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细胞、VEGF-C、IL-6、hs-CRP、FIB和D-D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选题:炎症 切入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出处:《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S)指在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壁内膜发生脂质沉积,主要为胆固醇及其胆固醇酯,且平滑肌细胞大量增殖并向内膜迁移,从而导致内膜增厚并最终形成粥样病灶的一种慢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过去一直是西方发达国家首要的发病和死亡原因。它是一种多因素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血管损伤后的炎症反应过程,目前该理论逐渐得到认可,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感染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已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当机体受到细菌感染时,炎症部位高浓度趋化因子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向感染部位募集。激活的巨噬细胞能大量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促进局部及全身的炎症反应。在免疫系统中,各种炎症因子分泌需要得到精确的调控,过多或偏少的炎症因子分泌对机体都会带来负面效应。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成为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方向,但迄今尚未发现有效靶点。周围动脉疾病(PAD)除本身可致残外,还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它是冠心病的等危症,是未来发生心肌梗死、中风和心血管死亡的强有力的预测指标。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生有多种危险因素,进一步了解及研究它的危险因素,对于PAD的早期预防及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已有很多研究提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单核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它们在周围动脉疾病中尤其是外周动脉狭窄(PAS)中的变化,目前相关研究很少。目的:通过检测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血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白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单核细胞含量,了解他们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发展中的可能作用,为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早期诊断提供可能的生物标志物,进一步了解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病机制,以便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21例轻度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31例中度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22例重度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以及27例无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者纳入研究。首先测定所有受试者血中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量、单核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数量、血糖、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白介素-6等的含量;27例无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者,21例轻度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和32例中重度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进行血栓弹力图(TEG)检测,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凝血功能;将对照组和狭窄组的单核细胞进行提取、染色、细菌脂多糖(LPS)刺激、qRT-PCR评价单核细胞在炎症因子分泌中的作用;通过吞脂实验了解对照组和狭窄组单核细胞吞噬脂质颗粒的能力;将对照组和狭窄组单核细胞进行染色,了解两组单核细胞对纤维蛋白原粘附能力的变化。结果:本次研究发现:1.血糖、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及极低密度脂蛋白在四组间无明显差异,但低密度脂蛋白及总胆固醇在中度及重度狭窄组明显升高;2.与对照组比较,中重度狭窄组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值明显增高,R和K值缩短,Angel角变大,MA值增大,轻度狭窄组R值缩短;与轻度狭窄组比较,中重度狭窄组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值明显增高,R和K值缩短,Angel角变大,MA值增大。3.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计数在中度及重度狭窄组中明显升高;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重度狭窄组中明显升高;5.白介素-6及高敏C-反应蛋白在中度及重度狭窄组明显升高;6.外周动脉狭窄组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比例增高,并且单核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白介素-6的mRNA水平升高;7.细菌脂多糖刺激单核细胞后,外周动脉狭窄组患者单核细胞分泌更多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白介素-6;8.外周动脉狭窄组患者吞噬脂质颗粒的单核细胞增多,吞噬脂质颗粒的能力增强;9.外周动脉狭窄组患者单核细胞形态扩大,粘附到纤维蛋白原上的单核细胞增多。结论:1.中度和重度外周动脉狭窄组患者较对照组外周血中单核细胞计数增多。狭窄组患者单核细胞能分泌更多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白介素-6,脂多糖刺激单核细胞后,狭窄组患者单核细胞分泌更多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白介素-6,说明在重度血管狭窄的发展过程中,增多的单核细胞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可能使炎症细胞聚集增多,炎症因子分泌增加,从而加重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粥样斑块的发展及不稳定。2.外周动脉狭窄组患者吞噬脂质颗粒的单核细胞数量增加,单核细胞吞噬脂质颗粒的能力增强,容易使血脂在狭窄血管局部沉积,从而可能促进粥样斑块的进展。3.外周动脉狭窄组患者单核细胞对纤维蛋白原的粘附能力增强,中重度外周动脉狭窄患者外周血中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增高,血栓弹力图中参数显示这些患者处于高凝状态,提示中重度血管狭窄患者血管局部容易血栓形成,和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共同作用,使血管狭窄进一步加重。4.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白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等炎症细胞、炎症因子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等凝血相关因子可能在周围动脉狭窄加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从机制上探讨它们与周围动脉狭窄的关系,可能为将来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药物筛选提供靶点。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白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及吸烟史是外周动脉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英;黄觊;高玉龙;李志忠;张京梅;王苏;孙涛;吴翔宇;王茜;;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栓弹力图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2015年06期
2 李双涛;于长春;张晶;吕红艳;杨京灵;王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功能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年04期
3 张龙;张海滨;郭金成;张学坤;高国旺;张立新;张正海;;冠心病患者血栓弹力图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03期
4 刘俊田;;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2期
5 刘琼淑;;血脂联合胆红素、hs-CRP检测结果与颈动脉硬化病变发展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年01期
6 张龙;钱海燕;武德巍;郑磊;张丽;俞梦越;;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4年11期
7 刘玉萍;帅平;王林;杨华;龚瑜;张丽;王洪佳;童露瑶;杨亮亮;;中老年健康体检者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年11期
8 王艺霏;王勇;韩超;张清华;吴雨虹;;冠心病患者血清IL-1ra和IL-6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2014年20期
9 王热华;林锋;陈诗泉;浦晓东;;血栓弹力图评估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率的临床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17期
10 樊瑾;;老年外周动脉疾病的诊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年12期
,本文编号:1612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612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