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及氢氯噻嗪同时或不同时给药对反杓型高血压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05 13:51

  本文选题:左旋氨氯地平 + 替米沙坦 ; 参考:《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10期


【摘要】: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及氢氯噻嗪同时或不同时给药对反杓型高血压的影响。方法收缩压(SBP)180 mm Hg,舒张压(DBP)91~109 mm Hg,年龄45岁的反杓型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不同时给药组:晨服替米沙坦40 mg、氢氯噻嗪10 mg,晚服左旋氨氯地平5 mg;同时给药组上述3种药物均晨服。治疗前及治疗后8 w行动态血压监测检查。结果治疗8 w后两组24 h SBP/DBP分别降低30.28/13.12 mm Hg和29.98/13.87 mm Hg,日间SBP/DBP分别降低24.26/10.39 mm Hg和26.69/12.24 mmg,夜间SBP/DBP分别降低37.50/17.71 mm Hg和32.94/15.41 mm H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24 h SBP/DBP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不同时给药组日间SBP/DBP较同时给药组高(P0.05),夜间SBP/DBP较同时给药组低(P0.05)。不同时给药组的逆转率为61%,高于同时给药组的为31%(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及氢氯噻嗪两种服药方法均能有效控制24 h血压,不同时给药能更好地逆转杓型血压。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levamlodipine, telmisartan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on antidipper hypertension. Methods 200 patients with antidipper hypertension aged 45 years were treated with SBP 180 mm Hg, DBP 91 ~ 109 mm Hg,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180 mm, and diastolic hypertension (DBP) 91 ~ 109mm Hg, aged 45 years, in 200 patients with antidipper hypertension.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elmisartan 40 mg, hydrochlorothiazide 10 mg and levamlodipine 5 mg in the morning.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was performed before treatment and 8 week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 the SBP/DBP decreased 30.28% 13.12 mm Hg and 29.98% 13.87 mm Hg, the daytime SBP/DBP decreased 24.26% 10.39 mm Hg and 26.69% 12.24 mmg, the night SBP/DBP decreased 37.50% 17.71 mm Hg and 32.94% 15.41 mm Hg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but the day SBP/DBP of different time administr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imultaneous administration group, and the SBP/DBP at nigh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simultaneous administration group (P 0.05). The reversal rate of different administration group was 61%,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imultaneous administration group (31%) (P 0.05). Conclusion levamlodipine, telmisartan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24 h blood pressure, and dipper blood pressure can be reversed better at different time.
【作者单位】: 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老年病一科;
【分类号】:R5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睿;吕吉元;张明升;刘宇;李洁;宋俊丽;张文静;;左旋氨氯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06期

2 王幸;郑梅生;;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60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10期

3 杜寿龙;薛亚军;袁长玲;乔占瑞;;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10期

4 黄仲义;;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心血管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年03期

5 牛进贤;;左旋氨氯地平降压效果及安全性临床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09年17期

6 赵小社;;左旋氨氯地平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中的治疗体会[J];中国疗养医学;2010年11期

7 王睿;吕吉元;张明升;刘宇;李洁;宋俊丽;张文静;;左旋氨氯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重构及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8 刘军;;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35期

9 孙国强;李玉波;;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2年09期

10 刘雨婕;;左旋氨氯地平降压效果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喻良波;向群;阮力;姚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2 付莉;杨川;;左旋氨氯地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和机理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李艳茹;崔丽;王秀玲;崔新明;;左旋氨氯地平对急性心梗犬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何伟珍;吕干新;;甲磺酸多沙唑嗪与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七卷(药学分卷Ⅱ)[C];2005年

5 陈海生;刘卓敏;;左旋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对高血压病早期肾保护作用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6 郭玉红;;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7 任晓蕾;贺真;黄琳;张海英;;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A];第四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心血管药物安全应用与药源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专题研讨会会刊[C];2012年

8 麦文秀;苏金和;黎志恒;;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观察[A];2013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3年

9 李国军;舒更新;闻维;余再新;;左旋氨氯地平联用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晨峰现象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10 付新;黄振文;张菲斐;;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临床治疗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路红霞;左旋氨氯地平上“高速”[N];医药经济报;2012年

2 徐述湘;左旋氨氯地平抗高血压疗效持续稳定[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黎春辉;药物选用不恰当[N];中国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睿;左旋氨氯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及血管的保护作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2 司道远;氨氯地平及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内皮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逢文;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D];吉林大学;2015年

2 张含嘉;低钠盐饮食对降压药物的疗效影响—左旋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对比试验[D];中南大学;2010年

3 陈家元;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兔球囊内皮损伤术后内膜增生与斑块稳定性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4年

4 张荷;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等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5 周荣;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6 梁海青;左旋氨氯地平与依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肱动脉弹性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7 孟颖;左旋氨氯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CaN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8 张靖;不同对映异构体氨氯地平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9 付新;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临床治疗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10 洪许伟;左旋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粥样斑块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47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847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e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