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及与亚临床炎症的相关性
本文选题:H型高血压 + 颈动脉硬化 ; 参考:《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8期
【摘要】: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及其与亚临床炎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H型高血压患者60例(A组),非H型高血压患者49例(B组),与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20例(C组),对3组人群均行彩色超声检查;同时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进行测定,比较3组之间颈动脉超声参数及炎性标志物的水平,观察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及其与亚临床炎症的相关性。结果 H型高血压组与非H型高血压组比较,血压水平[收缩压(136.0±10.1)mmHg vs(131.9±7.0)mmHg,舒张压(80.9±8.9)mmHg vs(73.2±7.9)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颈动脉IMT[H型高血压组(1.52±0.08)mm vs非H型高血压组(1.09±0.06)mm]、扩张性[H型高血压组(0.23±0.14)mmHg-1×100 vs非H型高血压组(0.46±0.14)mmHg-1×100]、血清Hcy[H型高血压组(15.37±5.89)vs非H型高血压组(8.19±4.5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型高血压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且与颈动脉结构与功能参数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颈动脉结构与功能损害。亚临床炎症和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与功能损害密切相关。H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颈动脉结构与功能损害的机制,可能与亚临床炎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高血压的协同作用有关,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carotid arter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H hypertension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subclinical inflammation.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type H hypertension (group A), 49 non H hypertensive patients (group B), and 20 healthy persons at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as normal control group (group C), were treated with color for the 3 groups of people. Ultrasound examination;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hypersensitive C reaction protein (hs-CRP), fibrinogen (FIB), tumor necrosis factor - alpha (TNF- alpha), comparison of the level of carotid artery ultrasound parameters and inflammatory markers between the 3 groups, observed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arotid artery in patients with H type hypertension, and the correlation with subclinical inflammation. Results H type Compared with non H hypertension group, blood pressure level [systolic pressure (136 + 10.1) mmHg vs (131.9 + 7) mmHg, diastolic pressure (80.9 + 8.9) mmHg vs (73.2 + 7.9) mmHg]),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arotid IMT[H hypertension group (1.52 + 0.08) mm vs non H type hypertension group (1.09 + 0.06), dilated hypertensive group (0.23 + 0.14) MHg-1 * 100 vs non H hypertension group (0.46 + 0.14) mmHg-1 x 100], serum Hcy[H type hypertension group (15.37 + 5.89) vs non H hypertension group (8.19 + 4.53) mu mol/L],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The plasma hyper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fibrinogen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 alpha level in the H hypertens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n hypertensive hypertensive group.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hanges in the arteri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parameters. Conclusion the carotid structure and function damage is more likely to occur in patients with type H hypertension. The subclinical inflammation and the impairment of carotid arter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H hypertens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echanism of carotid arter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type.H hypertension, which may be associated with subclinical inflammation. Hyperhomocysteinemia is related to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hypertension. Active intervention should be taken.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内科;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超声科;
【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wstJJ20091118)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基金(B201011)
【分类号】:R5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岩;霍勇;;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高血压——“H型”高血压[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立群;史周印;龙美洁;张雪萍;彭秋玲;王薇;;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及叶酸的干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年13期
2 薛雨;;叶酸、甲钴胺对“H型”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01期
3 薛三龙;范春雨;刘达瑾;;依那普利叶酸片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压节律及同型半胱氨酸影响研究[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么桂兰;王煜;;高同型半胱氨酸与青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死的关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09期
5 林晓圳;李国强;刘世明;熊龙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同型半胱氨酸及心率震荡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3年21期
6 么桂兰;王煜;;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血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刊;2013年12期
7 何世安;卢华文;刘铁牛;覃家善;雷斌;黄振坚;;老年H型高血压和非H型高血压尿微量蛋白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年04期
8 夏素琴;吴鑫;王俊宏;李东;周峰;;影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型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及内皮功能的相关因素[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年01期
9 胡健;王占胜;;糖尿病并H型高血压的特征、识别与临床处理[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3年02期
10 庞英华;;化痰降浊法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颖;社区人群社会经济状况与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2 王丽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陈伟;H型高血压阴虚阳亢证与痰湿壅盛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及相关指标的初步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王希亮;桑仙降压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肾虚血瘀证血清Hcy及Hs-CRP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赵乾;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硫化氢水平与脑循环动力学的相关性[D];山东大学;2013年
6 郑卫峰;H型高血压与老年女性冠心病的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7 上官佳红;老年冠心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意义[D];郑州大学;2013年
8 张晓玲;太原市社区绝经期H型高血压患者与其雌激素水平的多重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9 李盈;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及多重危险因素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10 占文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易患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建平;霍勇;刘平;秦献辉;关德明;葛均波;胡健;王燕妮;张馥敏;毛广运;徐希平;;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降压、降同型半胱氨酸的疗效和安全性[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达辉,黄涛,田利玲,叶德刚,梁佩贞;颈动脉硬化与脑梗塞的相关性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年10期
2 刘吉红,罗肇文;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塞的相关性探讨[J];现代医院;2005年07期
3 关敬树,曹承吉;血清尿酸与颈动脉硬化程度关系的研究[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10期
4 郑晓莉;杨炳昂;林凌;;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多普勒检测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6年11期
5 董会文;刘爱军;韩召展;李晶;;通心络胶囊对高脂血症及颈动脉硬化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08期
6 余泽辉;贾文凯;贺声;张云山;邱璇;;二维血流显像技术在颈动脉硬化中的诊断价值[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7年03期
7 周洪;;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年11期
8 朱文敏;冯志华;周艳丽;曾清涛;;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后处理软件在诊断颈动脉硬化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07年12期
9 彭桂茹;;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及颈动脉硬化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5期
10 陈治卿;;骨质疏松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相关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朝强;徐琳;林洁明;林大庆;张维森;刘斌;靳雅丽;郑家强;Thomas GN;;吸烟与戒烟对颈动脉硬化产生截然不同的结局——广州生物库心血管疾病亚队列[A];第15届全国控制吸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文晖;张梦玺;;颈动脉硬化的超声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3 夏威;;血清Vaspin与老年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侯剑华;张桂霞;张红秋;;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硬化诊断中的优势浅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侯剑华;张桂霞;张红秋;;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硬化诊断中的优势浅析[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张毅;王正滨;房世保;袁梅;;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诊断颈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临床价值[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梁颖茵;朱建忠;朱荣兰;周香雪;林红征;孙华伟;陈松林;;颈动脉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朱阿丽;;彩超诊断颈动脉硬化与脑梗塞关系的探讨[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高蕾莉;韩学尧;纪立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马秀清;唐建霞;;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硬化并狭窄的诊断价值[A];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侯凯 (主任医师);眼前发黑 应警惕颈动脉硬化[N];家庭医生报;2009年
2 孙国根;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手术成功[N];健康报;2008年
3 ;颈动脉硬化、脑中风的防治[N];医药经济报;2000年
4 主任医师:胡大一;颈动脉硬化伴有斑块应怎样治疗[N];卫生与生活报;2004年
5 傅立波邋赵敬菡;专家提醒——注意偏瘫的“预警信号”[N];人民日报;2007年
6 全军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景在平 教授;全身预防 乃保护血管之根本[N];上海科技报;2008年
7 衣晓峰 靳万庆 李华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预防脑中风的新途径[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罗学宏 教授;脑中风先兆[N];大众卫生报;2005年
9 张挽时;无创性影像学检查对诊断颈动脉斑块有重要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8年
10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干科 刘艳芳;老人为何易昏厥?[N];大众卫生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强;从“脉浊”探讨导痰汤干预颈动脉硬化时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的作用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谷红霞;健康人血清胱抑素C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其影响因素[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3 成勇;颈动脉硬化与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4 康晟;中老年自然人群中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斑块性质的关系[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5 黄t,
本文编号:1873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873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