位,采用不同强度刺激,对于体表心电图QRS波宽度影响无差别。在相同强度刺激时,对于心室不同部位,除右室流出道间隔低位、左室心尖部、右室流出道间隔高位三者间体表心电图QRS波宽度无差别外,其余任两组间均有差别。3在希氏束旁起搏时体表心电图QRS波宽度最小,右室流出道间隔中位起搏时体表QRS波宽度长于希氏束旁区域起搏时,右室心尖部起搏时体表心电图QRS波宽度最长。结论:1在心室同一部位,采用不同的强度进行起搏时,体表QRS波宽度无统计学差异。2在同一强度起搏时,心室内不同部位间QRS波宽度有统计学差异。其中希氏束区域起搏时体表QRS波宽度最窄,其次为右室流出道间隔中位,在右室心尖部起搏时体表QRS波宽度最宽。3在人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过程中,心室电极放置于希氏束/希氏束旁部位为较为生理性起搏部位,次选部位为右室流出道间隔中位,右室心尖部起搏会造成心室激动时间明显延长,为非生理性起搏部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1.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治松;徐文俊;;窄QRS波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04期

2 蔡洁;梁亚非;王文标;俞章平;;不同部位右室起搏对远期左心功能的影响评价[J];现代实用医学;2012年01期

3 汤长春;胡美英;向力群;曾向辉;彭珍云;张翼;;病窦综合征患者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比例与心功能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09期

4 顾秀莲;樊济海;巢胜吾;王玲;李博;;心脏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年21期

5 王蔚;孟素荣;陈哲明;阮发晖;杨溶海;;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出道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J];心脏杂志;2007年02期

6 曹丙峰;周建华;邵一兵;王燕;王旭;;右室高位室间隔与心尖部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1年03期

7 程中伟;方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1277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277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c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