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宁夏回汉族As患者外周血中ICAM-1基因DNA甲基化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11-15 09:27
【摘要】:目的探讨宁夏回、汉族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外周血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DNA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选择经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回、汉族As患者各50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外周血ICAM-1 mRNA的表达,巢式降落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t-MSP)检测外周血ICAM-1基因DNA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结果与回族As组相比,汉族As组甘油三酯显著升高(P0.001);回族As患者ICAM-1表达水平较汉族As组升高(P0.001),ICAM-1 DNA甲基化在回族As患者中下调显著(P0.001);利用相关性分析发现外周血ICAM-1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血清中甘油三酯呈负相关(r=-0.5783,P0.001)。结论回族As患者外周血中ICAM-1 DNA低甲基化与As的发生发展相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hylation level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 DNA promoter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atherosclerotic (As) in Hui of Ningxia and Han national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blood lipids.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As in Han nationality and 50 patients with As diagnosed by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were selected. The blood lipid level was detected by automatic biochemical analyzer and the expression of ICAM-1 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was detected by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qRT-PCR). Nested descent methylation specific PCR (nt-MSP) was used to detect the methylation of DNA promoter of ICAM-1 gene in peripheral bloo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Hui As group, the triglyceride level in the As group of the Han national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As group of the Hui nationality group (P0.001), and the ICAM-1 expression level in the Hui A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As group of the Han nationality group (P0.001).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ethylation level of ICAM-1 gene in peripheral blood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riglyceride in serum (r-0.5783, P0.001). Conclusion hypomethylation of ICAM-1 DNA in peripheral blood of Hui As patient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s.
【作者单位】: 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基金】: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GY2016086)
【分类号】:R54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生录;刘亚平;刘勃;;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分类及DNA含量的对比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1991年02期

2 王卫,刘云鹏,卢香兰,张敬东,高峰;DNA含量的流式细胞仪检测在判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中的意义[J];白血病.淋巴瘤;2003年01期

3 段秀梅,刘力华,谭岩,方艳秋,许淑芬;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DNA含量与细胞增殖活性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4年02期

4 万红艳;陈圣根;祝凤梅;;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的DNA传感器研制[J];分析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5 冯继峰,黄富麟,宋依霖,祝浩强,吴罕莉,郑秀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骨髓 DNA 含量的初步观察[J];江苏医药;1992年07期

6 王卫,卢香兰,刘云鹏,张敬东,高峰,王恩华;DNA含量的流式细胞仪检测在急性髓细胞系白血病中的意义[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7 赵瑜;李红华;窦立萍;靖_g;王全顺;于力;;DNA抑制因子4作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复发前报告因子的可行性初探[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8年05期

8 周爱儒 ,汤健;APPLICATIONS OF ANTISENSE RNA AND DNA IN CARDIOVASCULAR RESEARCH[J];Chinese Medical Journal;1995年02期

9 陈婧;陈敬华;陈元仲;林启凰;罗红斌;李光文;林新华;;新型“三明治”结构DNA电化学传感器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的检测[J];分析测试学报;2009年12期

10 顾健人,巫善明;乙型肝炎病人外周白细胞中存在HBV DNA顺序[J];上海免疫学杂志;198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陶洁;杨铭;陈钟;黄颖;赵钦军;许剑辉;任贺;任倩;杨仁池;;DNA甲基化在成人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07年

2 钟凌;;AML患者血浆游离DNA FLT3/ITD的检测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3 彭春艳;邓倩昀;李祖华;郑芳;;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冠心病DNA总体甲基化改变及DNA甲基转移酶1 tag-SNPs与冠心病的关联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脂质与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荣川;番茄红素保护线粒体DNA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沈枨;淋巴管肌瘤病(LAM)基因突变筛查及血浆游离DNA的检测和结节硬化症(TSC)的肺部表现总结及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3 彭春艳;外周血白细胞DNA甲基化调控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4 张姗姗;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NA磷硫酰化初探[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5 于晓红;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及DNA修复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6 陈振萍;DNA甲基化在ITP发病机制中的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7 史梦;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BCR/ABL融合蛋白对DNA损伤修复蛋白质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8 赵国昌;永久性心房颤动的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D];首都医科大学;2017年

9 王新荣;DNA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改变在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10 梁勇;血浆游离DNA检测在恶性淋巴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鹃;新型DNA-RNA纳米载体的构建及其调控肺动脉内皮细胞生长及机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2 庄茜;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3 王昆;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相关基因的DNA电化学探针筛选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4 孙洲亮;锁核酸修饰的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5 林丽清;基于异鼠李素为杂交指示剂的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6 吴萍;用于慢粒白血病基因检测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6年

7 张帆;恶性血液病患者循环DNA水平检测及意义[D];吉林大学;2014年

8 张少波;纳米金胶/壳聚糖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检测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9 杨程;特异性DNA甲基化谱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实验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4年

10 郑肖利;磁性靶向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DNA/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32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332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9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