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冠心病与衰弱相关性的单中心研究
本文选题:老年综合评估 + 衰弱 ; 参考:《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博士论文
【摘要】:【背景】衰弱(Frailty)是一种多维度的老年综合征,反映了机体生理储备的下降及对应激的易损性,会导致严重的不良预后(包括功能残障、生活质量下降、再就诊率及死亡率增加)。在现有心血管疾病风险模型的基础上,衰弱评估可以提供额外的有价值的预后判断指标,并帮助临床医生选择对患者更好的治疗方式。但在我国心血管疾病临床决策和预后判断的过程中,衰弱的概念尚未得到重视。[目的]1.横断面研究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衰弱的患病率及老年综合征等的情况,分析与衰弱相关的一些临床检测指标及实验室指标。2.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衰弱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1.连续入选年龄≥65岁且在我院心内科及老年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505例,运用老年综合评估全面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并存疾病及老年综合征、生活质量等;2.衰弱的诊断采用临床衰弱量表(Clinical Frail Scale, CFS),用冠心病特异性指数(CAD-specific Index)来量化共存基础疾病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衰弱与相关因素的关系。3.采取门诊随诊和电话咨询的方法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非常规就诊、全因死亡、再发心脑血管事件等;采用Cox生存分析探讨衰弱对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1.全部505例入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CFS评估为衰弱患者221例(43.8%),其中中-重度衰弱患者126例(25.0%)。2.衰弱老年患者的老年综合征如尿失禁、跌倒、视力障碍、听力障碍、便秘、疼痛、睡眠障碍、口腔问题、焦虑抑郁、谵妄患病率分别为51.1%(113/221)、31.2%(69/221)、43.9%(97/221)、49.3%(109/221)、60.2%(133/221)、62.0%(137/221)、49.3%(109/221)、79.2%(175/221)、11.3%(25/221)、2.7%(6/221),明显高于非衰弱老年患者30.6%(87/284)、19.0%(54/284)、29.9%(85/284)、29.6%(84/284)、33.8%(96/284)、46.8%(133/284)、37.7%(107/284)、55.6%(158/284)、6.0%(17/284)、0(0/284)(X2=21.831,10.053,10.510,20.519,34.894,11.481,6.886,30.695,4.624,7.803, p=0.000、0.002、0.001、0.000、0.000、0.001、0.009、0.000、0.032、0.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衰弱与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的相关性;校正了贫血、CAD特异性指数、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因素后,衰弱仍与上述指标密切相关(r=0.555、0.537、0.341、0.329,P=0.000、0.000、0.000、0.000)。4.校正了性别、年龄、共存疾病严重程度(CAD特异性指数)等因素后,Cox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FS评分是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HR=2.881,95%CI: 1.591~5.215)和非常规就诊(HR=1.835,95%CI:1.458~2.311)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5.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亚组,校正了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严重程度(CAD特异性指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是否累及左主干)等因素后,Cox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FS评分是ACS患者全因死亡(HR=5.393,95%CI 1.477-19.692, p=0. 011)和非常规就诊(HR=2.832,95%CI 1.140-7.037, p=0.025)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6.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亚组分析结果显示, 衰弱组IL-6, hs-CRP的水平显著高于非衰弱组(P0.05)。步速和握力均可作为衰弱评估的指标之一,步速是比握力更好的诊断衰弱的单项指标,尤其对于女性。本研究中步速诊断衰弱的最佳界值为男性0.879m/s,此时敏感性为70.6%,特异性为83.7%;女性为0.870m/s,此时诊断敏感性92.3%,特异性80%。7.在稳定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亚组比较中,hs-CRP、IL-6的水平都呈现出随着冠心病稳定性的下降而上升的趋势,而25 (OH) VitD3的水平则呈现出随冠心病稳定性下降而呈减少的趋势。三者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1.运用老年综合评估及衰弱评估可以更全面地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特点。2.老年冠心病患者衰弱的患病率较高,尤其中-重度衰弱患者需要得到关注。3.临床衰弱量表(CFS)评分是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常规就诊及全因死亡等短期预后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4.握力和步速是老年患者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可做为衰弱评估的单项指标之一。
[Abstract]:BACKGROUND OF THE INVENTION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 & nbsp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model , the weakening assessment can provide additional valuable prognostic judgement indicators and help clinicians to choose a better treatment modality for patients . However , in the course of clinical decision - making and prognostic judge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our country , the concept of asthenia has not been paid attention .
2 . The clinical Frail Scale ( CFS ) and CAD - specific index were used to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debilitating and related factors .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was 51.1 % ( 113 / 221 ) , 39.3 % ( 109 / 221 ) , 46.8 % ( 175 / 221 ) , 49.3 % ( 109 / 221 ) , 79.2 % ( 175 / 221 ) , 49.3 % ( 109 / 221 ) , 79.2 % ( 175 / 221 ) , 49.3 % ( 109 / 221 ) , 79.2 % ( 175 / 221 ) , 49.3 % ( 109 / 221 ) , 79.2 % ( 175 / 221 ) , 49.3 % ( 0 . 00,0 . 001 , 0 . 009 , 0.000 , 0.032 , 0.005 ) .
The results of Cox ' s survival analysis showed that CFS was the independent risk predictor of all - caus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 HR = 2.881 , 95 % CI 1.477 - 19.692 , p = 0 . 011 ) and non - routine medical treatment ( HR = 2.832 , 95 % CI 1.140 - 7.37 , p = 0.025 ) . The results of Cox survival analysis showed that CFS was a single index of death ( HR = 2.881 , 95 % CI 1.477 - 19.692 , p = 0 . 011 ) and non - routine medical treatment ( HR = 2.832 , 95 % CI 1.140 - 7.37 , p = 0.025 ) .
The level of serum hs - CRP , IL - 6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as higher , especially moderate to severe asthenia .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丽;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炎症[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2年01期
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 syndrome,ACS)[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2年04期
3 李天德;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与治疗策略的变化[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年08期
4 奉佳山;急性冠脉综合征二例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3年06期
5 张艳,张宁坤;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健康指导[J];护理学杂志;2004年01期
6 王紫逸;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15例[J];中医研究;2005年05期
7 邓学军,覃数;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在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杨雪,柴艳芬,崔书章,寿松涛;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5年02期
9 郜玉珍;张颖;;年龄及婚姻状况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06年02期
10 王艳丽;臧彬;董慧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庄海峰;;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急救与护理[A];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李海燕;;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治疗[A];2008第十一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彭民安;刘传垠;万凤福;王雪樵;易志强;;3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女性患者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4 庞永诚;刘明;龚瑞芸;陈斌;魏丹霞;杨汝文;;五项炎性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A];2009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韩君;陈玉成;宋莹;黄浩;曾智;;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现状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夏鹄;冯凯;刘利峰;张军;王明志;金姗;路浩军;;应用蛋白质谱技术进行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标记蛋白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炳海;吴金;黄鑫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睡眠紊乱调查[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第三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邓秋迎;邓燕妹;;急性冠脉综合征“绿色通道”中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9 谢培怡;许秀娟;姚宇玫;李静芝;沈盛晖;茅国群;陈瑶;;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相关的临床研究[A];2006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何炳荣;;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综合治疗进展[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丹 通讯员 孙进军;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应重视介入法[N];健康报;2009年
2 记者周颖;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有新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3 莎莎;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后治疗美欧达成共识[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闻一;及早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5 周自强;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新观点[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王雪飞;拜瑞妥可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死亡率[N];健康报;2012年
7 李杰;警惕无胸痛急性冠脉综合征[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8 张旭;新型抗凝药物可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复发[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刘伟 向小峰;上海医生解剖急性冠脉综合征[N];健康报;2004年
10 李颖;克赛将使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获益[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彩娥;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血清标志物的筛选与临床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2 Kisan Kumar Kushwaha(凯山);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抑制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体内转录因子BACH2的表达[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杨俊;FOXP3甲基化介导的Treg细胞功能受损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康琳;老年人冠心病与衰弱相关性的单中心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5 陈欣;淋巴毒素α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关系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6 许竹梅;急性冠脉综合征炎症反应及他汀类降脂药的抗炎机制[D];中南大学;2003年
7 戴健;基因、蛋白标记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评估的初步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8 杜绮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小板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D];复旦大学;2013年
9 袁敏杰;无创心电标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价值[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10 郭敏;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Th分化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柳;急性冠脉综合征质量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陈洁;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及肿瘤坏死因子α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3 杨宝刚;应用瑞舒伐他汀对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赵东升;缺血修饰蛋白、胱抑素C、NT-proBNP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阿卜杜拉(Abdlay Marty Lopes de Carvalho);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TANK结合激酶1(TBK1)的相关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周宁智;丹蒌片对ACS患者PCI术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李浩彦;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网膜素-1、FMD水平研究[D];青海大学;2016年
8 郭峥;血栓弹力图对ACS患者PCI围术期抗血小板治疗的指导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9 彭文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抵抗与基因多态性关联性分析[D];首都医科大学;2016年
10 赵敏捷;替格瑞洛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观察[D];首都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40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840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