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普伐他汀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8 22:35

  本文选题:普伐他汀 + 糖尿病 ; 参考:《重庆医学》2017年35期


【摘要】: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6例,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52例)和普伐他汀组(54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控制饮食、降血糖、控制血压及对症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普伐他汀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治疗前后应用高频超声检测技术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记录斑块检出率、颈动脉斑块积分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常规治疗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后IMT值、斑块积分、斑块检出率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hs-CRP水平亦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普伐他汀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伐他汀可以有效而安全地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avastatin on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hypertension. Methods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106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hypertension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treatment group (n = 52) and pravastatin group (n = 54). Patients in pravastati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ravastati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IMTT was detected by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plaque detection rate was recorded. Carotid plaque score, serum lipids and Gao Min C reactive protein hsCRP were measu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bove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routine treatment group (P 0.05), the IMT, plaque score, plaque detection rate of pravastati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and hs-CR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pravastatin group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0.05), and the above indexes in pravastati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routine treatment group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Conclusion Pravastatin can effectively and safely improve the degree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hypertension.
【作者单位】: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肾内科;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医保科;
【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项目(110057)
【分类号】:R544.1;R58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贺;胡慧华;赵静;;普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7年26期

2 罗玮;对七项包含21 483例病人的普伐他汀长期试验的安全性数据的综合分析[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2年03期

3 卓越;普伐他汀在长期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普伐他汀前瞻性汇集计划[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2年05期

4 丁媛媛;普伐他汀对有血管病危险性老年人的益处[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3年01期

5 王立旗,霍本良,翟红兵,王春华,徐用祜;普伐他汀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4年01期

6 戚本玲,管思明,柯琴梅,林挺;普伐他汀改善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4年02期

7 朱秀龙,魏芝宝,孙喜文;早期应用普伐他汀治疗36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02期

8 熊清萍,张社兵,吕新华,谭湘民,刘君实;普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细胞增殖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9 宗刚军;周辽军;吴刚勇;陈景开;;普伐他汀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脉压的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6年05期

10 习玲;张雪萍;秦纲;;不同剂量普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陶宝明;张慧玲;;普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A];全国第四届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杜松;刘永丽;张令春;;普伐他汀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3 魏盟;顾水明;张昀昀;吴韵华;王寅;吴宗贵;;普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赵和云;普伐他汀的临床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知陶;普伐他汀可治疗儿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N];医药经济报;2004年

3 恒子;普伐他汀疗法可降低冠脉综合症的复发风险[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4 武警江苏总队医院 魏晓冬;普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预后的影响[N];医药经济报;2001年

5 邹;他汀疗法的双重作用[N];医药经济报;2001年

6 陆志城 译;降血脂 生存质量高[N];医药经济报;2002年

7 阿胜;同是他汀 效果大相径庭[N];医药经济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裘炯华;他汀安全性研究中国解读[N];医药经济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晓旭;普伐他汀干预p38 MAPK、IFN-gamma/STAT1、IL-6/STAT3信号传导通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王利宏;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对家兔血管平滑肌增殖中连接蛋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雁;普伐他汀钠对小鼠巨噬细胞极性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4年

2 杨海燕;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Ito表达的变化及普伐他汀干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3 张宇;虫草素、普伐他汀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syndecan-4蛋白表达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4 苏雨;普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5 莫昌干;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凝血酶受体PAR-1表达的变化及普伐他汀体外干预对PAR-1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6 蒋友旭;普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热休克蛋白B7表达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4年

7 宋洁;普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心梗大鼠心衰及左室重构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8 刘廷容;大鼠心肌梗死后HCN表达的变化及普伐他汀干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9 李成洋;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冠脉支架术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48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948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a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