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方影响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与成熟的HIF
本文关键词:益气活血方影响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与成熟的HIF-1α信号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四军医大学》 2013年
益气活血方影响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与成熟的HIF-1α信号机制研究
衣慧
【摘要】: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逐渐上升,其病理特点是心肌血管的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梗死。在中医学中缺血性心脏病属“胸痹”、“心痛”范畴,气虚血瘀,脉络不畅是其病机关键[1,2]。急性心梗发生后的再灌注疗法可恢复缺血组织的血供,有效的挽救尚未坏死的缺血组织,但是,再灌注疗法受缺血组织血管再通时间的限制并存在再灌注损伤等问题,因此治疗性血管再生成为治疗心梗新的研究热点,中医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益气活血法组方在治疗性血管新生中有着积极作用[3],但其对血管成熟的影响及其机制不明确,组方原理尚不清楚。益气活血复方芪丹通脉片(QDTMT)是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和临床观察组方,并通过现代药学制剂工艺完成的复方,由黄芪、丹参、红花、当归、桂枝组成,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有效方剂,具有益气活血、通脉止痛的功效。前期研究表明,QDTMT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改善心梗后心脏功能的作用[4-8]。然而其改善心梗后心脏功能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心肌梗死后会诱导一系列的炎症反应,炎症介质会促进心室重构的发生,导致心肌肥大,间质重塑,表现为胶原蛋白的沉积,心肌纤维化,纤维化直接导致心脏舒张功能减弱,从而进展为心力衰竭[9,10]。在这一过程中,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心肌纤维化相关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I型胶原(Collagen type1,Col1)、Ⅲ型胶原(Collagen type3,Col3)[11-13]及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14]与心梗后非梗死区的心肌纤维化重构密切相关,能够影响梗死后心功能的恢复。那么,QDTMT改善梗死后心功能的作用是否与抑制非梗死区的心肌纤维化、影响心室重构相关呢?QDTMT又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抑制心肌的纤维化与心室重构呢?目前,普遍观点认为,心肌梗死发生后,治疗性的血管新生能够加速侧枝循环的建立,增加缺血心肌灌注,促进冬眠心肌的复苏,改善心肌纤维化情况,进而逆转心室重构,那么QDTMT是否通过促进非梗死区血管的新生与成熟来抑制心肌的纤维化及心室重构的呢? 《灵枢邪客篇》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宗气积于胸中,贯注心脉而行气血。肺吸入的清气是宗气生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宗气的充盛与否。清气不足则宗气虚,耐缺氧能力则作为评价心气虚的重要依据之一。益气活血药具有提高机体抗缺氧能力的作用。HIF-1α(hypoxia induced factor-1α)是机体对缺氧环境应答的关键转录因子,氧浓度调控HIF-1α的表达和蛋白的稳定。基于宗气与氧的内在联系,益气活血与HIF-1α共有的抗缺氧效应,我们推测HIF-1α作为缺氧环境下的应答调控机制可能与益气活血机制高度相关。缺氧环境中,HIF-1α信号是机体氧应答调控血管新生与成熟的关键性信号分子,也是治疗性血管新生与稳定的关键性转录调控因子[11,15]。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是HIF-1α介导的血管新生的关键下游因子[12],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阻止内皮细胞的凋亡。然而,单独应用VEGF刺激所形成的新生血管表现出形态不完整、存在渗漏现象[13]。新生血管要发育为成熟稳定的血管需要内皮细胞的增殖浸润,还依赖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周细胞的募集被覆。有研究表明,HIF-1α过表达诱导产生的新生血管结构与功能与正常血管相似,无血管渗漏现象[14]。那么,HIF-1α在缺血心肌中的表达如何,益气活血方能否促进血管成熟,其影响血管新生与成熟的机制是否与HIF-1α相关呢?为进一步阐释益气活血法及HIF-1α信号分子在心肌梗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本实验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心梗SD大鼠模型应用QDTMT来观察心梗大鼠气虚血瘀表征、大鼠心功能情况、心肌炎症及纤维化情况以及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及成熟等来评估益气活血法在心肌梗死过程发挥的作用;观察炎症相关分子及心肌纤维化相关分子的表达来评定QDTMT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情况;检测HIF-1α及VEGF信号分子的表达,探讨其是否能够与益气活血法协同调控机体氧应答、影响血管新生和成熟。 方法:(1)构建大鼠心梗模型并对大鼠进行一系列基础评价。 (2)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对大鼠心肌的炎症以及心肌纤维化情况进行测定。 (3)检测大鼠炎症相关因子及心肌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表达。 (4)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非梗死区血管新生情况。 (5)测定不同时间段HIF-1α及VEGF的表达。 (6)免疫荧光双标检测新生血管成熟情况。 结果:(1)QDTMT能明显改善大鼠生理表征及基础情况。 (2)QDTMT能抑制心梗大鼠的炎症及纤维化,逆转心室重构。 (3)QDTMT能增加心梗大鼠非梗死区微血管数目及密度。 (4)一定时间内QDTMT能够促进HIF-1α及VEGFmRNA的表达。 (5)QDTMT能够促进非梗死区新生血管的成熟。 结论:益气活血复方QDTMT通过促进HIF-1α的表达,进而调控VEGF的表达来促进心梗大鼠非梗死区心肌血管新生与成熟,改善心肌血供与氧供,抑制炎症及心肌纤维化,减轻心室重构程度,,改善大鼠心功及气虚血瘀表征,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42.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世平,王宗仁,龙铟,行利,李军昌,方坤泉;芪丹通脉片对高脂血症的药理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陈学福,王宗仁;降粘抗栓Ⅰ号片工艺制定的依据及可行性[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3 金岩;刘闺男;朱鲜阳;;人参皂苷Rg_1对急性心肌梗死后VEGF和HIF-1α的作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年11期
4 曲伟栋;赵华强;;低氧条件下HIF-1促进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研究;2009年02期
5 王凡;吴海涛;朱玲玲;陈晓萍;范明;刘国树;;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修饰后的成肌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年10期
6 胡善联,龚向光;中国急性心肌梗塞的疾病经济负担[J];中国卫生经济;2003年05期
7 李晶华,王宗仁,邵中军,郭银萍,马静,肖铁卉;芪丹通脉片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09期
8 解娟;王宗仁;王跃民;李军昌;黄烨;;益气活血复方芪丹通脉片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中NF-κB表达的影响[J];心脏杂志;2009年03期
9 梁文生;姜德谦;刘启明;;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方式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年02期
10 杨秀颖,杜冠华;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微量测定方法及应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晶华;肖铁卉;马静;李军昌;王文;王宗仁;;芪丹通脉片对犬慢性心肌缺血预防作用及其机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张自强;赵东旭;杨新林;;羟脯氨酸的研究与开发[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6年01期
3 张永生;徐珊;赵育芳;朱飞叶;;三七总苷对二甲基亚硝胺致肝纤维化大鼠胶原代谢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2期
4 杜伟;虎琼华;宋孟龙;张献全;;HIF-1α在缺氧性心搏骤停大鼠的表达和变化研究[J];重庆医学;2011年08期
5 周磊,张春强,景怡,陈莹;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的血粘度与血脂[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4期
6 郑瑾,王宗仁,马爱玲,刘强,苏明权,方坤泉,马世平,马静,岳乔红;芪丹通脉片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及单个核细胞CD40表达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7 王宗仁,郑瑾,马爱玲,刘强,马世平,马静,苏明权,李立文,李晶华;中药芪丹通脉片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及PAI-1表达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14期
8 张建平;司银楚;胡煜辉;刘大全;;人参皂苷Rg1对成年大鼠脑缺血海马区神经干细胞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24期
9 王宗仁,马世平,夏天,陈学福,方坤泉,罗晓星,石磊,梅其炳,戴建国;复方中药降粘抗栓片I号对急性心肌缺血犬的血液流变学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10 傅锐斌;吴平生;邱健;向定成;马骏;洪长江;何建新;;氧浓度和钙离子对野生型及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真核表达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维华;;生鲜乳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的测定方法研究及应用[A];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农业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陆新岸;杨泽江;邓朝明;陈振念;;参附注射液配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A];2011年中华名中医论坛暨发挥中西医优势防治肿瘤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王磊;张敏州;郭力恒;张军;招煦杰;;“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研究”研究方案[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蓉;赵瑾;陈国勤;李洪涛;;博莱霉素致不同品种品系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的比较研究[A];第九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2010新疆)论文集[C];2010年
5 吴焕林;李晓庆;王侠;;126例岭南地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证候分布的回顾性调查[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精选[C];2009年
6 林玉平;王梦洪;涂晓文;;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Junli Guo;Xiaofan Jiang;Ranran Ding;Yanping Ha;Zhenliang Wang;Tianfa Li;Rujia Li;Hanguo Jiang;Shaojiang Zheng;Zhihua Shen;Wei Jie;;Activation of Notch1 signaling promotes c-Kit~(POS) BMCSCs differentiation in vitro[A];第六届海南省生命科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8 张月;王朝阳;张毅;段嵩峰;刘清国;;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中TGF-β表达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外治学术会议贵州省针灸学会2014年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华;JAK-STAT信号蛋白磷酸化调控心肌细胞凋亡及心痛舒干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李袁静;心肌组织氧代谢在小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廉瑞青;TGF-β1信号通路和Wnt信号通路阻断对大鼠心梗后心肌纤维化过程的调控[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4 燕子;心肌细胞凋亡在机械创伤致继发性心脏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屈岚;三种不同肤色人种冠心病中医证型临床流行病学调查[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蔡红雁;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显效机理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7 黄鹏;湖南浏阳农村慢性病疾病负担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常艳鹏;冠心病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演变规律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赵红;昆参颗粒影响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及其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唐忠仁;养心颗粒对p53基因转染易损斑块家兔模型血清P-选择素、C反应蛋白含量及颈总动脉P-选择素mRNA表达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华;江苏省大丰市农村居民疾病负担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王权礼;血府逐瘀汤对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叶婷;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李俊华;乙肝后肝硬化肝癌患者经济负担及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王晨晨;拟人参皂苷F_(11)的结构修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富娟;胸痹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冠心病中医证候分型相关性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刘洋;冠心病稳定期及合并不同疾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刘勇;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的回顾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黎立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体质分布规律及其与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林悦涛;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发胸痹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晶华,王宗仁,肖铁卉,马世平,马静,夏天,李军昌;芪丹通脉片对急性心肌缺血犬血清NO和血浆ET水平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王彬;王宗仁;李军昌;黎沛环;;芪丹通脉片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GLUT1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何庆勇;王阶;姚魁武;邢雁伟;李霁;;1069例冠心病脏腑虚证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1期
4 马世平,王宗仁,陈学福,李军昌,龙铟,马静,夏天;芪丹通脉片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犬左心功能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5 李晶华,王宗仁,肖铁卉,邵中军,马静,郑谨,马爱玲,龙铟,王文,李军昌;芪丹通脉片预防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大鼠慢性心肌缺血[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王宗仁,马静,行利,马世平,陈晓莉,樊爱琳,李晶华,肖铁卉,郑谨;芪丹通脉片对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行利,马静,王宗仁,杨喜忠,马世平,李萌萌,肖铁卉,李晶华,郑谨;芪丹通脉片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王宗仁,郑瑾,马爱玲,刘强,马世平,马静,苏明权,李立文,李晶华;中药芪丹通脉片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及PAI-1表达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14期
9 魏立强,王宗仁,王琳,马静,王映梅,马世平;芪丹通脉片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王宗仁,罗晓星,陈学福,夏天,方坤泉,马世平,朱海龙,祝恒山,石磊;降粘抗栓片I号对犬冠脉流量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艳秋,张运,季晓平,郑昭伦,卜培莉,张薇,张梅;测量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心搏量和射血分数的新方法[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1年06期
2 杨杰;杨萍;怀淑君;;免疫球蛋白对心梗后心衰大鼠心功能及非梗死区胶原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06期
3 李广斌;谷岩;孟庆楠;郭茂娟;;大鼠心肌梗死后非梗死区基质重构及相关调节因子变化的研究[J];天津医药;2011年05期
4 郑兴,章同华,秦永文,张国元,陈思聪,吴月凤,胡云凤;心肌梗死大鼠梗死区和非梗死区间质胶原重构[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9期
5 贾志梅;贾志军;周瀛;张利群;王洪淘;齐国先;;心肌梗死大鼠非梗死区间质纤维化及机制探讨[J];中国循环杂志;2007年05期
6 宋显晶;杨萍;魏群;赵东明;杨春艳;;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梗死区及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及血浆BNP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19期
7 姚浩洁;齐书英;何振山;崔俊玉;史力生;;腺苷对心肌梗死兔非梗死区心室细胞快钠通道跨壁异质性的影响及其离子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年05期
8 刘兵;王海昌;程何祥;张殿新;沈敏;李虎;李飞;秦涛;;心肌梗死后非梗死区心室肌细胞离子流变化[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9 贾志梅;贾志军;贺王伟;杨宏峰;齐国先;;心肌梗死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细胞的凋亡及机制探讨[J];天津医药;2008年05期
10 石国平;郭江宏;郭再萍;徐琴;沈建宏;马根山;;螺内酯对非梗死区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现代医学;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佳梅;杨新春;;药物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罗顺祥;炎症在大鼠心梗后非梗死区心肌纤维化中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06年
2 吕立文;Valsartan、Enalapril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后胶原重构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03年
3 李巍;缬沙坦对心梗大鼠心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表达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6年
4 周欣;苯妥英钠促进心肌梗死后组织修复过程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5 陈婷;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及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6 肖健勇;实验性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脏间质胶原重构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7 衣慧;益气活血方影响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与成熟的HIF-1α信号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益气活血方影响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与成熟的HIF-1α信号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7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17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