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心肾间交互作用与急性心力衰竭时肾功能恶化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3-14 07:43

  本文选题:心肾综合征 切入点:心力衰竭 出处:《中国全科医学》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生理过程中,心脏和肾脏协同工作、相互补充和代偿另一个器官的功能,是维持循环系统稳定性最重要的两个器官。此时,两个器官中任何一个功能改变,势必影响另一个器官。这种稳定性的维持十分复杂,涉及对心肾功能间的精细调节和神经内分泌活性的控制,包括利钠肽家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一个器官的功能损害或疾病可以引发、加重或直接参与另一个器官的功能损害和疾病进程,并形成恶性循环(互害)。另外,心肾间的相互作用还受到一些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老化、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共病)。仅以动脉硬化为例,老化的机械应力引起的大动脉硬化本身就可以独立参与两个器官功能损害和疾病发生。然而,在进展期肾病中,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内分泌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容量负荷和压力负荷明显增加,心肾损伤的风险增大。与此同时,一些药物的清除和代谢也受到影响。所有这些因素对心肾疾病的共存埋下隐患,老年人尤为明显。当两类疾病共存时,病理损害效应显著放大,预示着不良预后,药物治疗需谨慎。因此,心肾疾病预防及诊疗一体化的理念,需要广泛地推广和普及。
[Abstract]:In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the heart and kidney work together to complement and compensate for the function of the other organ,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organ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circulatory system. The maintenance of this stability is complex, involving the fine regulation of heart and kidney functions and the control of neuroendocrine activity, including the natriuretic peptide family.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and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Dysfunction or disease of one organ can cause, aggravate or directly participate in the functional damage and disease process of another organ, and form a vicious circle. Cardiorenal interactions are also affected by a combination of diseases or risk factors, including aging, hypertension, diabetes, atherosclerosis, etc. Atherosclerosis, caused by aging mechanical stress, itself can be independently involved in two organ dysfunction and disease. However, in advanced nephropathy, hemodynamics and neuroendocrine stability are destroy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volume and pressure loads increases the risk of heart and kidney damage. At the same time, the clearance and metabolism of some drugs are also affected. All these factors pose a hidden danger to the coexistence of cardiorenal diseases. When the two kinds of diseases coexist, the pathological damage effect is magnified significantly, which indicates bad prognosis, and the drug treatment should be careful. Therefore, the idea of integrative prevention a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art and kidney diseases needs to be widely popularized and popularized.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分类号】:R54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迪丽努尔,赵晓红,安冬青;“心肾水火”理论探微[J];新疆中医药;2005年02期

2 徐静;孙英霞;张俊龙;;心肾交通的理论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3 童晓云;杨忠奇;冼绍祥;赵立诚;;心肾相关理论的中医内涵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9年01期

4 蓝柳贵;彭万年;赵玲;闵晓莉;毕小丽;何晓红;;糖尿病心肾并病中医药诊治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刘勤社;心肾相关实质初探[J];陕西中医;1991年04期

6 姚石安;;交济心肾法在妇科临床的运用[J];实用医学杂志;1993年01期

7 徐静;孙英霞;张俊龙;;心肾交通理论之我见[J];浙江中医杂志;2007年05期

8 杨巨成;;“心肾同治”法治疗心悸证体会[J];国医论坛;2009年05期

9 陈德邦;;浅谈坎离与心肾[J];内蒙古中医药;2012年09期

10 谈运良;李培生;梅国强;;《伤寒论》“心肾相关”思想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198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倪兆慧;;心肾综合症新认识[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叶君嵩;;衰老源于心肾的探讨[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叶君嵩;;衰老源于心肾的探讨[A];全国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交流会学术论文集[C];2011年

4 叶君嵩;;衰老源于心肾的探讨[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蒋洪耀;;心肾水火关系探源[A];中医理论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尤晓青;包蓓艳;;以浮肿为首症的心肾综合症9例临床诊治分析[A];2008年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杜金行;;心肾相关性疾病及活血化瘀初步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次血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朱富华;;李谦主任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经验[A];第二十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刘永晓;静养10分钟补心肾[N];健康时报;2009年

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王辉 方全;心肾疾病交互影响 如何应对[N];健康报;2012年

3 刘丹;“心肾同治”引爆零售终端的启示[N];医药经济报;2014年

4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内科主任 蒋梅先;改善心肾阳气互资是治疗慢心衰关键[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李文;从心肾入手治疗冠心病[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6 王文奎 王峰;治疗老年痴呆两要点[N];中国医药报;2002年

7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曹元成;五脏受凉 要温心肾[N];健康报;2009年

8 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工作室、名医工作室 杨爱东 徐燕 张玮 颜新 整理;严世芸教授学术经验概览(三)[N];上海中医药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娜仁格日勒;张明雪教授运用“交通心肾”法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之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杨建泉;温补心肾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孙晓芳;温补心肾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李伟南;中医心肾相关理论源流梳理及其临床应用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李洋;张明雪教授运用“心肾相关”理论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之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郭晶晶;从心肾理论辨治慢性肾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宋静;温补心肾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及机理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10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610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a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