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超声检测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本文选题:血管内超声 切入点:阿托伐他汀 出处:《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采用血管内超声评价短期内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模型斑块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7)、模型组(n=7)、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n=8)和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n=8)。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他各组均通过8周高脂喂养联合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建立AS模型。于第8周末行血管内超声检查。8周后,模型组,阿托伐他汀低、高剂量组继续高脂喂养,分别给予低、高剂量组兔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干预2周。10周处死所有动物。抽取兔静脉血,测定血清血脂水平,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行血管内超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对照组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阿托伐他汀低、高剂量两组血脂水平和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高剂量组变化更加明显(P0.01)。血管内超声显示模型组的血管外弹力膜面积(EEMA)、斑块面积(PA)、管腔面积狭窄率(LAS%)明显大于低、高剂量组(P0.05),管腔面积(L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短时间内降低AS兔的血脂水平,并减少AS兔斑块的形成,且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es of Atto vastatin on atherosclerotic atherosclerotic atherosclerotic plaque in rabbits by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Methods Thirty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control group (n = 30), model group (n = 7) and Atto vastatin group (n = 30). The control group was fed with normal diet, the control group was fed with normal diet,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high dose of Atto vastatin. Other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high-fat feeding combined with abdominal aortic balloon injury for 8 weeks to establish as model. After 8 weeks of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examination, the model group, Atto vastatin was low, and the high dose group continued to be fed with high fat, respectively. The rabbits in the high dose group were killed by different doses of Atto vastatin for 2 weeks and 10 weeks. The venous blood was taken from the rabbits and the serum lipid level was measured. The serum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was determined by ELISA method.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and histopathology were performed. Results the serum lipid level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groups (P 0.05), and Atto vastatin was low. The plasma lipid level and serum hs-CRP level in the high dos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model group, and the changes in the high dose group were more obvious than those in the model group. The area of the extravascular elastic membrane, plaque area, lumen area and lumen area stenosis rate in the mode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model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umen area between high dose group and P0.05.Conclusion Atto vastatin can reduce lipid level and plaque formation in as rabbits in a short time, and ha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drug dose.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供应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0087) 济南市企业自主创新计划(201003112)
【分类号】:R54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仲琳,张运,张梅,季哓平,陈文强,姚桂华,丁士芳,张鹏飞;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的建立[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5年04期
2 康卫华;王萍;王雪梅;杜丽珍;曹纪萍;刘铁钢;;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年11期
3 李悦妍;关玉庆;苗伟;户克庆;胡鸿雁;李莹;王晓琦;苏国海;;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toll样受体4及其下游信号表达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6期
4 陈文强,张运,张梅,季晓平,朱永锋,姚桂华,桑学东,李大庆;血管内超声和病理学分析对比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兔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和血栓形成[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年10期
5 李建勇;胡大一;史旭波;仝其广;;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多中心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慧敏;;5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颈动脉B超检测临床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李俊峡,鹰津良树,宫本忠司,永井康三,加藤贵雄,中岛康弘;冠脉病变中血管内超声与冠脉造影的比较[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3期
3 李俊峡;鹰津良树;宫本忠司;永井康三;加藤贵雄;;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机制的血管内超声观察[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4 李俊峡;鹰津良树;宫本忠司;永井康三;加藤贵雄;;择期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与血Lp(a)浓度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刘毅;李志j;雷霄;傅强;付晓华;缪绯;余志国;刘映峰;;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及评估方式[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6 方红城;苏又苏;吴京兰;陈路;方叶青;谢培益;陈菲;高得宏;李明华;;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模型的建立及其血管内超声特征[J];广东医学;2009年12期
7 曾繁芳;刘幼文;金光临;王涓;潘楚梅;师姗姗;张雪;曹高镇;王灵芝;;阿托伐他汀序贯疗法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1年04期
8 顾兴建;张亚文;吴宗贵;;匹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世界临床药物;2008年10期
9 李俊峡;鹰津良树;赵玉英;宫本忠司;永井康三;;冠状动脉痉挛的血管造影和血管内超声研究[J];华北国防医药;2007年01期
10 李俊峡;张莉;卫亚利;鹰津良树;宫本忠司;永井康三;加藤贵雄;;血Lp(a)浓度与冠状动脉斑块关系的血管内超声研究[J];河北医药;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顾兴建;张亚文;吴宗贵;;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清飞;短期大剂量他汀逆转兔易损斑块进展试验[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2 马鲁波;气血并治方干预周围动脉粥样硬化介入术后血流灌注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3 李天奇;红景天和麝香保心丸对兔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曲晓峰;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朱磊;中医综合治疗合并高血压缺血中风的临床疗效评价及相关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卿立金;清热解毒活血法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李瑞建;动脉粥样硬化未干预病变斑块易损机制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刘宏;EMMPRIN单克隆抗体抑制ApoE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9 朱国富;miR-155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对小鼠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10 梁姗姗;神经元电生理功能的近红外激光调控及光学相干成像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涛;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治疗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1年
2 康春阳;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血管内超声特征及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11年
3 黄柳;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和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4 陈保见;CAVI和ABI改变与冠脉病变的关联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王建辉;大鼠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形成与化痰祛瘀解毒方的干预[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6 丁伟荣;冠状动脉内超声图像序列中运动伪影抑制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7 郭晓帅;基于血管内超声和X射线血管造影的冠状动脉定量测量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8 郭丙成;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冠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弹性的临床对照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1年
9 曾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内吞噬细胞的力学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10 陈立娟;川芎嗪涂层冠脉支架生物相容性实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Aman Upaganlawar;Vaibhav Patel;Balaraman R;;Tomato lycopene attenuates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duced by isoproterenol:Electrocardiographic,biochemical and anti-apoptotic study[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2012年05期
2 高奋,李静梅,肖传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兔模型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2年04期
3 李永秋,徐明,姚绍鑫,张志勇;实验性家兔颈动脉球囊扩张动脉狭窄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3年03期
4 陈文强,张运,季晓平,张梅,朱永锋,殷乐,姚桂华;球囊拉伤致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年02期
5 于洁;高传玉;许文克;张连仲;;超声检查和血管造影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模型的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0期
6 叶辉;邵娇梅;蒋键刚;赵春霞;张帆;汪道文;;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随访研究[J];心脏杂志;2006年01期
7 王兴华,高奋,李杰,王月香;高同型半胱氨酸兔模型腹主动脉超声表现的实验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3年07期
8 李建勇,胡大一,仝其广,史旭波,吴明营,陈捷;中国医师血脂异常防治知识调查[J];中华内科杂志;2005年06期
9 全国高胆固醇血症控制状况多中心研究协作组;高胆固醇血症临床控制状况多中心协作研究——达标率及影响因素[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年02期
10 陈文强,张运,张梅,季晓平,林晨,朱永锋,张伟,王荣,刘彦,姚桂华;外源性人野生型p53基因转染导致兔动脉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J];中华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依群,刘芳龄,韩丁,朱文玲,崔吉君,魏存玲;血管内超声对离体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状态的观察[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2年03期
2 李善泉,万杰清,葛建伟,戴炯,何奔,王彬尧,韩志华;血管内超声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3 Sousa J. E.;Costa M. A.;Abizaid A.;高登峰;;对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治疗患者进行4年血管造影和血管内超声随访[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5年10期
4 张建起;王燕;姜铁民;李玉明;梁国庆;白谊涵;;血管内超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识别[J];武警医学;2006年02期
5 李旭平;;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的图像融合技术:陆标的最优化策略[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7年04期
6 李丽;高志凌;盖鲁粤;;血管内超声——诊断和指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介入治疗的“金标准”[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年01期
7 张玉红;;血管内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支架置入过程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48期
8 商锡峰;;血管内超声的应用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年04期
9 王可;董平栓;杨旭明;;血管内超声对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年07期
10 姚依群,祝善俊,田军,崔吉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内超声检测与冠脉造影的对比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润;张瑞岩;朱政斌;张奇;胡健;张建盛;沈卫峰;;国产与进口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置入后血管内超声随访对比[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郑雨田;周玲玲;;血管内超声图像处理技术进展(综述)[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舜娟;陈秋芳;胡穗儒;;血管内超声消融术后临床观察及护理[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王爱林;刘丽;刘军;陈国俊;;血管内超声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1年
5 葛均波;;血管内超声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李亚丽;佘淑明;张文明;;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与护理配合[A];2013年河南省介入诊疗技术规范化护理管理培训班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康维强;宋达琳;;血管内超声识别冠状动脉重构的静态与动态方法[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宋达琳;许文亮;康维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参考血管病变对血管内超声评估冠状动脉重构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张宇辉;陈明;刘怡;苗爱雨;马静;罗淮;宫本敬史;Robert J.Siegel;;血管内超声评估在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重构[A];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海滨;康维强;;血管内超声和血流储备分数测量技术在冠脉血运重建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振华;血管内超声:一种新兴的诊疗技术[N];健康报;2006年
2 刘道安邋孙晓军;采用血管内超声消融术治疗糖尿病足[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高飞;血管内超声和多普勒技术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取得成果[N];科技日报;2007年
4 通讯员 冯琳;血管内超声显像检测冠心病[N];家庭医生报;2003年
5 衣晓峰 施e,
本文编号:1649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649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