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靶向PPARγ的miRNA在冠脉支架内再狭窄中的表达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8-03-14 10:53

  本文选题:冠心病 切入点:支架内再狭窄 出处:《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索靶向于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的miRNA,在这些miRNA中寻找与支架内再狭窄(ISR)密切相关的miRNA,并初步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Cytoscape及其插件构建miRNA与PPARγ的作用网络,筛选出靶向PPARγ的关键mi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这部分miRNA在ISR人群中的表达差异,再通过ROC曲线评估miRNA对ISR患者的临床识别能力。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miR-27a/b对PPARγ的调控作用较强;而miR-130a/b则能调控该网络中更多的基因。Real-time PCR发现miR-27a/b和miR-130a在ISR组较non-ISR组存在差异性表达(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miR-27a对ISR具有一定的临床识别能力(AUC=0.884,95%CI 0.768~1.00,P0.001)。结论 miR-27a/b和miR-130a/b是靶向于PPARγ的主要miRNA,miR-27a/b和miR-130a在ISR中差异性表达,miR-27a可能对识别ISR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iRNAs targeting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纬 (PPAR- 纬), and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se miRNAs closely related to restenosis in stents. Methods Cytoscape and its plug-ins were used to construct the network of miRNA and PPAR 纬. The key PPAR 纬 targeted miRNAs were screened. Real-time 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difference of miRNA expression in ISR population. The clinical recognition ability of miRNA to ISR patients was evaluated by ROC curve. Results through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miR-27a / b had a strong regulatory effect on PPAR 纬. While miR-130a/b could regulate more genes in the network. Real-time PCR found that miR-27a/b and miR-130a expressed differently in ISR group than in non-ISR group. Analysis of P0.05. ROC curve showed that miR-27a had certain clinical recognition ability to ISR. Conclusion miR-27a/b and miR-130a/b are targeted at PPAR 纬. Th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miR-27a / b and miR-130a in ISR may be of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recognition of ISR patients.
【作者单位】: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省心脏疾病诊疗重点实验室;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外科;
【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项目(2014WS0515) 济宁医学院重点项目(JY2013KJ005)
【分类号】:R5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颖;祝善俊;;PPARα与心血管系统重构[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年05期

2 马瑞莲;姚震;何喜民;;PPAR-α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基础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1年03期

3 易光辉,唐朝克,莫中成,杨永宗;PPAR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J];生命的化学;2004年03期

4 张瑞英;莫成利;富路;康晓宁;;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糖尿病患者血清PPARγ的变化[J];心脏杂志;2009年06期

5 徐樱;;PPARγ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3年29期

6 叶平;伍士敏;刘永学;;PPARγ在心脏非心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7 林先和;PPARγ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4年05期

8 ;EFFECT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ACTIVATORS ON TUMOR NECROSIS FACTOR-αEXPRESSION IN NEONATAL RAT CARDIAC MYOCYTES[J];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2004年04期

9 叶平 ,胡晓晖 ,赵亚力;THE INCREASE IN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1 EXPRESSION BY STIMULATION OF ACTIVATORS FOR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 I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J];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2002年02期

10 胡文杰;陈鹏;;PPARα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重构的关系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Endothelial PPARγmediates anti-inflammatory actions of rosiglitazone through dissociation of NF-κB[A];中国生理学会心血管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Overexpression of PPAR-gamma in mice heart leads to a reduction of connexin 43[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次全国学术年会会议汇编[C];2012年

3 李玫;吴宗贵;张国元;潘晓明;纪凯红;刘善荣;;高血脂小鼠主动脉CD36和PPAR的表达[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4 侯宁;罗健东;;瘦素诱导心肌肥大作用机制的研究—PPAR α介导瘦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A];第九届全国心血管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刘晓楣;王朝晖;程翔;;PPARγ的激活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及其机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6 李永勤;牛小麟;李少民;马建仓;;高血压病患者动脉血管组织中PPARγ的表达[A];全国第九届心脏学会第十二届心功能学会《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温进坤;张新华;郑斌;;PPARγ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和VSMC增殖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A];第11届全国脂质与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李淑媛;常翠青;;氯原酸可能通过上调肝脏PPAR-β和γ mRNA表达来延缓高脂膳食喂养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程[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鸥;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中PPAR γ的作用研究及相关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建模分析[D];郑州大学;2016年

2 陈静;PPARα的不同激活物对PAI-1表达调控的机制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3 张又枝;NF-κB和PPAR-γ交叉对话调控LDL穿胞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邬小花;MAPK-PPAR α/γ交互串联信号通路在肺炎衣原体诱导THP-1源性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周慧;PPARα/δ/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平均动脉压、脉压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曹泽玲;靶向PPARγ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特征[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7 魏来;PPARγ1基因冠脉转染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D];中南大学;2010年

8 李钺;PPARγ对炎症状态下C57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流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9 刘静维;PPAR-γ配体对氧化应激诱导大鼠心肌炎症反应的抑制效应及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10 王育林;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体受体γ(PPARγ)激动剂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小洁;TLR4通过PPARγ下调ABCG1表达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炎症反应及脂质沉积[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张友明;局部PPAR、T_H17/Treg失衡在血流低剪切力致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中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3 王巧云;齐墩果酸经TBX20/PPARγ/PON2通路抑制ox-LDL诱导HUVEC细胞损伤[D];青岛大学;2015年

4 郭学芳;人源PPARγ过表达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功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鄢瑞娟;HSP22对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及相关的保护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6 张洪洲;HSP22在PPARγ激动剂抗动脉粥样硬化中表达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7 秦春焕;PPARβ/δ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8 龙春燕;PPARδ调控VSMCs泡沫样变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9 王乐;PPARγ新型配体对巨噬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D];大连大学;2014年

10 李工博;PPARγ上调c-Ski表达及其机制初探[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108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6108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c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