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背景原发性高血压(以下简称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具有地域分布广、性别差异明显和随年龄增加等流行病学特点。目前研究结果显示:青春期前,男性与女性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育龄期内(青春期后至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同龄男性;而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同龄男性。不同生理阶段中高血压病的这种性别差异现象受到高度关注。在女性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6.7%,绝经后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是围绝经期女性的2倍。校正年龄因素的影响后,绝经后女性患高血压的风险仍明显高于育龄期女性,同时,育龄期卵巢早衰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较同龄健康女性明显升高。提示,女性生殖激素的缺失可能与其高血压的患病风险相关联。女性生殖激素主要包括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等。雌激素,以雌二醇(estradiol,E_2)为主;孕激素,以孕酮(progesterone,P)为主。E_2和P均是一种甾体类固醇激素,对女性生殖周期的形成、第二性征的生长和发育、生殖机能的完善以及多个系统的健康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育龄期女性在其正常的生理周期内,血压随着生殖激素水平的波动表现出相应改变,这一现象体现出了正常生理周期内激素水平对血压的调节作用。围绝经期伴随的一系列生殖激素的生理性变化影响着众多疾病的发病进程。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浓度下降了 60%,使得雄激素比例升高,缺乏了"女性优势",这种变化可能导致了血压的升高。因此,可以推测,育龄期女性较低的高血压发病率可能与体内较高的E_2、P水平有关。育龄期较高的E_2和P水平与其围绝经期或绝经后血压之间的关联性尚未见报道。因此,育龄期女性自身体内含有天然高E_2和(或)P与其绝经后血压和血管内皮功能间的关系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目的本研究以育龄期女性体内的E_2和P水平为切入点,通过建立人工大鼠动情周期模型探讨育龄期大鼠体内不同的E_2和P水平与其围绝经期及绝经后血压之间的关联性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可为育龄期女性体内E_2和(或)P水平与绝经后患高血压风险的关联性评估提供可参考性的理论依据,为绝经后女性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研究方法1.实验动物健康雌性Wistar大鼠(10周龄,200士 10g)共160只,由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分两批次提供。第一批次100只用于第Ⅰ阶段实验,第二批次60只用于第Ⅱ阶段实验。动物饲养在恒温(22±0.5℃C)恒湿(50%~60%)的无特定病原体(no specific pathogens,SPF)动物房内,自由进食饲料和自来水。2.实验设计该实验研究共分两个阶段。第Ⅰ阶段:探讨育龄期不同的17-βE_2和P水平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血压的影响和变化趋势。第Ⅱ阶段:在第Ⅰ阶段的基础上探讨育龄期高17-βE_2水平(17-βE_2:P=3:1/3)或高P水平(P:17-βE_2=3:1/3)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血压的影响。第Ⅰ阶段实验用100只大鼠在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5组:低剂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组(lowdose17-βE_2pluslowdoseP,LELP)、正常剂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组(normal dose 17-βE_2plus normal dose P,NENP)、高剂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组(high dose 17-βE_2plus high dose P,HEHP)、卵巢切除组、假手术组。第Ⅱ阶段实验用60只大鼠在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3组:高剂量雌激素组(high dose 17-β E_2 plus low dose P,HELP)、高剂量孕激素组(high dose Ppluslowdose17-βE_2,HPLE)、卵巢切除组。每组 20 只。2.建立动物模型第Ⅰ阶段和第Ⅱ阶段实验动物均在卵巢切除后(假手术组除外)经过育龄模拟期、围绝经模拟期和绝经模拟期,以观察育龄模拟期体内不同的17β-E_2和(或)P水平对围绝经模拟期和绝经模拟期血压的影响。育龄模拟期:以文献提供的模拟育龄大鼠自然动情周期的激素剂量作为参考剂量,本次实验第Ⅰ阶段和第Ⅱ阶段各组动物17-βE_2、P的实验剂量见表2。将17-β E_2、P分别溶于花生油,每日16:00-18:00灌胃给药,灌胃体积为0.1 mL/1 00g。6天为一动情周期,共持续8个动情周期。卵巢切除组和假手术组给予同等体积的花生油作为对照组。围绝经模拟期:在育龄模拟期实验剂量的基础上,各周期依次递减1/2,共持续5个周期。自第9周始,至第13周末结束。绝经模拟期:在上述围绝经模拟期之后完全停止给予激素的6个连续周期。自第14周始,至第19周末结束。3.动脉观测指标的测量与样本的收集动脉观测指标包括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采用 BP-1998A-大、小鼠智能无创血压计,在同一个动情周期中的间情期测量尾部动脉血压。测量血压的同时测量动物体质量。分别在卵巢切除前、育龄模拟期末、围绝经模拟期各周期及绝经模拟期末收集样本,每个时间点(除绝经模拟期末)各组均收取2只大鼠血清和腹主动脉样本,-80℃C冰箱保存。4.血清激素、ER-β相关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样本中的E_2、P浓度和腹主动脉样本中的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β,ER-β)、血管紧张素 Ⅱ-1 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1 receptor,AT1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分别检测各腹主动脉样本中ER-β mRNA、VEGF mRNA、AT1R mRNA的表达情况。5.统计分析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比较各模拟期内组间血压指标及体重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用于分析相关蛋白与其mRNA表达水平、血清激素水平、血压水平的相关性。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各组单个时间点内激素浓度、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育龄期不同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血压的影响(1)动脉指标变化育龄模拟期内,组间处理因素明显影响各组的DBP,HEHP明显升高大鼠的SBP 和 DBP(PSBP=0.027,PDBP=0.005)。围绝经模拟期,组间处理因素明显影响闱绝经模拟期内各组的DBP。两两比较结果显示,NENP、HEHP组的DBP明显高于对照组(卵巢切除组)(PNENP=0.047;PHEHP=0.013)。绝经模拟期,组间处理因素及时间与组间处理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着绝经模拟期内各组的SBP和DBP。两两比较结果显示,HEHP组明显升高其绝经模拟期内的 DBP(P=0.037)。(2)激素水平变化HEHP和NENP组内大鼠血清E_2浓度明显升高(P0.001),LELP组内血清E_2浓度明显降低(PP0.05)。HEHP组和NENP组内大鼠血清P浓度在育龄模拟期和围绝经模拟期升高(P0.001),HEHP组血清P浓度在绝经模拟期升高(P0.001)。2.育龄期高雌激素或高孕激素对围绝经期和绝经后血压的影响(1)动脉指标变化育龄模拟期内,组间处理因素影响该时期内各组的SBP和DBP,HELP组和HPLE组的SBP均明显升高(HELP组:PSBP=0.011.P PHR=0.030;HPLE组:PSBP=0.041,PHR=0.061)。围绝经模拟期,组间处理因素影响各组的SBP和DBP。HELP组和HPLE组的SBP均升高,HELP组的DBP升高,HPLE组的脉压差增大(HELP组:PsBP=0.002,PDBP=0.010;HPLE 组:PSBP=0.009,PDBP=0.674)。绝经模拟期,组间处理因素影响各组的SBP和DBP。HELP组与HPLE组的 SBP 均升高,HELP 组的 DBP 明显升高(HELP 组:PSBP=0.001.PDBP=0.004;HPLE组:PSBP=0.001,PDBP=0.272)。(2)激素水平变化HELP组血清E_2水平和HPLE组血清P水平在各模拟期内均明显升高(P0.05)。3.育龄期不同雌激素和(或)孕激素对ER-β等相关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1)育龄期不同雌激素和孕激素对ER-β、VEGF、AT1R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NENP组和HEHP组内腹主动脉ER-β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在育龄模拟期和闱绝经模拟期明显升高(P0.001)。腹主动脉中ER-β的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 E_2、P 浓度正相关(rE_2=0.670,PE_20.001;rP=0.640.PP0.001)。ER-β mRNA的表达水平与其蛋白白表达水平密切相关(r=0.864.P0.001)。NENP组、HEHP组腹主动脉样本中VEG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在育龄模拟期和围绝经模拟期明显升高(P0.001)。血清E=2和P与腹主动脉中VEGF 蛋白的表达水平正相关(rE_2=0.824.PE_20.001;rP=0.777.PP0.001)。VEGFa mRNA的表达水平与其蛋白表达水平密切相关(r=0.827,P0.001)。HEHP组内腹主动脉AT1R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在育龄模拟期和围绝经模拟期明显升高(P0.01)。血清E_2 与腹主动脉中AT1R的蛋白表达水平正相关(r=0.209.P=0.046)。AT1R mRNA的表达水平与其蛋白表达水平密切相关(r=0.657,P0.001)。(2)育龄期高雌激素或高孕激素对ER-β、VEGF、AT1R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HELP组腹主动脉ER-β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在育龄模拟期和围绝经模拟期明显升高(P0.001);HPLE组腹主动脉ER-βmRNA表达水平在各模拟期均明显升高(P0.0 1)。ER-β的蛋白表达水平与E_2浓度呈正相关(r=0.676,P0.001);ER-β mRNA的表达水平与其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71,P0.001)。HELP组腹主动脉VEGF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在育龄模拟期和围绝经模拟期明显升高(P0.05)。腹主动脉中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E_2浓度呈正相关(r=0.624,P0.001),与SBP和DBP无明显统计学关联(rSBP=0.132,PSBP=0.189;rDBP=0.030,PDBP=0.767)。VEGFamRNA的表达水平与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41,P=0.022)。HELP组腹主动脉AT1R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在各模拟期明显升高(P0.05)。ATTR 的蛋白表达与 E_2浓度、SBP 呈正相关(r=0.347,P0.001;r=0.370,P=0.008),与DBP无明显统计学关联(r=-0.037,P=0.795)。AT1R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其mRNA的表达量水平相关联(r=0.259,P=0.004)。结论1.育龄期大鼠体内生殖激素水平影响其围绝经期及绝经后血压;2.育龄期大鼠体内高水平的E_2和P明显升高其围绝经模拟期至绝经模拟期的DBP和HR;育龄期大鼠体内低水平的E_2和P对其围绝经模拟期至绝经模拟期的血压无影响;3.育龄期大鼠体内单纯高E_2水平升高其围绝经期至绝经后的SBP和DBP;育龄期大鼠体内单纯高P水平升高其围绝经期至绝经后的SBP,促使脉压差增大;4.腹主动脉中VEGF的表达水平与体内血清E_2相关,AT1R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血清E_2、SBP相关。体内高水平的E_2和(或)P产生的血压升高效应伴随腹主动脉中AT1R蛋白及其mRNA的高表达,同时增加的腹主动脉中VEGF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不能扭转这种血压升高的过程。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厌;齐兵;;血压测试中的健康指导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年19期
2 许乐;;心脏病术后血压监测方法与结果的比较[J];福建医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3 赵淑虹;;血压监测:自动示波测量装置[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1年03期
4 周超平,陈伟伟,刘巧芬,吴素珍,李珊,王苏英;丽水城镇机关干部人群血压监测研究[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2年04期
5 李文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的动态监测与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2年08期
6 罗雪琚;24小时控制血压的重要性[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3年06期
7 季玉光;;天冷要注意监测血压[J];劳动保护;2006年11期
8 赵生法;赵子彦;;血压晨冲的研究进展[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6年10期
9 赵红兵;张喜凤;;血压产生机制及血压变化的另释[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7年03期
10 谭媛;;重症患者血压的监测和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赵晶;;夹层动脉瘤术前血压控制的护理体会[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马瑞华;胡建芳;;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监测血压效果的影响[A];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王文博;;考虑血压变动的降压药使用方法[A];2013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3年
4 俞雪飞;;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护理[A];全国第九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姚红;;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急救护理体会[A];2006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张明明;王t
;梁璐;王天有;米杰;程红;;儿童期高血压对成年罹患高血压的预测作用:北京儿童血压研究队列[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赵地;张明明;王t
;梁璐;王天有;米杰;侯冬青;;儿童至成年血压变化对成年期心肾功能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儿科中青年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8年
8 朱敏;陈恩慈;何益平;裘宇芳;袁敏;彭放;;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与血浆BNP关系的探讨[A];2006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2006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瑞星;冬天血压应勤量[N];保健时报;2007年
2 白轶南;冬天多测几次血压[N];健康时报;2007年
3 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肺血管中心主任医师 和渝斌;天气凉了,血压计别离身[N];健康时报;2008年
4 保健时报记者 范宏博;三大要点稳血压[N];保健时报;2010年
5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孙琳;在家测血压 条条框框多[N];健康报;2013年
6 韩咏霞;天冷血压易增高[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7 副主任医师 魏开敏;为何血压不高也要定期测血压[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8 魏开敏;冬季宜上午测血压[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9 玉光;天凉血压攀高 自我监测很重要[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胡乾风;长期血压高要做血压监测[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涵;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对肾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血压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白小伟;晨峰血压危险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郭晨跃;术前高血压及血压控制与否对中短期心血管预后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4年
4 郭旭;个性化可穿戴式血氧与血压无创监测系统[D];东北大学;2013年
5 李永祥;肌酸激酶与血压关系及其在高血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6 唐佳佳;老年人群中晨峰血压研究现状及管理策略[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7 刘悦;基于移动健康平台下的血压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8 魏叶红;循经拍打联合中药穴位外敷对晨峰血压的干预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李晓非;基于移动客户端的健康监测子系统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6年
10 李姝妍;心电信号检测及血压测量系统设计[D];吉林大学;2016年
,
本文编号:
2123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