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血管性血友病的临床分析及分子发病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30 09:11

  本文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的临床分析及分子发病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苏州大学》 2014年

血管性血友病的临床分析及分子发病机制研究

欧阳皖雁  

【摘要】:第一部分162例血管性血友病的临床分析 研究目的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是由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基因突变引起血浆中VWF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所导致的最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呈常染色体遗传。患者自幼可有轻度或中度皮肤黏膜出血、鼻衄、胃肠道出血及外伤后出血不止等症状,女性常有月经过多。遗传性VWD分为三种类型:1型(VWF量的部分缺乏)、2型(VWF质的缺陷,又分为2A、2B、2M和2N四个亚型)和3型(VWF量的完全缺乏),这三种类型和各亚型间具有不同的生理病理机制,治疗方法上也有各自特点。因此需要实验室进行系列检测以确保准确诊断和分型。本部分的回顾性研究代表了单中心血管性血友病(VWD)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诊治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VW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型诊断结果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162例患者中男性76例、女性86例,男性平均年龄7.2(2.0~41.0)岁,女性平均年龄20.7(5.0~48.0)岁。1型VWD患者86例(53.1%),2型42例(25.9%,2A型33例、2M型4例、2N型5例),3型34例(21.0%)。87例患者(53.7%)有明确家族史。出血表现以皮肤瘀斑(61.7%)、鼻出血(53.7%)、手术或外伤后出血不止(53.1%)为主,月经量多为女性患者常见主诉(66.3%)。Vicenza出血评分标准结果显示56例患者(34.6%)有异常出血评分。45例患者(27.8%)予血制品替代治疗,8例患者使用了1-去氨基-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压素治疗。57例月经量多的女性患者中,25例并发贫血者予补铁治疗。对于出血量多不易控制的患者,8例需联合孕激素控制出血,2例行子宫切除术。结论VWD是临床表现有较大异质性的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对于疑诊VWD的患者应分步进行确诊及分型检查,从而有效地实施个体化治疗。 第二部分6例血管性血友病的实验诊断和基因分析 研究目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是血管内皮细胞和骨髓巨核细胞合成的一种糖蛋白。VWF质的缺陷和量的缺乏会导致血管性血友病(vonWillebrand disease,VWD)。基因分析有助于了解分子发病机制,对携带者的判定、产前诊断以及患者的预后、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6例VWD患者的临床及基因诊断出发,探讨基因型与表现型的相关性,旨在从分子水平阐明VWD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第一部分所述VWD系列实验,以全血细胞计数(主要为血小板计数)、部分激活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g)作为VWD的筛查实验;VWF抗原(VWF∶Ag)测定、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WF∶Rco)、血浆凝血因子VIII活性(FVIII∶C)作为确诊实验;以VWF多聚体分析、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RIPA)、VWF胶原结合试验(VWF∶CB)、VWF和凝血因子VIII结合试验(VWF∶FVIIIB)作为分型实验,确诊6例遗传性VWD(分别为3例2A型,3例3型)。为了增加对2A型和3型VWD分子发病机制的认识,我们用常规PCR分别扩增这6例VWD患者的VWF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3例为2A型,3例为3型。测序结果鉴定到7个基因突变,包括4814AC(Y1605S)、752AG(E248G)、4789CT(R1597W)、421GA(D141N)、3379+1GA、2480GA(C827Y)、3897delT,其中4814AC(Y1605S)、752AG(E248G)、2480GA(C827Y)、3897delT为国际首次报道。Y1605S的杂合性突变恰位于A2区ADAMTS13蛋白酶裂解位点(Y1605-M1606),使原来隐藏的位点得以暴露,VWF因子对ADAMTS13水解酶敏感性增加,导致2A型VWD的发生。E248G的杂合性突变位于D1区,属于不成熟VWF蛋白的前肽部分,影响VWF多聚化,导致胞内贮留,是2A型VWD的发生原因。R1597W为2A型VWD较常见的突变类型,已被证实可导致VWF上ADAMTS13蛋白酶裂解位点(Y1605-M1606)附近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使突变蛋白对ADAMTS13敏感性增高。3379+1GA的纯合突变影响正常RNA的剪切过程,产生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的异常剪接体,使得血浆中VWF水平显著减低。C827Y位于D’区,D’区Cys参与VWF链内二硫键形成,与分子内结构稳定有关,影响多聚体的形成和促进突变蛋白的清除,其合并3897delT的框移突变导致VWF合成显著减少,推测是3型VWD的发病机制。而3型VWD患者4中,仅发现D141N的杂合性突变,是否存在其他类型的突变及其发病机制仍需进一步鉴定和研究。结论VWD具有复杂的分子发病机制,这不仅要求有一套系统的实验方法以对VWD进行明确诊断和分型,还需要运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组试验所涉及的6例VWD患者经分型诊断试验确诊为3例2A型和3例3型,基因测序结果增加了对2A型和3型VWD发病机制的认识。然而遗憾的是,这6例VWD患者的突变类型没有直接得到功能实验证实。这需要采用定点突变技术构建携带特定突变位点的突变型VWF质粒,并在细胞中表达突变型质粒,以明确基因突变对VWF表达量及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5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静,贾永前,江虹,羊裔明,邓承祺;胶原结合分析试验在血管性白友病检测中的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1期

2 徐海燕;赵益明;余自强;阮长耿;;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ABO血型个体中质和量差异的实验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7年01期

3 王迎春,施文瑜,张威,邵波静,白霞,陆德炎,阮长耿;胶原结合试验在血管性血友病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3年09期

4 施文瑜,王迎春,白霞,陆德炎,阮长耿;von Willebrand因子胶原结合试验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5 张敬宇,王迎春,张威,阮长耿;ELISA法vWF-FⅧ结合试验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钗明;李兴华;;消化性溃疡出血与ABO血型的关系[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9年05期

2 谢飞;王鸿利;;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分子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遗传学杂志;2006年02期

3 蒋玉凤;罗建明;;儿童遗传性出凝血紊乱VWF FV GP1Bα基因研究[J];河北医学;2011年06期

4 袁忠海;侯毅鞠;赵臣;张丽;张慧;李中言;;冠心病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检测的临床价值[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4年05期

5 樊瑞丽;张晓;;半剂量替罗非班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4年08期

6 苏立硕;王贤良;毛静远;;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主要检测方法及相关指标研究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4年10期

7 周颖;陈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年08期

8 王晓军;朱卫民;田培军;;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Hcy、AT-Ⅲ及vWF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14年05期

9 周立红;刘泽霖;;血管性血友病[J];血栓与止血学;2005年04期

10 高维强,苏健,邢秀萍,王京华,白霞,王兆钺,阮长耿;von Willebrand因子裂解酶活性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敬宇;ADAMTS13依赖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解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刘芳;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理及肿瘤细胞中ADAMTS13表达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方翔;抗血栓抗体6B4、假性血友病因子及其蛋白酶ADAMTS13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玉凤;儿童不明原因出血病例的vWF、FV、GP1Bα基因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董静;一个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家系的实验室诊断和分子发病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郭志萍;Bcl I及ST14位点在血友病A基因诊断中的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4 罗侠女;基于脓毒症气与血管内皮细胞相关性理论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李春捷;组织因子及其抑制物与不稳定性心绞痛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探索[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6 刘玉;缺氧和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与银杏叶提取物的保护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7 曾钗明;消化性溃疡与血型、幽门螺杆菌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相关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8 邓舜天;高盐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T-1和PGI_2分泌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干预的实验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2年

9 薛欣;高压电烧伤大鼠血清TSP、vWF变化及乌司他丁、甲基强的松龙干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10 王晓军;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D];青海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迎春,张威,程大卫,张敬宇,阮长耿;2A型血管性血友病的临床诊断[J];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兆钺;血管性血友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2年09期

2 李建军,牛挺,朱焕玲,邓承祺,刘霆;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华西医学;2002年01期

3 张敬宇,王迎春,杨琳,董作仁,阮长耿;血管性血友病100例回顾分析[J];临床荟萃;2003年10期

4 华瑛,李铮,卢新天;血管性血友病一例[J];中华儿科杂志;2003年10期

5 谢志勇,涂海建,许光辉;血管性血友病2例[J];广东医学;2004年08期

6 王兆钺;血管性血友病[J];临床内科杂志;2004年12期

7 侯丽虹;任景芳;杨林花;;血管性血友病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研究进展[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6年01期

8 Heidi Belden;黄艳;;首个血管性血友病指南颁布[J];中国处方药;2008年07期

9 王兆钺;;血管性血友病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年10期

10 马丽;巨型血小板综合征与血小板型血管性血友病[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飞;王鸿利;王学锋;丁秋兰;王文斌;王振义;;血管性血友病实验室诊断方法和组合策略的建立[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阮长耿;;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与血管性血友病[A];第十一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07年

3 姜林林;王学锋;丁秋兰;许冠群;张利伟;戴菁;陆晔玲;奚晓东;王鸿利;;3例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表型及基因型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姜林林;王学锋;丁秋兰;许冠群;张利伟;戴菁;陆晔玲;奚晓东;王鸿利;;2例3型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家系表型和基因型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5 谢飞;王鸿利;王学锋;丁秋兰;方怡;戴菁;蔡晓虹;王振义;;血管性血友病患者诊断和分型系列实验的建立和临床应用[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韩冰;沈宗姬;王兆越;;血管性血友病并发月经过多一例[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谢飞;王鸿利;王学锋;丁秋兰;王文斌;王振义;;血管性血友病实验室诊断方法和组合策略的建立[A];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C];2004年

8 姜林林;王学峰;丁秋兰;许冠群;张利伟;戴菁;陆晔玲;;一例3型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家系的分子发病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11年

9 谢飞;王学锋;蔡晓虹;杨芳;沈卫章;方怡;金佩佩;魏胥倩;丁秋兰;戴菁;王振义;王鸿利;;七例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的实验诊断和分子发病机制研究[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阮长耿;;VWF,VWD & TTP[A];2011年浙江省血液病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成立5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媛;血友病B及血管性血友病分子发病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海燕;血管性血友病分型组合实验的建立和临床应用[D];苏州大学;2007年

2 刘冬冬;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表型诊断及基因型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韦清华;2个血管性血友病家系的临床表型分析及发病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4 董静;一个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家系的实验室诊断和分子发病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欧阳皖雁;血管性血友病的临床分析及分子发病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6 周静;vWD家系基因连锁分析的临床应用研究与vWF胶原结合分析试验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D];四川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的临床分析及分子发病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8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58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1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