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本文选题:医院死亡率 切入点:主动脉夹层 出处:《中国全科医学》2017年30期
【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24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201例)和死亡组(2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基础体征、临床指标),并分析其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饮酒史、高血压史、发病时间、De Bakey分型、入院后手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舒张压、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嗜碱粒细胞百分比、嗜酸粒细胞计数、嗜碱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总蛋白、球蛋白、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纤维蛋白原低于存活组,空腹血糖、载脂蛋白AI高于存活组,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存活组,国际标准化比率、主动脉窦部直径大于存活组(P0.05)。以患者院内死亡情况为因变量,将上述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来的P0.01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Y=0.555-8.124×嗜碱粒细胞计数-0.036×血红蛋白+0.104×主动脉窦部直径。结论嗜碱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是AD患者院内死亡的保护因素,主动脉窦部直径是独立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可加强对AD住院患者上述指标的监测。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hospital death in patients with aortic dissec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2, the clinical data of 224 AD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cardiac intensive care unit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col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urvival group (201 cases) and death group (23 case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died in hospital. Results the history of alcohol consumption,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time of onset and de Bakey classification, and operation after admission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and red blood cell count (RBC) of the patients in the dea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Erythrocyte volume, percentage of eosinophil, percentage of eosinophil, eosinophil count, eosinophil count, hemoglobin, platelet count, platelet hematocrit, total protein, globulin, 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 Fibrinogen was lower than survival group,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apolipoprotein AI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survival group, prothrombin time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survival group,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ed ratio, diameter of aortic sinus was larger than survival group (P0.05). The variables of P0.01 selected by univariate analysis were analyzed by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obtained: the eosinophil count was 0.555-8.124 脳 -0.036 脳 hemoglobin 0.104 脳 diameter of aortic sinus. Hemoglobin is the protective factor of hospital death in AD patients, and the diameter of aortic sinus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冠心病二科;
【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项目(2014711003)
【分类号】:R54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亚民,吴晓双,陈丽华;主动脉夹层7例诊治体会[J];吉林医学;2000年06期
2 刘旭东;主动脉夹层误诊精神症状1例[J];四川医学;2001年03期
3 阎明;主动脉夹层的诊治[J];中国临床医生;2001年12期
4 汪健,王咏梅;主动脉夹层12例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1年04期
5 彭整军;邓伟哲;赵怡;;急性型主动脉夹层7例的诊治体会[J];沈阳部队医药;2001年01期
6 任绍新,孙红生;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1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2年20期
7 孟章文,梁胜奇;主动脉夹层3例误诊探析[J];医师进修杂志;2002年09期
8 刘淼冰,张海燕,李丽华,肖黎保,李春盛;老年人主动脉夹层临床特点[J];中国急救医学;2002年04期
9 杨振和,王明芳;主动脉夹层16例诊疗分析[J];临床医学;2002年08期
10 苏茂龙;主动脉夹层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进;左保蓉;;主动脉夹层临床分析[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汪利宗;陆士奇;丁礼;;老年主动脉夹层30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石可;李岭;;26例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吕顽;;主动脉夹层的螺旋CT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5 蔡振林;孙克玉;刘梅;朱洪松;;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对患者预后的评价[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6 何军;;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死亡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7 王晋军;姜桂喜;胡文贤;薛智军;李强;;11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治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第四届学术大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25年会庆论文集[C];2011年
8 沈洪;康瑜;姚志峰;陈永乐;史静;姚晨玲;童朝阳;魏来;王春生;舒先红;;主动脉夹层临床特点及误诊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孙伯青;程刚;许铭;;主动脉夹层20例临床诊治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郑彦茹;白彩萍;王芳;单红英;;长途转运主动脉夹层患者一例[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八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首届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枫;45-70岁警惕 主动脉夹层危害[N];北京日报;2012年
2 记者 李颖;每年新发主动脉夹层病例约20万[N];科技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李木元;主动脉夹层:熟视岂能无睹[N];人民政协报;2013年
4 衣晓峰 冯宇曦 本报记者 郑伟;主动脉夹层患者呈年轻化趋势[N];黑龙江经济报;2013年
5 记者 李天舒;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取得重要进展[N];健康报;2009年
6 北京安贞医院 刘宁宁 卢晓娣;生死时速 抢救主动脉夹层患者[N];北京日报;2009年
7 记者孙梦 通讯员李彦忠;“双烟囱”技术治复杂主动脉夹层病[N];健康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朱国旺;主动脉夹层难防难治腔内治疗是发展趋势[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健康时报记者 赵晴晴;装个盾牌治主动脉夹层[N];健康时报;2010年
10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 余剑波;胸痛合并高血压,排查主动脉夹层[N];医药经济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荪;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基因表达谱生物学通路分析与基因调控网络构建[D];复旦大学;2013年
2 梁凯;杂交技术在复杂B型主动脉夹层应用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3 肖煜;miR-22在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4 孙羽东;miR-27a-3p调控内皮细胞功能参与主动脉夹层血管重构的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
5 胡国富;287例主动脉夹层单中心回顾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贾文霄;主动脉夹层磁共振诊断及与超声等诊断方法的比较[D];新疆医科大学;2001年
7 张宇辉;汉族人群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分析以及与金属蛋白酶-1、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和促血管生成素-1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关联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8 王利新;主动脉夹层致病相关基因的筛选与鉴定[D];复旦大学;2008年
9 张健;糖胺聚糖含量和分子结构改变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10 王建华;主动脉夹层免疫学发病机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德鹏;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及住院死亡危险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笑;中国汉族人群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与主动脉夹层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谷梦楠;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与正常人miRNA-146差异表达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4 王岩;血尿酸水平与主动脉夹层的关系[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5 于海滨;应用联合诊断评价血清标志物对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及预后价值[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6 周姝;应用多层螺旋CT评价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结构与功能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7 丁伟;Debakey Ⅲ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主动脉扩张的危险因素分析[D];东南大学;2015年
8 郭冬;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主动脉夹层B型患者升主动脉弹性的初步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6年
9 裕晓玲;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及死亡的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10 张晨;WELLS评分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肺栓塞和主动脉夹层诊断的预测价值[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92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692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