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体内甲基化水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8 04:00
本文关键词: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体内甲基化水平研究 出处:《苏州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地西他滨 复杂核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地西他滨 单药 联合半程CAG 联合全程CAG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地西他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系白血病 去甲基化
【摘要】:目的 观察地西他滨治疗伴有复杂核型异常MDS及AML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3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例伴有复杂核型异常的MDS及AML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药地西他滨20mg/m2,qd×5d方案治疗。 结果 16例患者中,CR9例,PR2例,总有效率为68.75%(11/16)。9例伴有复杂核型异常的MDS患者,有效率为55.6%(5/9);7例复杂核型AML患者,有效率为85.7%(6/7)。6例伴有7号染色体异常者,总有效率66.7%(4/6)。7例3~5种染色体异常者,有效率为85.7%;9例5种及以上染色体异常者,CR4例,PR1例,有效率为55.6%(5/9)。16例患者中,1疗程5例,2疗程以上11例,有效率分别为40%及81.8%。地西他滨治疗后,3~4级血液学毒性反应8例,3~4级感染不良反应5例,1~2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感染(3例),血尿(1例),出血(1例)。截止至2013年9月,16例随访患者中,4例存活,7例死亡,5例失访。4例患者进一步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均无复发存活。中位生存时间16.1(3~31)个月。 结论 地西他滨治疗复杂核型MDS/AML,可以克服核型不良所带来的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有效率,治疗副作用少,患者耐受良好,特别是对AML有效率高,且缓解后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提高无复发生存率。 目的 比较单药地西他滨方案、地西他滨联合半程CAG方案及地西他滨联合全程CAG方案治疗MDS/AM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接受单药地西他滨5天方案治疗、23例接受地西他滨联合半程CAG方案治疗、26例接受地西他滨联合全程CAG方案治疗的MDS/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三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总反应率(ORR)、总体生存率(OS率),并分析影响地西他滨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 结果 单药地西他滨组、地西他滨联合半程CAG组及地西他滨联合全程CAG组的总反应率分别为53.3%、56.5%及69.2%,三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截止至2014年4月1日,20例存活,45例死亡,14例失访,中位随访时间9(1~62)月。79例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为25.3%,三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22.4%、24.8及29.2%,三组对比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地西他滨治疗后是否进一步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独立的预后因素。应用地西他滨后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所致的感染和出血,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72例,平均粒细胞缺乏时间14.8天。59例患者发生感染并发症,其中3~4级感染14例,1~2级感染45例。三组患者在应用地西他滨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0.0%、73.9%、61.5%,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7%、8.7%、3.8%,平均粒细胞缺乏时间分别为15.07、16.74、12.88天,平均红细胞输注量为9.3u、8.8u、8.9u,平均血小板输注量为58.4u、66.1u、84.6u,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抗感染及支持治疗后,79例患者均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无治疗相关死亡。 结论 地西他滨单药、联合半程及全程CAG方案治疗MDS/AML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中联合全程CAG方案诱导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三组患者治疗耐受良好,粒细胞缺乏时间、感染及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目的 通过检测MDS/AML患者使用地西他滨治疗前后骨髓标本中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研究地西他滨对MDS/AML的恶性肿瘤细胞的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探讨地西他滨治疗MDS/AML患者的作用机制。 方法 20例MDS/AML患者,包括AML9例(其中MDS-AML3例)、MDS-RAEB-I4例、MDS-RAEB-II3例、MDS-RCMD2例,均经地西他滨20mg/m2×5d方案或联合AAG等化疗方案治疗,分别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骨髓标本,提取DNA。针对PAX6、GDNF及TJP1基因分别设计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及非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对标本进行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及检测电泳条带的灰度,推断各标本DNA甲基化水平情况。 结果 (1)治疗前PAX6、GDNF及TJP1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85%、95%、100%,治疗后PAX6甲基化阳性率下降10%,但GDNF及TJP1甲基化阳性率无明显变化。(2)采用灰度对比法分析发现,地西他滨治疗后,PAX6、GDNF及TJP1甲基化条带的灰度较治疗前分别下降26.8%、20.7%、5.2%。在完全缓解患者中,三者灰度分别下降为32.3%、26.6%、14.1%。在未完全缓解患者中,PAX6及GDNF灰度分别降低20.6%、14.7%,而TJP1灰度上升12.2%。 结论 地西他滨可部分逆转患者体内PAX6、GDNF及TJP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Abstract]:objective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33.71;R55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佑山;常春康;;DNA甲基化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12期
2 康慧媛;王畅;窦立萍;秦耘;韩晓
本文编号:1344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3444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