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sST2和cystatin C对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诊断及预后预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8 03:38

  本文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 心功能 超声心动图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 心功能 sST2 cystatin C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 sST2 cystatin C 预后 出处:《武汉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第一部分射血分数保留心衰与射血分数减低心衰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目的:对比分析射血分数保留心衰与射血分数减低心衰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选取于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在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288例,男性182例,女性106例;其中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患者120例,射血分数减低心衰(HF-REF)患者168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心功能情况、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NT-proBNP及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值。心功能分级采用NYHA分级。eGFR用适合中国人的改良简化MDRD方程计算。eGFR (ml/min/1.73m2):186x血肌酐(mg/dL)-1154×年龄(岁)-0.203×1.33×0.742(2(女性)。记录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射血分数、E峰、A峰及E/A峰。比较HF-PEF与HF-REF患者的生化指标及超声指标,比较HF-PEF与HF-REF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 (1)本组资料中住院的288例心力衰竭患者,其中HF-PEF组患者120例,占41.67%。HF-PEF组患者的年龄为65.61±9.74岁,而HF-REF组患者的年龄为62.53±11.51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PEF组患者中女性55例(45.83%),HF-REF组患者中女性5l例(30.36%),两组比较,HF-PEF组中相对女性居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PEF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的比例高于HF-REF组患者(P0.05);HF-PEF组患者合并有冠心病的比例高于HF-REF组患者(P0.05);HF-PEF组患者合并有心房颤动的比例高于HF-REF组患者(P0.05)。(2)与HF-REF组患者对比,HF-PEF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酸及LgNT-proBNP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PEF组患者的eGFR值高于HF-REF组患者(P0.05)。(3)HF-REF组患者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峰值及E/A峰值较HF-PEF组患者大(尸0.01);而HF-PEF组患者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EF值及A峰值较HF-REF组患者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HF-PEF组按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Ⅱ级28例(23.33%)、心功能Ⅲ级74例(61.67%)、心功能Ⅳ级18例(15.00%)。HF-REF组按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Ⅱ级33例(19.64%)、心功能Ⅲ级105例(62.50%)、心功能Ⅳ级30例(17.86%)。两组比较,在NYHA心功能分级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1)在心力衰竭患者中,HF-PEF患者的发生率高。(2)与HF-REF组患者比较,HF-PEF组患者的女性多,年龄偏大;且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及心房颤动。(3)HF-PEF组患者的NT-proBNP值较HF-REF组患者低,NT-proBNP对于HF-REF患者的评估价值可能更大。(4)超声心动图广泛应用于HF-PEF及HF-REF患者的评价,目前仍是HF-PEF患者最重要的诊断手段。第二部分sST2和cystatin C对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的诊断价值研究目的:评估血清sST2和cystatin C在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在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120例,其中男性65例(占54.17%),女性55例(占45.83%),年龄为65.61±9.74岁。健康对照组82例,为同期在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其中男性45例(占54.88%),女性37例(占45.12%),年龄为64.79±9.68岁。两组间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测定HF-PEF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人群的血清sST2、cystatin C及NT-proBNP。收集HF-PEF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人群的性别、年龄、射血分数、心功能情况、血清sST2、NT-proBNP及血清cystatinC值。心功能分级采用NYHA分级。比较HF-PEF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人群的sST2、cystatin C及LgNT-proBNP值;同时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的HF-PEF组患者的血清sST2及cystatin C水平。sST2、cystatin C与LVEF、LgNT-proBNP之间的关系用双变量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应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sST2、cystatin C及与NT-proBNP联合检测在诊断HF-PEF中的价值。结果: (1)HF-PEF组患者的sST2、cystatin C、LgNT-proBN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人群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HF-PEF 组患者中,心功能Ⅳ级患者血清sST2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Ⅲ级和心功能Ⅱ级患者,心功能Ⅲ级患者sST2水平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三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cystatin C水平随心功能级别递增而逐渐升高,三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3)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ST2与LVEF无相关性。血清cystatin C与LVEF呈负相关(r=-0.162,P0.05)。血清sST2值与NT-proBNP对数值呈正相关(r=0.771,P0.05)。血清cystatin C值与NT-proBNP对数值呈正相关(r=0.220,P0.05)。(4)作血清sST2、cystatin C及NT-proBNP诊断HF-PEF的ROC曲线。血清sST2诊断HF-PEF的曲线下面积为0.635(95%CI:0.534-0.735),最佳界值为49.63pg/ml,敏感度为53.75%,特异度为83.33%;血清cystatin C诊断HF-PEF的曲线下面积为0.841(95%CI:0.761-0.922),最佳界值为0.99mg/L,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77.78%;血清NT-proBNP诊断HF-PEF的曲线下面积为0.849(95%CI:0.774-0.924),最佳界值为512.95pg/ml,敏感度为71.25%,特异度为75.00%。(5)作血清sST2+NT-proBNP、 cystatin C+NT-proBNP及NT-proBNP诊断HF-PEF的ROC曲线。血清sST2+NT-proBNP诊断HF-PEF的曲线下面积为0.868(95% CI:0.801-0.934);血清cystatin C+NT-proBNP诊断HF-PEF的曲线下面积为0.911(95% CI:0.857-0.966)。结论: (1)HF-PEF患者的血清sST2及cystatin C水平通常高于健康人群。(2)HF-PEF患者的血清sST2及cystatin C水平与心力衰竭的心功能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可作为心功能不全程度的预测因子。(3)血清sST2和cystatin C是诊断HF-PEF的新生物标志物;血清sST2、cystatin C与NT-proBNP的联合应用比单独使用NT-proBNP可提高对HF-PEF诊断的价值。血清sST2及cystatin C可成为NT-proBNP诊断HF-PEF的补充手段,提高对HF-PEF的诊断价值。第三部分sST2和cystatin C对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预后的预测研究目的:评估血清sST2和cystatin C在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在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220例,其中男性132例,女性88例,年龄为68.35-10.82岁。测定患者的血清sST2、cystatin C及NT-proBNP。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射血分数、血清sST2、NT-proBNP及血清cystatin C值。根据血清sST2水平将HF-PEF患者分为两组,即sST2低水平组:血清sST2≤50 pg/ml, sST2高水平组:血清sST250pg/ml。根据血清cystatin C水平将HF-PEF患者分为两组,即cystatin C正常组:血清cystatin C≤1.15 mg/L, cystatin C升高组:血清cystatin C1.15 mg/L。入选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均给予规范化治疗。随访患者出院后的全因死亡情况和心源性再住院情况。联合终点事件是指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心源性再住院(全因死亡或心源性再住院)。预后随访的时间为至少6个月(180天),对于随访期间已知发生联合终点事件的则终止随访。随访方式采用电话和门诊相结合的随访方式。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sST2. cystatin C及与NT-proBNP联合应用在HF-PEF患者预后中的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1)入选的HF-PEF患者共随访180-420天,中位随访时间270天。随访期间共有17例患者死亡,发生率为7.73%,心源性再住院的共有78例,发生率为35.45%。(2)作血清sST2、cystatin C及NT-proBNP预测HF-PEF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ROC曲线。血清sST2预测HF-PEF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704(95%CI:0.563-0.846),最佳界值为63.02pg/ml,敏感度为58.82%,特异度为81.77%;血清cystatin C预测HF-PEF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774(95%CI:0.667-0.882),最佳界值为1.20mg/L,敏感度为70.59%,特异度为78.33%;而血NT-proBNP预测HF-PEF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428(95%CI:0.259~0.596)。(3)作血清sST2、cystatin C及NT-proBNP预测HF-PEF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心源性再住院的ROC曲线。血清sST2预测HF-PEF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心源性再住院的曲线下面积为0.596(95%CI: 0.514-0.678),最佳界值为75.85pg/ml,敏感度为26.92%,特异度为95.77%;血清cystatinC预测HF-PEF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心源性再住院的曲线下面积为0.605(95% CI:0.524-0.686),最佳界值为1.34mg/L,敏感度为33.33%,特异度为90.14%;而血NT-proBNP预测HF-PEF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心源性再住院的曲线下面积为0.517(95%CI:0.438~0.595)。(4)分别作血清sST2+NT-proBNP、cystatin C +NT-proBNP及NT-proBNP预测HF-PEF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和全因死亡/心源性再住院的ROC曲线。血清 sST2+NT-proBNP预测HF-PEF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708(95%CI:0.567~0.850);血清cystatin C+NT-proBNP预测HF-PEF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791(95%CI:0.683~0.900)。血清sST2+NT-proBNP预测HF-PEF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心源性再住院的曲线下面积为0.616(95%CI:0.534~0.698);血清cystatin C+NT-proBNP预测HF-PEF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心源性再住院的曲线下面积为0.611(95%CI:0.530~0.691)。(5)sST2高水平组HF-PEF患者随访期间全因死亡和心源性再住院的发生率均高于sST2低水平组(P0.05)。cystatin C升高组HF-PEF患者随访期间全因死亡和心源性再住院的发生率均高于cystatin C正常组(P0.05)。(6)采用Kaplan-Meier法对sST2低水平组和sST2高水平组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全因死亡率和全因死亡/心源性再住院率进行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ST2高水平组患者随访期间全因死亡率明显大于sST2低水平组,Log-rank的检验统计值为5.49,P0.05。sST2高水平组患者随访期间全因死亡/心源性再住院率明显大于sST2低水平组,Log-rank的检验统计值为6.76,P0.01。(7)采用Kaplan-Meier法对cystatin C正常组和cystatin C升高组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全因死亡率和全因死亡/心源性再住院率进行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ystatin C升高组患者随访期间全因死亡率明显大于cystatin C正常组,Log-rank的检验统计值为14.54,P0.01。cystatin C升高组患者随访期间全因死亡/心源性再住院率明显大于cystatin C正常组,Log-rank的检验统计值为8.30,P0.01。结论:(1)血清sST2水平的高低对HF-PEF患者的不良预后有预测价值;检测血清中sST2水平对于评估HF-PEF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血清cystatinC水平对HF-PEF患者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临床上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来评估HF-PEF患者的预后。(3)血清sST2和cystatin C是HF-PEF患者的很有潜在研究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对HF-PEF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及心源性再入院的风险有很强的预测指导意义;在评估HF-PEF患者预后方面的作用甚至已超过传统公认的标志物NT-proBNP。(4) sST2、cystatin C与NT-proBNP联合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对HF-PEF患者的预后评估能力。血清sST2和cystatin C可作为NT-proBNP评估HF-PEF患者预后的有力补充。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菁;朱东芳;;Cystatin C的检测及临床应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2 曹华军;王旭;范存琳;刘日旭;;尿Cystatin C的检测及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3 杨继红;王雪东;吴华;;Cystatin C的临床应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6年02期

4 杨继红;王雪东;吴华;;Cystatin C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年08期

5 董明;葛霞琴;张杰;范剑;;血清Cystatin C用于评估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中的价值[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7年04期

6 张雅君;董鹏飞;孙志红;赵凌怡;;血清Cystatin C作为一种检测肾脏功能灵敏指标的意义[J];武警医学;2007年09期

7 吴婉莉;万小云;;Cystatin C与恶性肿瘤进展的关系[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8年02期

8 张建明;金跃;;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同肾损害期血清Cystatin C表达水平[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8年04期

9 张秀丽;;Cystatin C在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03期

10 张晓光;汪年松;俞岗;崔勇平;;尿Cystatin C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秋霞;孙桂荣;;血清Cystatin C水平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 Guoping Hu;Yumin Zhou;Yiming Zou;Yan Yu;Weiqiang Liang;Pixin Ran;;Cystatin C as a predictor of in-hospital mortality after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Reference intervals of and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serum Cystatin C[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林建银;万榕;林旭;;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v-cystatin)抗黑色素瘤细胞侵袭与转移的作用[A];第九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Lei Zhang;Chao An;Yanhu Dong;Juanjuan Li;Na Wang;Xiaoqiang Wang;;Serum cystatin C in relation to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曾位森;王虹;陈金华;刘丹;杨艳妮;杨荣;;突变型Cystatin 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Cystatin C ELISA检测试剂盒研制[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李宁;范凯;马坚妹;;组织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 F在脱髓鞘疾病中的功能意义[A];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2年

8 李再忠;胡珍玉;田海华;崔燕;罗贤海;;血Cystatin C、尿微量蛋白检测在抗精神病药物对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A];2007年浙江省医学检验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程黎明;朱晓华;朱耀武;管青;;血浆Cystatin C测定的方法学评估及其与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10 马迎春;左力;陈江华;罗琼;余学清;李英;徐金生;杜晓英;熊子波;陈蔚;刘琼;王月芬;黄颂敏;王力宁;黄雯;王梅;王海燕;;基于cystatin C的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方程的临床应用评价[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方中;sST2和cystatin C对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诊断及预后预测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2 万榕;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v-cystatin)抗黑色素瘤细胞侵袭与转移的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3 应国新;去传入海马的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和Cystatin C表达[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2年

4 谢群;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v-cystatin)重组蛋白抗肿瘤侵袭转移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5 刘喜东;Ts-cystatin重组减毒沙门氏菌对小鼠相关免疫应答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书婷;鲤鱼卵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部分性质分析和基因克隆[D];苏州大学;2015年

2 金羽;鲢鱼卵重组Cystatin的制备及其在抑制鱼糜凝胶软化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3 任阳阳;鲢鱼卵类Cystatin的鉴定及其对冷藏鲢鱼肉片中假单胞菌J-4的抑制作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4 宋愈佳;刺参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特性及其在自溶中的变化规律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5 陈星;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金属离子对鸡胱抑素蛋白结构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1年

6 赵化佳;Cystatin B基因缺失减轻PrP(106-126)多肽诱导神经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7 李新;鲢鱼Cystatin对骨吸收作用的体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8 宋军;蛇毒Cystatin基因合成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9 吴志新;Cystatin C在高压氧预处理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10 曾青红;人Cystatin C基因克隆、表达研究及其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D];汕头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45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545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1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