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本文选题:心肌素 + 血管平滑肌细胞 ; 参考:《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7年02期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涉及多种细胞并由多种因素诱导的慢性疾病,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迁移对As的发生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包括促进斑块的生成及诱发斑块的不稳定等。VSMC由收缩表型向合成表型转换是其增殖和迁移的基础,维持VSMC的收缩表型,抑制其合成表型的形成有助于抑制其异常增殖和As斑块的形成。心肌素作为VSMC收缩标志基因的关键转录因子,能与血清反应因子结合来激活VSMC收缩标志基因的表达。多种功能因子,如雌激素受体α、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和microRNA等,都可以与心肌素联合作用调节血管的功能并抑制VSMC的表型转换;多种作用途径,例如转化生长因子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等信号通路,可增加心肌素表达,抑制VSMC的增殖和迁移。因此,心肌素在As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调控心肌素影响VSMC的表型转换可能成为未来治疗As乃至心血管疾病的新策略。
[Abstract]:Atherosclerosis ( As ) is a kind of chronic disease involving many kinds of cells and is induced by various factors .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 VBOs )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s .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省中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重点实验室;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73190) 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LZ11191)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ysxk-2010)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一级学科开放课题(2011zyx4-004)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A070)
【分类号】:R54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钱星;林超;徐斌;包东桥;王梦;卞慧敏;;动脉粥样硬化中DNA甲基化与微小RNA的相互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卢冠军;马胜超;和杨杨;徐灵博;毛彩艳;郭伟;张辉;王艳华;田珏;杨晓玲;姜怡邓;;MST1启动子区DNA低甲基化在ApoE~(-/-)小鼠肾损伤中的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6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钟小娟;陈天伟;陈元红;陈芳辉;李宙雪;刘丽丽;刘美岐;黄起壬;;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促聚集和促黏附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年04期
2 宋翠珠;郭韧;张毕奎;;MicroRNA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调控作用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3年01期
3 孙吉;陈小平;;microRNA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年03期
4 李庆斌;张伟;江涛;蒋传路;;DNA甲基化和miRNA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9年03期
5 孟萌;夏雅娟;李建云;;雌激素受体与癌症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峥飞;;胰岛素减轻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但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磷转运[J];生理科学进展;2007年04期
2 信栓力;吴宗贵;;壳糖体外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移的初步研究[J];上海医学;2007年10期
3 盛晓峗;王树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移行及表型转换的分子机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8年11期
4 梁明达;邱殷庆;;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特性[J];云南医药;1988年03期
5 高钰琪,孙秉庸;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动力学[J];生理科学进展;1990年04期
6 张茜;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肥大[J];高血压杂志;1997年01期
7 谢良地,吴可贵,陈达光,,A.D.Hughes,Z.Clunn,J.Lymn;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及机构[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8年01期
8 卢次勇,凌文华,马静,吴聪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应激活化蛋白激酶活性及凋亡的影响[J];华南预防医学;2002年04期
9 季宁东;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机制[J];中国基层医药;2002年03期
10 聂胜利,冉丕鑫,陈颜芳,陈顺存;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肺血管和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中艺;王佐;傅仕福;危当恒;姚峰;吕运成;喻丹凤;王贵学;;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表达的影响[A];第八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刘建平;唐波;何国祥;;直流电场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3 王宁宁;王笑云;何东元;熊明霞;张飞飞;杨俊伟;;体外高磷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赵瑾;迟路湘;诸兴明;;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变化的动态观察[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余惠珍;谢良地;朱鹏立;;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转移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唐波;何国祥;刘建平;李德;;血管平滑肌细胞受电场作用后迁移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7 刘建平;何国祥;唐波;景涛;;电场干预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面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分布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8 唐波;何国祥;刘建平;李德;;电场干预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形态和细胞骨架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9 唐波;刘建平;何国祥;李德;;直流电场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骨架分布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10 唐波;刘建平;何国祥;李德;;直流电场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张诚;选择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N];科技日报;2005年
2 余宁宁;冠心病病因迷雾拨开[N];健康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海波;(一)ROS调节大鼠血管中膜干细胞向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机制的研究 (二)Iriain通过ERK信号通路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并部分抑制高糖诱导的凋亡[D];山东大学;2015年
2 陈齐山;microRNA-34a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在血管损伤修复及重塑中的作用及机制[D];浙江大学;2015年
3 万雪娇;BK通道在张应变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丁雪燕;OCT4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血管新生内膜增生的作用及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5 武卫东;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蛋白组学的研究以及尼古丁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蛋白和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6 马晶;β-肾上腺素能受体不同亚型对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凋亡及增殖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7 朱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其阻断剂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机理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8 郭家龙;靶向沉默MT1-MMP基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冯健;齐墩果酸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10 万方;骨保护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保护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模强;OPG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及其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D];川北医学院;2015年
2 张睦清;维生素K2对高磷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和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成龙;水蛭酶解提取物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ICAM-1、VCAM-1及MCP-1的表达[D];山东大学;2015年
4 匡陈伟;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前后NCX1表达变化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5 李梅;RNA干扰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Ca_v1.2、Ca_v1.3基因表达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5年
6 陈天雷;Klotho蛋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7 张苗;失活氨基脲敏感性胺氧化酶对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6年
8 侯梦琳;姜黄素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凋亡信号机制研究[D];中山大学;2016年
9 龚海燕;高糖对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及机制[D];南华大学;2016年
10 欧林灵;miR-32-5p在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对PTEN表达调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华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29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929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