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清IL-17A水平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本文选题:IL-A 切入点:hs-CRP 出处:《广东医学》2017年13期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A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检测88例冠心病患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清IL-17A浓度。全部患者均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然后利用Gensini冠脉评分对其冠脉狭窄程度进行评估。对照组中患者要求是冠脉狭窄程度50%。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IL-17A水平[分别为(39.46±2.59)、(43.81±5.16)、(44.08±3.82)pg/m L]显著高于对照组[(37.27±4.36)pg/m L](均P0.05)。而稳定型心绞痛组[(38.65±3.09)pg/m L]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三组比较,后两组血清IL-17A水平均较高(均P0.05)。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IL-17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造影Gensini得分与血清IL-17A水平不相关(n=88,r=0.043,P0.05)。血清IL-17A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n=88,r=0.298,P0.05)。结论血清IL-17A高水平状态可能参与冠心病的发生机制,并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血清IL-17A水平的增高与冠脉狭窄程度并不相关,其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主要是通过介导斑块的稳定性和血栓形成而发挥作用的。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serum interleukin-17A (IL-17A)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and the level of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Methods 88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including stable angina pectoris, were examined. Serum IL-17A concentration of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acute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n the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degree was evaluated by Gensini coronary scor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degree was required to be 50. Results the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group was treated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The level of IL-17A in patients with acute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43.81 卤5.16 卤44.08 卤3.82)pg/m 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37.27 卤4.36)pg/m L] (P 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table angina pectoris group [38.65 卤3.09)pg/m L] and control group (P 0.05).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group, The comparison of acute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group and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group, The level of serum IL-17A was higher in the latter two groups (all P 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IL-17A between the acute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group and the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group.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ensini score of angiography and the serum IL-17A level.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IL-17A level and hs-CRP level. Conclusion the high level of serum IL-17A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increase of serum IL-17A level is not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coronary stenosis, and it may play a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y mediating plaque stability and thrombosis.
【作者单位】: 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基金】:佛山市医学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建设资金资助(编号:Fspy3-2015027)
【分类号】:R5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丹;张薇薇;辛乃冰;贺永存;;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16表达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年04期
2 韩冬梅;;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超敏肌钙蛋白T的测定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年14期
3 杨红庆;姜文锡;梅换明;杜小琴;;纤维蛋白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与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21期
4 仲艳华;罗立波;蒋敬庭;;冠心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7与血管假友病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J];中国医药导报;2013年17期
5 吴艾霖;熊怡淞;;冠心病患者血浆相关细胞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05期
6 王颖翠;宋军;牟春霞;刘红梅;;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和-17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年22期
7 朱旭;郑利平;;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年07期
8 高阅春;李全;何继强;姜腾勇;任学军;陈方;;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年08期
9 赵朝;苏莹;程曼丽;袁祖贻;刘艳;纪玉强;杨小波;;冠心病患者辅助性T细胞亚群17的变化及意义[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3期
10 张效林;韩雅玲;裴芳;闫承慧;康建;;IL-17A基因-121G/A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早发冠心病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0年3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利萍;肖琴;周良琼;王潇;;hsCRP对冠心病患者行瑞舒伐他汀治疗预后的意义[J];西南国防医药;2017年07期
2 刘林涛;;血浆纤维蛋白原与C-反应蛋白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7年07期
3 盘德辉;梁健球;;冠心病患者血清IL-17A水平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7年13期
4 高楠;田祥;刘露;常文龙;赵颖;李鹏;王洁;冯亮;王惠琴;黄一茜;;贝尼地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7年07期
5 严敏;;血清高敏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在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中的应用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7年06期
6 李志霞;王玉丰;王蓓;王海丽;何成毓;;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前后HCY、hs-CRP及NT-proBNP含量的变化[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年06期
7 李云霞;;血清hs-CRP、TNF-α、血脂水平联合检测在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年12期
8 安志斌;陈飞;安雯;;血细胞参数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年11期
9 叶永红;蒋伟勇;宋柯瑶;曾福英;;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后病情监测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年10期
10 耿旭;马宾;王洪巨;张恒;李妙男;康品方;;同型半胱氨酸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春;;慢性心力衰竭血清脂联素IL-6 CRP变化的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年S1期
2 杨军;王光辉;丁赛良;王苏燕;邝孛;邓彪;褚春;江振涛;文格波;;血清瘦素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分层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J];重庆医学;2014年02期
3 索晓霞;崔家玉;唐福爱;;血清FERHDL变化与冠心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3年29期
4 郑勇;;颈动脉超声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18期
5 周红;王绍久;张洪颖;朱杰;;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腹主动脉不稳定斑块中的表达及瑞舒伐他汀和红霉素对其影响[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年S1期
6 武德梅;陈超;胡安梅;刘袁颖;魏俊丽;李哲贤;赵修振;邢建华;;冠心病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12期
7 王慧;;N-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T、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3年15期
8 粟英;;超敏肌钙蛋白T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心肌梗死老年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03期
9 钟志娟;许坚锋;陈红涛;李冬梅;郭国威;;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总胆红素检测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年20期
10 农少云;梁娟英;;冠心病患者血脂和总胆汁酸测定结果及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1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4年22期
2 汪艳芳,马书平,苏永,赵志刚;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J];山东医药;2004年28期
3 李桂彩;曹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2期
4 刘水泉;刘西方;;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J];中原医刊;2006年15期
5 江劲;窦丽萍;戴慧芬;;C反应蛋白对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价值[J];浙江预防医学;2006年07期
6 仇颖;刘艳梅;;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J];吉林医学;2006年11期
7 姜兰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含量测定[J];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09期
8 赵军;;C反应蛋白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表现[J];首都医药;2008年22期
9 秦秀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J];基层医学论坛;2010年01期
10 项娟芬;;C反应蛋白在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和预后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劲;窦丽萍;戴慧芬;;C反应蛋白在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覃日吉;范微;杨莉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变化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王晓;何国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可溶性CD40配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江劲;窦丽萍;戴慧芬;;C反应蛋白在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A];2006年浙江省呼吸系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贾军;马秀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西宁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李娟;王红梅;洪静;周玲;周克明;王国亮;李南方;;超敏C反应蛋白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相关性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贾军;马秀请;;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西宁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曹宝国;刘惠娟;马育鹏;葛健文;王国泰;陈亚民;伏国庆;马小军;李建军;;竭香定痛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杨智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10 王秀燕;;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何世祯;C反应蛋白检查——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检查新手段[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鹏;血管内超声联合C反应蛋白和微小RNA监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晚期支架贴壁不良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2 赵志钢;C反应蛋白与内脏脂肪型肥胖及其相关靶器官损害的关系[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3 宋旭东;C反应蛋白介导脂质紊乱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形成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4 李建听;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蛋白质诱导人胚胎肝细胞产生C反应蛋白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5 余小祥;C反应蛋白、代谢综合征及生活方式与前列腺炎样症状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6 于晖;C反应蛋白、血管生成素2遗传变异及其血浆浓度在脑卒中发病风险及复发中的作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松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和单核细胞计数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静娟;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血管紧张素与高血压及OSAHS患者的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张晓红;劲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李静芳;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C反应蛋白的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5 韦俊平;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AECOPD中的临床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6 陈秋艳;腹型肥胖、C反应蛋白及其联合作用与脑卒中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5年
7 王新岩;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患者血脂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8 陈厚良;多元回归法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9 李家英;参桂护心汤联合胺碘酮治疗非瓣膜病房颤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于玲;丹红注射液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63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663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