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8 08:38

  本文选题:冠状动脉慢血流 + 危险因素 ; 参考:《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背景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最早的报道[1]是Tambe等人提出。当时由于对慢血流现象缺乏足够的认识,临床医生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这类患者会被医生告知他们的冠状动脉是正常的,而且不会对这类患者进行随访研究。随着医学的进步,CSF患者的发现率也随之升高,有统计显示,在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发现率约为1%[2],怀疑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率更是高达7%[3]。众多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Beltrame等[4]研究发现,CSF可以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甚至是发生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提示CSF患者确实存在心肌缺血情况。Mangieri等[3]对CSF患者的心肌细胞进行了活检,研究发现心肌细胞在组织学方面发生了改变,表现为细胞体积变大水肿,细胞核形态发生改变,核/浆比例发生了变化,同时发现毛细血管出现损伤及微小血管的管腔变小。根据这些改变,Mangieri等人推测这些改变使远端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导致了血流速度减慢。这一结果也支持了微循环阻力升高与CSF有关[5]。随着相关研究的进展,随后有多种不同的发病机制被提了出来,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目前大致有如下几种学说:微血管病变[6]、血管舒缩功能障碍[7]、AS早期表现[8]、内皮功能受损[9]、炎症[10]。关于CSF的危险因素的说法也是各种各样。有报道称男性比女性更易患有CSF[11];有研究认为长期吸烟可能促进CSF的发生[12];有人认为肾功能不全,尤其血尿酸升高与CSF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13];还有学者得出肥胖导致的一系列功能紊乱与CSF的发生也有着很大的关系[14-19]。另也有报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可能也是CSF的危险因素[20]。因此本研究旨在比较常见的临床指标与CSF的关系,为CSF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目的初步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郑大一附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且结果提示冠状动脉血管无明显病变的病例200例。根据TIMI分级法,冠状动脉血流为TIMI2级及以下者定义为CSF,分为慢血流组(n=85)和对照组(n=115),对相关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两组结果比较,(1)CSF组吸烟比例、胸痛胸闷症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2)CSF组红细胞计数(4.85±0.52×1012/L比4.19±0.46×1012/L,P=0.001),红细胞比容(44.61±5.69%比40.60±6.04%,P=0.001),血小板平均体积(10.73±1.41%比10.08±1.34%,P=0.023)高于对照组。(3)CSF组HDL-C(0.80±0.17mmol/L比1.11±0.25mmol/L,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CSF组LDL-C(2.50±0.95mmol/L比2.16±0.68mmol/L,P=0.047),血尿酸(319.60±84.92μmol/L比254.79±53.51μmol/L,P=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4)CSF组体质量指数(26.90±1.703,

本文编号:20773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0773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c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