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外周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水平变化

发布时间:2018-04-12 06:20

  本文选题:心房颤动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 参考:《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21期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外周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VCAM)-1的水平。方法选择老年心房颤动患者238例(研究组),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组119例与持续性心房颤动组119例。另选老年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于清晨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v WF、E-选择素、ICAM-1和VCAM-1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浆v WF、E-选择素、ICAM-1和V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持续性心房颤动组血浆v WF、E-选择素、ICAM-1和VCAM-1含量明显高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P0.05);心房颤动患者v WF、E-选择素、ICAM-1和VCAM-1联合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单项指标。结论老年心房颤动患者v WF、E-选择素、ICAM-1和VCAM-1血浆水平明显升高,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s of E- selectin,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ICAM-1) and vascular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VCAM-1) in peripheral blood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Methods 238 elderly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study group, 119 cases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group and 119 cases of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group) were selected.Another 100 case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Plasma was isolated from peripheral venous blood collected on an empty stomach in the morning. The levels of ICAM-1 and VCAM-1 were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Results the plasma levels of vWF- E- selectin ICAM-1 and VCAM-1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 05), the plasma vWF- E- selectin-selectin-ICAM-1 and VCAM-1 levels in the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group (P0. 05).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combined diagnosis with VCAM-1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ingle index.Conclusion the plasma levels of vWF- E- selectin ICAM-1 and VCAM-1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combined diagnosis had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作者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心内科;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医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R541.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荣欣,高宝辉,陈慧,何牧卿,林颖,金栗铭;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网织血小板、P-选择素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浙江医学;2005年02期

2 邢迎红;曹书华;常文秀;;可溶性P-选择素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06年12期

3 罗玉丽;;P-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P-选择素蛋白关系的研究进展[J];海峡科学;2011年09期

4 赵水平,许丹焰;氧化型脂蛋白(a)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08期

5 姚巍,杨兰,陈天铎,李培杰,马永华;可溶性P-选择素与心血管易患因素关系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2年01期

6 孙Ya燕,胡健,贺业军;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选择素的水平及意义[J];实用老年医学;2002年06期

7 欧阳桂芳,陈晓敏;纤维蛋白原、P-选择素与冠心病相关的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6期

8 欧阳桂芳,陈晓敏;内皮素与P-选择素在冠心病中的意义[J];血栓与止血学;2002年03期

9 欧阳桂芳,陈晓敏;内皮素与P-选择素在冠心病中的意义[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年04期

10 姚荣欣,陈慧,高宝辉,何牧卿,林颖,金栗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网织血小板与P-选择素的测定[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慧;杨军军;姚荣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网织血小板与P-选择素测定及其临床意义[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江小杰;黄绍烈;;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可溶性E-选择素与冠心病[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杨丽霞;;冠心病患者血清P-选择素变化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4 王显刚;张文高;谢庆成;高福军;刘龙涛;;P-选择素与冠心病中西医结合研究[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马士新;李京波;魏盟;薛小培;刘铭雅;陈齐红;潘晔生;张昀昀;金立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早期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与预后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6 李守强;冷晓萍;;P-选择素靶向超声造影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炎症[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刘政;侯玉芬;;P-选择素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陆德登;张晓凡;任国庆;卢国群;汤永祥;严丽荣;周亚萍;尤忠一;姜正南;王昭军;陆益龙;巴荣;解金兴;顾小明;慈书平;朱阳亮;陆洋;张敬铭;;肠溶阿司匹林和心痛康胶囊治疗对心绞痛治疗前后P选择素变化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9 魏云鸿;刘兴德;;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和P-选择素的基因表达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A];贵州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专题讲座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屈晓冰;陈美娟;蹇在金;易玉新;孙振球;;冠心病患者P选择素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数量关系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海内外华人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贾岩;半世纪抗凝治疗困局打破[N];医药经济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刘正午;首部“房颤抗凝专家共识”出台[N];医药经济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林刚;两种射频消融术式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容积和功能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6年

2 陈超;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电生理特点以及射频消融治疗对其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5年

3 常三帅;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治疗现状和趋势及栓塞和出血住院花费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7年

4 张晗;中国急诊心房颤动患者现状的注册研究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选择素及血浆N末端前脑钠肽水平分析[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钟宏;高压培养对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及药物干预效果[D];江西医学院;2001年

3 潘莹;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中P-选择素的表达及褪黑素的干预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4 纪丽景;P-选择素靶向超声分子成像评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5 孙Ya燕;二硝酸异山梨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选择素、血栓烷(TXB_2)、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6 李霞;p-选择素、胱抑素C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7 苗慧慧;ACS患者PCI术前他汀强化后心肌损伤标志物和hs-CRP、TNF-α、P-选择素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张娜娜;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9 尹芳;β地中海贫血患者E选择素和组织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10 霍小蓓;P-选择素-2123G/C、-1969G/A和-1817T/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738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738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1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